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旧的港剧

(2010-10-08 09:47:35)
标签:

杂谈

这两天掉到90年代了,晚上无意间看央视怀旧剧场频道,一个数字电视的频道,在演赤子雄风,没记错的话,我看完那个电视剧就上大学了,白天伴随着楼下新开的中原地产的企业文化,中介们出来排排队唱唱真新英雄,把我给早早唱起来了,起来无聊扒拉到云南台,在放义不容情,八集联播,看了几集。
即使是现在来看,电视剧里的人的生活状况也是够现代够那啥的,放在20年前,对那个时候的内地孩子是多大的冲击。
也就20年的时间,审美就发生变化了,你看那时候那个女星,没什么身材,都蝙蝠衫,胸大也不非挺出来,都是无声处听惊雷,高腰的牛仔裤,能多肥就多肥,都是肥婆,脸也不非要窄得跟幸福牌鞋垫似的,所以审美的变化都是时代变化,我估计变一阵子又回去了。你们有救了。
90年代以后的电视剧,总是给人讲些什么道理,好一点的,概括能力强一点,差点的,比方说郑少秋演的那些,一张嘴就是人善人欺天不欺,妈呀,比方说前些日子看一个什么宫廷戏,居然三好都出来了,这几年看的这类戏,金枝玉孽还是不错的。大陆戏,承袭了这种概括性,总演典型人物,典型故事,生怕别人看不懂似的。从前这些戏,不怎么概括,你说义不容情这玩艺概括啥了?赤字雄风概括啥了?戏就是戏。
有个说法,电影是拍出来的,电视剧是演出来的,但是好的戏,都起码是编出来的。
义不容情那个戏,杀气重一些,小时候看光记得温情脉脉了,再看才看出残酷。刚看有一个片段,挺见功夫的,话贵精不贵多。
故事是周海媚呢衣锦还乡,从大马士革,这个不论男人女人,处境好了心情就好,想要回来跟黄日华搞。事先黄日华已经打算跟刘嘉玲结婚了,头天,俩人聊,刘嘉玲说,您这是新欢旧爱共冶一炉啊。黄日华决定三人一起吃饭,按理说一般的女的就不去了,你丫先自己谈清楚。刘嘉玲还真是不局气,拨冗参加。为什么从演艺地位上来说刘嘉玲高于周海媚和黄日华,就在于后者演什么都差不多,前者演什么总让人记住的是角色。
故事开始了,一共没几句话。
刘先开场,说听说您在马来西亚是广告界红人呀——(这寒暄基本交代清楚了),周说,职员而已——(表示态度)。刘说,打算回香港发展不?(这就入港)周说,那得看情况——(这时候就踢到黄这了)——火锅生意好不好?黄也挺符合身份说:忙,军舰火锅经常忙到要让楚君亲自下厨房呀(这就算摊牌了),周:那我地那个到你那去当临时工呀——(也表明立场了),刘这时候接一句:那哪儿行呀你是贵宾呀——宾主一出,多谈已无趣。
记这一段,是说,几句话就够了,这就是戏。当然现实生活没这么说话的,基本上酒瓶子招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