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队的问题向来不是后卫的问题

(2008-07-17 11:46:22)
标签:

杂谈

分类: 篮球

---------------------------------------------国家队的问题向来不是后卫的问题

 

篮球小说《把那个球投进去》即将发售!

2008年7月27日,咱们来签售!全村首发!

 

--------------------------------------------------------------

    中国篮球国家队的问题不是后卫的问题

 

    我们不能把责任都归结于没有出色的后卫。

 

    如果这样苛求,那么是不是也同样可以认为,如果世界级中锋姚明可以像诺维茨基一样持球快攻,加索尔一样突分策应,萨博尼斯一样从外打到里,从地打到天?

 

这对姚明是不公平的,当然对于中国篮球来说是不科学的,为什么要苛求刘炜要像帕克,陈江华要像韦德,张庆鹏要像德隆威廉姆斯?为什么不要求易建联变身加内特?朱芳雨变成雷阿伦?王仕鹏(他倒更像卡塞尔……)

 

如果上述这些大国手能有一个变成超级赛亚人,是不是我们的篮球就能够在前八的成绩上更进一步呢?

 

事实上很难有定论。因为他们不可能变成另一个世界的人,就像姚明有本书叫“两个世界里的人生”,中国版本叫做“我的世界我的梦”,这个改动倒是很值得琢磨,挺有意思。

 

但这两个世界,却也是不同的篮球世界,环境不同,理念不同,人不同,当然球也不同。

 

我在上一篇里的说到姚核心的问题,就在于我们这个世界的篮球是这样的,却偏偏要在参加国际比赛的时候来模仿另一个世界,要命的却是另一个世界的生存也有若干不同的形态和特点,我们模仿的却是一种最传统也被事实证明只能居于中游的方式。我绝不认为nba的下游球队面对有姚明的中国男篮就一定能做到予取予求(要知道他们如果按照FIBA规则面对欧洲排名前十的国家队只能是个输——西班牙,希腊,俄罗斯,立陶宛,塞黑,意大利,和法国,斯洛文尼亚,加了个卡曼的德国,加了个咯噔的英国,我真是随便拿了十个队来说),但邯郸学步导致的后果只能是现在这样步履维艰。

 

我们再来看一下90年代进入前八的中国男篮的后卫线。在此也要带着敬仰去缅怀一下钱澄海和孙邦在八十年代打下的坚实基础,这才有94黄金一代的辉煌。但即使是如此,我们拿出来宫鲁鸣孙凤武以降的顶尖后卫来看一下(直到刘炜之前):

 

阿的江的运球摆球自然是好,但进入国家队后他的攻击性为零。

 

吴庆龙身体好三分准作风硬,但速度和组织并不突出。

 

李晓勇长相超越球技(那络腮胡子一刮,贼帅,男人!)

 

范斌矮,突破无杀伤

 

郭士强对抗不足,见欧美横的绕着走

 

可能省略了一些人。

 

但就是这些个说起来英雄了得,细分析各有弊病的球员,创造了至今未曾超越的成绩。这些后卫难道就那么完美?

 

刘炜的确卟卟愣愣了小十年了,我一见他运球就心律不齐,可是他作为正选后卫所经历的大赛比上面那些人加起来都不少,根本没竞争。何况刘炜的攻击性的确还要超过一点点。

 

那几个小的,孙悦的高度,回防盖帽,都是前人难以企及的,广东那俩,那素质,辽宁那俩,那潜力——这四个小家伙是因为岁数小成熟慢?那还得归咎到他们为什么不改年龄这个问题上!

 

真的那么小有什么用!

 

后卫只是表现出来的问题,我们再来看锋线,的确是这一代的锋线无法达到胡卫东/孙军/郑武的高度,我最近还在听一位专家缅怀那三位,说假若姚明能跟这三位一起打球,那中国就应该前x名了。

 

显然我处于yy状态可以完全同意,但这不是打游戏,不是做梦呢,

 

事实上说中国篮球并不因为整体水平的强大就真的是世界第八,名次和水平并不完全等同,美国队没有了梦一梦2梦三之后就没有在世界大赛中的无敌优势,欧洲同样也有人才档的问题,阿根廷若没了马努这一批人,成绩自然衰落很多年,这都是可以预期的.

 

我们总觉得档次上去了下不来,但实际上在比赛里面要名次要成绩的时候,这并不完全成正比,努力不一定就有好收获——当然不努力的装逼犯就一定要完蛋!

 

当外线队员强大的时候,我们拥有的内线是单涛,大致,巴特,再补充些大纪,大前锋有刘玉栋巩晓彬吴乃群,再补充些刘大庆,大概其也就这些人,也就够了。那么这些人跟今天的队员相比,到底哪儿好呢?

 

战神无敌,但战神哪儿能跟阿莲比素质?

 

巩晓彬高大全,但比起今天同样位置的大致,那他简直要力量美力量要速度没速度要啥没啥策应也不见得就比大致强——长的当然很好了,但追风少年也不是盖的。

 

中锋位置,何人可以比拟姚明呢?

 

这样一个阵容,你他妈的还要怎么的?!!

 

这是我对于现在状况的不满意。我们的阵容虽然不是那么顶尖好,但也还不错。

 

但是要细分析,为什么集中在后卫线上是焦点问题,一说中国后卫都想骂娘。你真把阿的江/吴庆龙/李晓勇/郭巴/范斌/宫鲁鸣/孙凤武/李春江/张勇军都拿来,都巅峰状态比较,我可以负责认地说,2008奥运会正选后卫依然是刘炜。因为中锋是姚明。

 

这不很明戏的事儿么?

 

就刘炜打,姚明舒服,技术也舒服,心里也舒服。

 

怎么讲?抛开俩小无猜不说,刘炜从小打的是有中锋的篮球,那些人,都是打自己的篮球,各具特色的篮球,怎么自己舒服,怎么外线舒服怎么打的篮球,这也就是中国一贯的传统篮球。

 

 

我再分析一个细节,进攻时间从30秒进入24秒,这直接缩短了进攻组织时间,也直接影响了进攻环节,从很大意义上改变了fiba的进攻方式,也更要求迅速确定攻击战术。

 

 

篮球最基本的技术是:运,传,投,这都是结合球,支配球,对不对?

 

最重要的就-------"球的支配"。

 

我们不管说多好的后卫,多好的内线,多好的锋线,他们体现出来的能力是在于对球的支配。体现在中国男篮停滞不前的其实就是这个,支配球出现了问题。因此才会得出所谓的怕紧逼,怕这怕那,胡乱处理。

 

根上的问题是在于,目前的理念不允许外线自己瞎搞,你要把球传给内线,要有内线来支配。可是运传投恰恰是现在的姚明的短板。

 

我们再来对照世界级的内线,所谓新派的中锋,和球队对他们的要求——德克,加索尔,斯科拉,运——传——投,他们可以作为内线的核心,他们可以自如地在自己的体系里当核心,因为球可以很舒服的运转,这就是他们的篮球体系。

 

可是中国队的体系究竟是什么?

 

你过了半场,不给姚明,让他跟着跑?给他,断了,人家反击。

 

不给他,咱们捣开了扔,不进呢?心里面还犹豫着,怎么弄?磕磕绊绊,别别愣愣,一场球就完了。

 

现代篮球,有没有像从前那样的内线为主内外结合呢?是有的,但从四大中锋那个时代过去了之后,已经多少年开始继续朝速度朝外线方向发展了呢?我不提倡跑轰,但这却是外线控制比赛的一个极致性的体现,扣掉一个最高分,现代篮球的发展依然是这个,而不是说我拥有一个世界级中锋,我们就要打这样苯苯磕磕的篮球。

 

我们需要确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战术核心,而这一定会出现在1/2/3号位,而不是我们豪华的移动长城。24秒进攻,半场阵地,球的发起,随机落位和持球人发起进攻,这都是现代篮球的半场进攻理念——我还没开始分析全场的进攻,我相信在下一届奥运会就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那将是中国篮球的末日——如果沿用现在的所谓的核心理念。

 

什么样的篮球,都是外线带着内线,哪怕外线不怎么地,也是这么打。哪怕外线是老飞刀李楠,哪怕是不怎么信任自己突破的小朱,哪怕是技术粗糙的王磊,哪怕是根本进不了法眼的刘相韬,我们需要这样的位置——锋线——曾经的胡卫东的8号孙军的7号——哪怕他们并不那么出色,但篮球就是篮球,篮球需要这样明确的体系,而不是假想着我们拥有足可抵御外侮的长城——还能全球移动。

 

 

篮球小说《把那个球投进去》即将发售!

 

 国家队的问题向来不是后卫的问题

2008年7月27日,

咱们来签售!

全村首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