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奉  献

(2008-04-19 09:46:40)
标签:

杂谈

分类: 回首往事

 

众所周知中国是个自行车王国,是世界上自行车的保有量和拥有比例,都是最高的国家,特别是前几年,家庭还没有小气车,工交车又十分缺乏,人们生活、工作用于交通的工具,首推的是自行车,每到上下班的时候,马路上的自行车,屡屡行行像潮水一样,车流成龙。

中国是自行车最普及的国家,在中国几乎人人会骑自行车,而在外国认为,骑自行车像练杂技,是二个轮子着地,保持平衡也不容易,所以他们代步大都是汽车。我们自行车如此普及的国家,但是自行车运动,却是落后的国家,不要说是前几名拿奖牌,能进前30名就很不错了。所以会骑自行车,和自行车运动不是一回事,我国的自行车运动要冲出亚洲,站在世界的先进行列,我们体育工作者责无旁贷。

自行车运动在其他的项目中,是危险性较大的项目, 77年在北京的一次全国自行车公路比赛,云南的运动员王某,在最后冲刺的时候,已经稳拿冠军了,一名记者为了录下自行车轮子和地面摩擦的声音,因为车速快,记者挤出了队伍,迅速地把话筒伸向了轮子,谁知这一伸,便把话筒塞进了前轮里面,可想而知,话筒绞在钢丝里,自行车突然前轮制动,运动员便一个前空翻飞了出去,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还不算,由于惯性滑了出去,脑袋撞在了马路崖上,虽然运动员也戴了自行车帽子,帽子碎了,脑袋也摔成了粉碎性骨折,没有自行车帽子,必死无疑,经过抢救,命保住了,脑袋壳的骨头,把碎的骨片拿掉,换了一块半个巴掌大的塑料代替,脑震荡后遗症不说,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从此结束了运动生涯。

自行车运动是一项很苦很累的运动,且不说训练的艰苦,说一件小事情,便可窥视一斑,一天我看见自行车队在要出发的时候,队员们都在往喀吧裆里抹什么东西,我问;“你们在干吗呢?”他们说;“在抹凡士林。”我说;“抹凡士林干吗?”他们说;“不抹会擦破皮肉的。”一个男队员翻开裤子边,给我看了腿裆的肉,大腿和自行车座位之间的摩擦,已经是磨破后成了黑色,我摸了摸狭窄的坐垫说;“每天坐在狭窄的坐垫上,一定很疼吧!”队员说;“没什么,已经不疼了,现在像脚底板一样,张老茧了。”我听了也哭笑不得。

在此再说一个更让人可歌可泣的事情,75年我在宣威县找了一个队员,叫“温林启”后被省自行车队看中,做了运动员,后成了全国冠军,84年当了教练,他带的运动员,也在全国比赛中也屡立战功,88年在一次公路训练中,不幸车祸。

自行车在公路训练时,往往有好多汽车驾驶员会好奇地跟随,大都会在后远远地跟随看望,但也有少数在自行车边上的,十分讨厌,既影响训练,又不安全,这次是一辆卡车看到后,开过了,想想再看看,便上前面停下,你若想看,也应该停远点,谁知道他心血来潮,车刚一过往边一靠,就一个紧急刹车,温指导正带着队员,骑着三轮摩托,在和边上的队员讲话,突然车子停在了自己前面,如果躲让,势必把队员挤下公路,摔下山去,为了把路让给队员,自己虽然也刹车了,依然决然地把生让给了队员,但自己却撞在了车上,送到医院后,因内出血不止,第二天死了,因公殉职。

在追悼会的那天,大院里的所有教练、干部、大部分职工都参加了,大家都放下手里的工作,在追悼会上哭得最凶的,是自行车队的队员们,那个被让路的队员,穿上了一身白色的孝服,温指导为了队员的安全,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应该说这是为了体育事业,为了自行车运动,用鲜血写下了最壮丽的诗篇。我在泪水纵横的队员脸上,看到了这支自行车队,已是含蕊蕾怒突,即将开放的花朵,而小温却撒手人寰,可他从事的事业,不会凋谢,依然鼓舞着同仁,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奋斗。

 

转发:博客传递2008北京奥运圣火倡议书

奉 <wbr> <wbr>献

 

     暮雨潇潇说:我们虽然不能亲临国外,呐喊助威,但我们都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因此,倡议博友:我们来个博客火炬接力赛,一传十,十传百,众人拾柴火焰高,以我们的真情行动起来,用手中的键盘和屏幕,支持北京,支持奥运,让圣火永不熄!

    传递圣火,世人有责,无限光荣,让我们共同为2008北京奥运呐喊!助威!加游!暮雨潇潇从鹤舞水乡自由人手里接过来的奥运火炬,特邀请普克尔参加此项活动,过火炬,继续传递。普克尔已参加新浪网发起的全球华人签名活动,并接受暮雨潇潇的邀请,成为光荣的火炬手。

    欢迎各位参与博客传递2008北京奥运圣火活动,其操作步骤为:

        1.复制此倡议书及火炬图标

        2.注明您是从谁手里接的火炬

        3.注明您邀请往下传递火炬的十位博友名字

        4.发表在您的博客里即可

    我接了普克尔的火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