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体坛编辑跟我约稿,写写闵鹿蕾,这差事不好干,但是我想了想,义不容辞,我就慨然了,谁让我代表主流解说届呢。咱们不跟他们瞎写,咱们写点实际的,只当给球迷写写内参。
闵指导从97年八运会之后就一直当主教练,到现在一十四载,cba之冠。去年外教蒙克利夫中间干过一阵,成绩不好,口味不对,闵又回来了,对我们的摄像机说,我其实就没走。为什么闵指导的执教生涯这么久呢?是因为合适。
进入cba时代,北京队就没当过争冠军的球队,又是大国企背景,北京这个城市也这样,比较大气,咱没那个实力,也不争那个,所以越弱的队越安全。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北京队输成什么样,主场也没喊过闵指导下课,我可是亲耳听过有人骂巴特,骂焦健,骂陈磊,骂得很难听,但没骂过闵鹿蕾。就一次,是弗朗西斯的首秀,全场骂闵鹿蕾,逼不得已让弗朗西斯上来,摔了4个跟头。弗老大顶着京骂还挺宾至如归,以为全场喊“whats up”呢!
头几年,我年轻气盛,采访的时候跟闵指导交流过几个我觉得重要的事。第一个是,新人少。闵指导说,我就是一年带出来一个,陈磊啊门维啊谢立斌啊,一年一个。给我感觉还是愿意“围”自己带出来的人,对团队项目来说,这不见得不好,是老派做法的一种。现在没人用是在还那时候的债,机制问题是从那时候落下的病,年轻的好苗子都跑南方去了。第二,总是主力打,一打40分钟。闵指导说,他们这个年纪(焦健、小云、陈磊),20来岁,正是好时候,应该可以打。后来几年我都没有问过同样的问题,别看我整天解说时候揶揄说到底是打个“seven”啊还是打个”eleven”啊,但我还是基本认同他的理念,不再按其他球队的标准来看主力出场时间的问题,因为我认可这个答案,这是对比赛的一种重视,谁让替补太差,你们是主力,只能你们打,你们是职业球员啊!
闵指导骂人的事我不说大家也知道,此处略去100字,但是咱又说实话,谁不骂人请举手?我研究过这个心理,骂人始于开骂的那个时候,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所谓叫怒不可遏。我眼睁睁瞅着,每年新赛季刚开始,闵指导那表情还是亲切友好滴,打了一阵,脸就黑了,我就知道,又陷进去了,陷进输与赢的世界里去了。其实输球还好,赢球压力更大。头些天三外援齐整的时候,闵指导说我们可以跟强队抗衡了,我一看就知道他又陷进去了,给北京队瞎编了个新队歌:“看见广东,我也不怕不怕啦……”
闵指导就算不好,大家也明白,谁好呢?cba的教练,谁来北京队就肯定行了?哪个地方就说我们这个教练好了?中国人就是当面说好,背后都是咂摸嘴,唉呀还是不行,老蒋是服众,但就一个。李春江带北京队,李春江也得疯。换教练肯定不如换队员,北京队有朱芳雨这样的,不用换教练也是强队,从前有巴特的时候,也是三四名的水平。 这就绕进去了,显得这事挺灰暗,人也好,队也好,你好我好大家好,就是成绩不好,那这事儿算瞎了。
其他人能不能干?咱们说实际的,闵指导的趋势是肯定退,估计是当总经理,外教行不行?试过了;助理教练?他们很可能还不如闵指导。好球员退下来的能不能接?别着急,以后行,一定要有球队的实力做基础。你要上来就输呢?那就毁了,本来是好事,结果揠苗助长;老专家能不能接?北京篮球界高人很多,张卫平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但是说实话,cba的现状是发展不怎么合理,但却已经达到了某种平衡,就是靠外援,靠球星,靠市场,有钱就有好球员,好球员才会有好成绩,这还没算裁判等等盘外的东西,老一套神马的根本不灵,你不在一线你都不知道这里面怎么回事。所以,现状就是这个样子,我也给大家内参完了,大家心里有个天平。我的工作就是评头论足,最后说四个字:知易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