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丧失了属于自己的篮球语言

(2008-08-11 01:45:31)
标签:

杂谈

分类: 篮球

在全盘美国化的进程中,我们失去了自己的篮球语言。
 
看了第一天的小组赛,西班牙vs希腊,立陶宛vs阿根廷,还转播了一场中国对美国,突然是这样强烈的感觉。
 
西班牙内外线实力均衡,快速高大,打法凶狠,整体控制力成熟。希腊的外线老练依旧,反复挡拆耐心而有成效,但内线显然不敌,是他们输球的根本原因。对照中国男篮,西班牙的实力已经遥不可及,但看到希腊队的打法让我很有感触。

 
希腊没什么超级大牌,他们就是打整体,球在几个外线手里传递,帕帕卢卡斯,斯潘,用后背挡住防守人,用双手端着把球抛来甩去,来回的晃动假动作,反复的掩护跑动,远距率平直传球准确迅速,吊内线、传过顶多样式多节奏指哪儿打哪儿,一看一帮老油条——等等!先等等!
 
——这不正是我们从前经常能看到的那些老油条打出的篮球么?
 
事实上,这就是10几年前的中国篮球,如果你有幸能够看到那些如今已经人过中年的老国手打球,他们至今还是这样的打法,他们追求着球的运转,无球队员如何配合跑动,评价打球都是“会”还是“不会”,有意识没意识,如果你说那太早了,那么cba初始的广东宏远老国手们,大家应该还会有印象。

 

你随便去翻看黄金一代的视频,去看看那球的运转,何尝不是如今天的希腊一般呢?事实上一直磨合多年的球队,就应该据有这样的配合,这本应是最基本的要求。

 

九十年代的中国篮球,何尝不是外线吴庆龙阿的江李晓勇,胡卫东孙军郑武,里面有巩晓彬吴乃群刘玉栋策应,单涛大致去空切。多人能够持球进攻,人人能运能突,外线有一手神投。

 

难道一个空位三分投中,一个中锋插上的扣篮,一个后卫的突分,但凡能出个成型的配合就需要我们球迷声嘶力竭的欢呼吗?这不就是他们的日常工作应该实现的吗?
 
篮球是需要语言的,球的传递就是一种语言,在场上要干什么就是语言,怎么样去赢得比赛就是语言。可是我们现在的球队,黑人一般的身体素质令人感慨,但究竟那种沟通全场的比赛语言在哪里?

 

我知道那么多的中国球迷,那些很懂的,不大懂的,从前就看的,姚明或者易建联进入nba后看的,各种各样的球迷,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那些隔人飞扣,那些回追扇帽,那些飞速上篮,这些就是才华。
 
我真的不知道他们有才华。
  
一个两米零五身高,可以在空中做出任何正向的反向高难度扣篮,黄金般的年龄,多年的大赛锻炼和教练信任,他的才华究竟是什么?

 

假如,他有胡卫东一样的三分,孙军一样的策应,郑武一样的突破,张劲松一样的防守,李楠一样的稳定,有这里的任何一样,那都足以让世界球迷为之疯狂。

 

姚明的上海舞步在篮下机器化进程中已经不复存在,大致的灵动变为了偶尔露峥嵘,曾经引以为豪的锋线不再具有衔接内外线的能力,甚至都恐惧球传到自己手中如何去处理。

 

我们在94年多伦多,96年亚特兰大,没听谁夸奖我们的球员有什么才华,有什么天赋,如今想来真是一种愧疚。

 

曾经的小快灵啊,小似乎已经老大不小,快起来就丢掉了效率,灵是彻底失灵了。

 

我们需要正视这一支被称为史上最强的国家队,这是一支没有才华,同时丧失了属于自己的篮球语言的球队。

 

 

 

 

 

 

 

 

 

 

 

----------------------------------------------------------------------------------

 

 

我们丧失了属于自己的篮球语言

 

《把那个球投机去》最新章节—无欲无求

 

 小说《把那个球投进去》首发实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