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的中国人
(2008-11-02 09:52:20)
标签:
杂谈 |
分类: 篮球 |
专家的问题还没说完。
我还清清楚楚的记得,大概也就一年或者半年前,专家们说,中国的房子,那叫一个涨啊,奥运之后,那也绝对跟日本韩国还是亚特兰大不一样,中国那叫一个什么国力?蒸蒸日上,这路子寿与天齐地干活!超英赶美指日可待,而且我们不称霸。北京,全国就一个,那还不得比香港贵?现在贵,那还是廉价的要命,赶紧买,买不起全家砸锅卖铁炒股赌球挪用公款那就是你们的事儿了,不买明年你连看一眼都一米8千。
现在呢?专家都又反过来说了,尤其是那些什么中科院社科院还是经济研究所,我不知道是具体哪家啊,说错了莫怪,不要打击一大片,那就说,是百分之九十以下八十五以上的科研机构的专家们,一律倒戈,从前怎么鼓吹的现在就怎么墙倒众人推的。
中国的事儿,一听说官方说话了,或者是专家说话了,那就表示,这事儿还是等等看吧。头两天的柑橘事件,明明是四川新闻办出来辟谣说没得事儿!后来被查出是捂了一个月吧。当然中国的事儿,都是情有可原的,顾及很多杂项,比方说前两年一次哈尔滨全城停水,市政府发言说,是底下的自来水系统坏了,然后一天后,出来澄清说,大家既然都知道了那么我们就正式通报,是上游的松花江吉林段什么东西泄露,污染啦!当然这个事儿设计到两个城市两个省份无数高官和企业的乌纱帽安危,那就不好讲了大家给个面子,就当自己赶上天灾了。事后也没人出来道歉说自己说瞎话。大家都理解,大局为重。好在咱不讲公信力,所谓休谈国事。
这个事儿给我很大启发,头两天发改委刚出来说,咱们的汽油不会降价!然后就有消息说石油公司开始变相降价,这就让我很好理解了,我还特意争取在降价之前赶到加油站加满了,生怕加不到贵的,一看还排队呢!听说咱们汽油比美国都贵了,我们很高兴,虽然咱没开美国便宜车没走美国公路,但比美国人都有钱消费高,总是一种力量的体现。
三滤请安的事儿说烂了,不说了,如今香港查出鸡蛋什么的,那卖到香港的鸡蛋都那样,我自己吃的这个,就算眼瞅这的鸡蛋没毛病,是活鸡下的蛋,可是蛋糕呢?里面掺和蛋清蛋黄的东东呢?头些天听说假鸡蛋都没什么新鲜的了,听过一个湖南的最搞笑,说大街上有卖假的猪耳朵!二十一世纪果然创意产业有发展。国家降息的事儿有点意思,全球经济环境这个奶奶样,房地产支柱产业要依靠咱们自己消化。降息的意思就是,掏点钱出来,或者说少收点,让大家赶紧把这房子消化消化。
我倒不认为说一旦回暖这房子就能涨上去,这个中国的事儿,一旦形成一个趋势,那就轻易不可逆。我这还挺有哲理,一看,这事儿要成趋势,那就了不得,就跟人要长大天要下雨是一个道理。什么东西涨价在中国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原因在于恐慌性。房子之所以那么多人都不要命的买,那就是怕一旦涨上去了自己卖肾都买不起,买不起其实没什么了不起,就怕别人先自己一步都卖了,卖了住上了,贼爽,看自己笑,就怕这个。就赶紧自己抓紧卖肾去。卖自己的倒没什么,全家老小都催着,都恐慌,互卖互助。股票也是一样,我就碰到过暴富又赤贫的,都是恐慌性,怕自己没吃着没挣着,我亲耳听到一个人跟我说劝我去买,说这是国家让老百姓挣钱你不挣就是亏了。我当然不买,我一向相信要么勤劳致富靠双手和一张嘴,似乎是小姐方式力气活?要么是一把扎个大的就此出国到我一直很想去定居的法国阿尔卑斯山南麓的依云小镇逍遥半生,天天用依云洗澡。
这就是恐慌性给中国人带来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恐惧感无所不在。天天总要担心点什么,听说英国人和黄飞鸿都带着伞无非担心时不时的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