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韩国火箭技术大比拚

标签:
发射卫星运载火箭朝鲜韩国弹道式导弹军事 |
分类: 航天科技与社会 |
朝鲜韩国火箭技术大比拚
12月12日,朝鲜从西海卫星发射场,用“银河3号”火箭(上图)将 “光明星3号”卫星成功发射入轨。朝鲜方面曾三次尝试发射卫星,但皆告失败。这一次,日本、韩国和美国在获知发射后,都迅速追踪监控了朝鲜火箭和卫星的运行轨道,发现一级火箭、整流罩、二级火箭的降落区,和朝鲜向国际海事部门通报的地点基本一致,卫星也证实被送入了预定轨道。
朝鲜的火箭技术源于1979年朝鲜从埃及获得的北约编号SS-1C的苏制“飞毛腿B”。它虽然属于苏联50年代研制的老式液体弹道导弹,但为朝鲜研制弹道导弹打下了基础。朝鲜朝鲜在仿制飞毛腿导弹后,于1988年进一步研制成功了射程更远的芦洞(Nodong)中程弹道导弹。1998年8月31日,朝鲜宣布成功发射了“光明星1号”卫星,不过其他国家都没有探测到这颗卫星。美国情报机构根据火箭发射地,将发射卫星的火箭称为“大浦洞1”(Taepodong-1)导弹。它的一级就是芦洞导弹,第二级是飞毛腿导弹的改进型。此后,朝鲜还研制了更先进的“大浦洞2导弹”和其相对应的银河(Unha)运载火箭。2009年4月5日,朝鲜使用“银河2号”运载火箭发射了“光明星2号”卫星,2012年4月13日,朝鲜使用“银河3号”运载火箭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两次均告失败。最近的这次失败是一二级的分离出了问题。
朝鲜这次发射成功,距上次失败仅8个月时间,说明朝鲜在多级火箭的级间分离技术上,很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射卫星的“银河3号”火箭是一款在大浦洞2导弹技术上发展的三级火箭,第一级箭体使用了4台并联的芦洞导弹发动机,第二级箭体的发动机为1台芦洞导弹发动机,第三级使用了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银河3号”火箭的基本性能数据为;直径2.4米、高30米,发射重量91吨,初始推力为120吨。它的性能与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投入使用的长征1号火箭非常接近。
在这次朝鲜发射卫星前不久的10月26日,韩国“罗老”号火箭(下图)在准备发射过程中紧急叫停,初步查明的原因是氦气泄漏,“罗老”号被迫推迟发射。早在2002年8月,韩国就正式启动了“罗老”号火箭工程。由于韩国航天工业基础薄弱,无法独立制造大型火箭,只好求援于外国。美国和日本都担心韩国可将掌握的运载火箭技术,制造出射程覆盖大半个东北亚的弹道导弹,从而给朝鲜发展洲际弹道导弹提供口实,因此拒绝了韩国的请求。
2004年10月,韩国转向与俄罗斯签署协议合作研发运载火箭。按照协议,俄方制造研制200吨推力的液体第一级,韩方研制8吨推力的固体第二级。另外,“罗老”号80%的零配件均由俄罗斯提供。按照最初的合同,“罗老”号的第一次发射应当是2007年。但由于俄罗斯资金短缺,俄方直到2009年才完成第一级火箭的制造工作。2009年8月25日和2010年6月10日两次发射均告失败。朝鲜发射卫星成功后,韩国专家表示韩国的火箭技术落后朝鲜5至7年。这将成为韩国心头之痛。12月17日韩国《中央日报》发表文章称,火箭发射成功的朝鲜“将把韩国坐在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