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开幕式,什么能在多年后想起?

标签:
杂谈 |
分类: 闲篇 |
赛程尚未过半的时候,回想那堪称伟大的开幕式,到底有哪些能够在多年后依然鲜明地让人第一时间想起呢?
一:29个火焰凝结的足迹
(咱别叫脚印了,虽然一个意思吧,但总觉得像一只喜马拉雅雪人走过)
可惜了事先的渲染不够,还没来得及欣赏和感触激动,走完了。但这有可能是多年后人们想起北京奥运的第一印象。
忽然想起张艺谋接受采访,说起这是“炸弹蔡”团队竞标时硕果仅存的方案,但稍有区别的是原来准备炸200多响——说到此处张艺谋严峻的老脸和标志性的高颧骨都憋不住炸开笑纹,双手还做动作跟着比划——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就这么走过来啦!
(这不行,这不——囧rrrrrrrrrrrrrrrrrrrrrrrz
二:卷轴水墨贯穿始终
从结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中国人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在中国人看来,有水平的人都这么想问题:要有条线穿着,草蛇灰线么,要前后有呼应,要不经意处露峥嵘,要从高层次上把老外镇住(哪怕丫根本看不懂)。
但他们最大的得意之处,那张空中漫卷着的水墨画,(这就叫漫卷诗书喜欲狂吧?),在千人踩万人踏之下,最终形成了七彩霓虹。
这被几位总导演视为最强大的装置艺术。我完全尊重这种看法,100年前八国联军践踏了中国的历史,100年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踩乎”却成就了一段辉煌。
而最终体操王子李宁图穷匕见的点火,无疑是最佳的收官之作。
但我倒觉得,如果能够在最终图穷之时,能够结合雅典的橄榄枝,(我们不动刀子,不称霸,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木生火,火木共生,那将是一个更有意义的结局吧。
三:“和”啦!
如麻将长城堆积而成活字印刷,一个大字“和”!
显然有关那个著名的典故,全国人民打麻将,大喊一声“和”(胡)!
原来倒不是别的,这届奥运会,中国算是“和”了,金牌超以往,可跟霸主美国生掰手腕。咱领导也“和”了,一人一宽超儿的太师椅,而让那些远道而来的布什啊普京啊福田啊都挤小马扎,后面呆着,扇扇子去!我们的国家在这一刻向世界宣布了强大。
四:林妙可
当歌唱祖国被拖慢了节奏,成千上万人泪飞化作倾盆雨,红衣少女开始了崭新的也注定红彤彤的一生。
可还记得达娃央宗?感谢这个时代吧。
五:最难忘记的主题歌
我在第一时间就学会了这首歌。但随即就再也找不找调。
不管怎么回想,都是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
如果多年后想要寻找一首最难以记住的奥运主题曲,那么这一首却必将首当其冲被铭记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