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节后开门红,红五月可期

(2007-05-08 19:58:06)
分类: 股市日记
现在炒股的朋友是越来的越多了啊,在度过了没有股票的五一长假7天之后,在国外股市一片大涨的环境之中,今天我们自己国家的股票没有带给我们失望,上证指数大幅高开96个点,深成指更是大幅高开234个点。全天股指没有回补跳空的缺口,上证盘中最高至3964.71点,最低至3901.33点,收于3950.01点,涨2.83%或108.74点;深成指盘中最高至11405.04点,最低至11025.06点,收于11401.12点,涨4.93%或535.24点。两市全天共成交3119亿元,比节前一天放到10%以上,并且接近前期天量3179亿元。

盘面分析:
今天两市放量上涨,个股也同样是全面开花,两市个股涨跌比达到1208:90。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两市的所有B股全线封于涨停。两市A股涨停的数量超过150只。

热点板块:
今天由于市场个股普涨,所以热点十分的多:
以万科(000002)和保利地产(600048)为代表的房地产板块,成为今天两市最大的亮点,包括万科、中粮地产、 金地集团、世茂股份、银泰股份、渝开发、保利地产等多只房地产板块涨停报收;
以大众交通,都市股份为代表的参股券商、银行的股票同样也是大涨封于涨停;
另外钢铁、汽车板块更是大涨的股票不计其数。

一些感想:
今天股票能够大涨我个人看法主要有以下的几个原因
1.五一节期间,股市股市包括道指、标准晋尔、纳指、恒指均强势大幅上攻,牛气十足,他们的表现都是没有最高,只有新高的出色表现!
2.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创新高,创汇改以来新高,首度跌破1:7.70关口,为人民币7.6951元对1美元。
3.新股民的不断涌入,有新闻报道:五一”长假期间,在北京、深圳、杭州等地,有部分券商营业部纷纷为客户提供预约开户服务。业内人士指出,券商如此加班开户的情况,在国内证券市场确属首次出现,股市热度可见一斑。
4.地产股的再一次的崛起,由于1季度地产股普遍涨幅较小,具有较好的估值优势,对资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另外房地产公司继续保持着较快的成长能力,经营业绩上升较快。

后市感觉:
关于近期股市这样疯狂的逼空走势,其实已经有很多人感到害怕了,很多人都在担心什么时候沪来一次大的调整,而且网上关于股指调整的幅度说法众多,有的说要见3000点,甚至更悲观的说见2500点以下。
不过我个人是不太认同这些大调整的说法的,至少大盘不会出现这样大幅度的调整,原因如下:
第一:人民币升值,对于国内的银行股来说是绝对的利好,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银行股的上市,使得银行股占大盘股指的比重又更进一步的提高了;
第二:股市上涨过快,国家会出来干预,但是如果突然之间砸盘,几天的时间把大盘砸到3000点以下,甚至更低的话,那么这就不是经济的问题了,而是政治的问题了,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炒股的队伍当中来,包括许多拿了养老金来炒股的退了休的老年人,还在读书的学生,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如果让这些人大幅度的亏钱,我想社会将会发生很大的动荡,这是我们的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第三:大盘股,蓝筹股,绩优股这些股票里面机构扎堆,这些股票慢慢涨是可以的,但是大跌我想机构的经理肯定比我们还要着急呢!也许有的朋友会说,这些股票机构获利丰厚,即使现在跌一点机构也是赚很多的,但是有一点请你要注意,机构获利丰厚这已经是过去时了,这些获利的部分也许有很大一部分他已经当作红利分掉了,而如果现在开始跌的话,那么机构之后的业绩就会变的不好看了,甚至变成了负增长的了。

当然我的意见不是说我们国家的股市就这样不跌了,一路涨上去了,这样肯定是不符合股市的规律的,也不符合常理。不过我的理解是对于那些其实没有业绩支撑的,而只是由于牛市行情而炒作起来的低价股,垃圾股,ST股尤其要注意风险,这些股票当大盘要调整的时候,他们跌的肯定是最快的,而对于那些蓝筹股,绩优股我想任何时候买进都是中长线持有的话,回报必定是丰厚的,无论是熊市还是牛市!大家可以看看诸如万科,五粮液,贵州茅台等股票的走势!

朋友如果你认为现在的股市高了,不敢进,但是又怕不进的话,会踏空,那么你可以考虑介入一些绩优股,蓝筹股,这些股票虽然未必会涨停板一个接一个,但是长久来看它的涨幅一定比那些连续几个板的股票涨幅还要大的!

明日走势:
明天大盘应该会惯性的冲高4000点,但是能不能站在4000点之上,很难说,主要关注两行以及人寿和石化的表现!

以上所有内容均是本人个人的想法,仅供参考!
节后开门红,红五月可期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