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玫到底牺牲了谁?
文/胥钢
看了红楼梦中人最后的“剩宴”,对结果非常失望,对胡玫非常失望,对新版红楼梦已经不抱什么期望。
有人在博客中说红楼选秀这样的结果有三个受益者,第一是胡玫,第二是北京电视台,第三是姚笛和李旭丹。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第一受益的是李旭丹,没有这样的妥协结果,她不可能有演黛玉的机会;其次受益的是姚笛,如果完全推翻选秀结果,她有可能失去饰演宝钗的机会。
损失第一大的是广大红楼梦爱好者,因为大家失去了一次通过电视剧的形式,看到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机会,也失去了超越87版红楼梦的机会。再有这个机会的时候必须等到至少10年以后有人再想重拍红楼梦的时候。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说过,角色选择对了,电视剧就成功了一半,如果角色没选对,其他的东西再好也没有用,最后肯定是失败。选择黛玉的标准是形似第一,神似第二,有点演技就可以。如果说形似和神似并列第一的话,那最后结果肯定变成神似第一了,于是就有了神似的李旭丹了。红楼梦里描写黛玉像个仙女,是第二美女(第一是宝琴),出场的时候把大家都给镇住了,可见其美貌程度!而李旭单虽然气质很好,眼睛很清澈,有一种忧郁气质,但决不能说漂亮,更别提美人了。如果她演黛玉,为了忠实原著,其他角色都不应有她漂亮,那宝钗就应该让董倩薇演,宝玉由那位深圳先生演,这样才可以相配,实在不行黛玉、宝钗就让后舍男生演算了。
如果一个电视剧第一主角选的不好的话,那么这个电视剧肯定是要失败的。李旭丹还不如陈晓旭好看,在神似上也不可能超越陈晓旭;在演技上也肯定不如同样有越剧背景的、她的祖师奶王文娟,既然没有新意,也不可能超越前辈,到时候只有一个除主角以外漂亮的布景,那么新版红楼梦不拍也罢。
李旭丹并没有什么错误,她比较适合在越剧里演,她的眼神和气质都非常纯,在现实中肯定是个可爱的姑娘,但她确实不适合在电视剧中演林黛玉。屏幕能夸大人的缺点,缩小人的美,所以李旭丹也许在台下还可以,但是一旦上了电视,就太一般人了,凭心而论,怎么也和黛玉的美不沾边。不演林黛玉其实也是为李旭丹好,李旭丹演了10年的黛玉,已经郁结了很多忧郁之气,所以她的眼神里就有很多与她年龄很不相称的忧郁,这对她的身体没什么好处。哪像18岁的小姑娘呢?看着到像28岁的。可见,长期忧郁使人变老。所以忧郁的人从自己生活和健康的角度看是不适合演林黛玉的。相反,我到觉得殷叶子演黛玉到不错,不会对她的人生有太大的影响,容貌也非常漂亮,年龄感也很好。
我们看红楼梦原著的时候,都有这样的感觉,黛玉比宝钗漂亮,黛玉以她的美貌、诗人气质、孤傲清高、超凡脱俗打动人,她给人的感觉比宝钗好(虽然在现实中未必着人喜欢),是第一女主角,她的美貌掩盖了她性格上的缺陷,使人怜爱。在有些作品或现实中我们也能见到具有诗人气质、孤傲清高、超凡脱俗的人,就会让人欣赏,这符合人们千百能来的审美习惯。但如果她是一个丑女(或一般人)的话,那么她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这就像《青春之歌》里的林道静一定要美一样,而不管实际的原形是否美。我们也知道舒婷的诗和名字都非常美,但是要是完全按原型拍出影视作品来的话,恐怕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在文学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里,有才的女人一定要有美貌才可爱,如果没有美貌的话,那还是靠人们的想象来的好,而不要有银幕形象。
电视剧拍出来一定要有红楼梦书中的感觉,就是黛玉要比宝钗让人喜欢才对,如果是相反的话,就是一个失败。如果是那样的话,80后的人或没看过红楼梦的外国人就会很不理解,会问,宝玉为什么不喜欢通情达理、要求上进又漂亮的宝钗,而要喜欢性格怪异、小气且不好看的黛玉呢?是中国男人的审美标准有问题吗?
损失第二大的是胡玫,作为一个十年前就拍出了《雍正王朝》这样高水平的电视剧的导演,本来说为了艺术会抵制选秀结果的人,却做出了这样的妥协,这让人们对她的声誉、审美和导演眼光产生了怀疑。
这可以分两个方面看,第一如果真像她说的,她认为李旭丹就是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可是此前她却说她在选秀中没看到任何合适的演员,希望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如果她认为李旭丹就是合适的林黛玉人选的话,那只能让人觉得她像她自己形容的那样是“老眼昏花”了,已经没有了十年前的眼光。她只能拍出平庸的作品来了(电视剧角色选的不好,即使导演的再好也不会成功)。那么就真像有些博客写的那样她只适合拍男人戏,不适合执导红楼梦,《雍正王朝》里基本上没有什么美女。可能从她女强人的眼光看,她的美女标准和绝大多数人的标准有很大的不同。
从中国的四大名著看,《西游记》反映的是“神话”,《三国演义》反映的是“权谋”,《水浒》反映的是“反抗”,而《红楼梦》反映的是“人性”。而人性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各国人都能够理解,所以《红楼梦》是代表中国文化的世界文学名著,它给人的总的感觉就应该是一种诗意的“美”(不能想象美的电视剧里女主角是不美的),如果电视剧《红楼梦》拍不出“美感”就是一个失败,那些美女加才女在园子里对诗的场景是非常诗情画意的,而如果第一才女林黛玉是不美的,那么整个剧就是一个失败。
如果胡玫认为李旭丹符合黛玉的美的话,那么就让人对她的眼光产生怀疑;如果她是出于妥协接受李旭丹,那么让人对她的人品产生怀疑。
第二个可能就是她是出于妥协的结果,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我个人认为她出于兼顾各方的利益而做出的妥协,只能矬子里拔将军给各方面子,而牺牲了艺术。现在可不是这样吗?人是活的,利益是活的,钱是活的,面子是活的,电视台是活的,导演是活的,影视公司是活的,都不能牺牲;但红楼梦是“死”的,林黛玉是“死”的,曹雪芹是“死”的,艺术是“死”的,都可以牺牲。当然,广大红楼爱好者是活的,但你们又不是投资人,又不是利益关系人,自然也是可以牺牲的了。
其实胡玫在这里犯了一个策略性的错误,她自己说对选手不了解,只是选秀方把有关人员带到她拍摄其他电视剧的外景地去实地了解见面,才选出了李旭丹。其实此前她已在选手所在地通过镜头和直接提问对选手有所接触,只是她过去自信自己和中影集团的实力,想让北京电视台屈服,而没有进行相应的工作。如果她不只是让自己的导演组在那选人,而是亲自去选手驻地和选手们多接触几天,实地了解一下,然后拿出自己的意见,早一点介入演员的选择,那么就不会闹到今天的局面。所以说,选秀方对于今天的局面要付很大的责任,但是胡玫对这种局面也要付上一部分责任。如果她及早发现苗头不对,就要及早和中影集团老总沟通后与北京电视台在高层协调一下,也不至于出现现在这样的被动局面。
说胡玫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出于妥协还因为她是在黛玉组选出三强以后发难的,而并不像现在所说的对宝玉组的选手不满意。如果胡玫最终让黛玉和宝玉都待定的话,那么才能显示出她此前宣扬的对艺术负责的精神。没有合适的就先不选,而不要为了各方的利益和面子牺牲艺术标准。
其实从长远和最终来看,这种妥协还是牺牲了各方的利益,因为一部平庸的电视剧是不会获得成功的,也不可能超越87版的(虽然我一直希望胡玫能导出一部成功的电视剧红楼梦),看来胡玫辜负了广大红楼爱好者的期望,她没有像她以前宣称的那样对艺术负责,不去选秀现场,她没有坚持原则,既然坚持不了就不要放那样的狠话,这次事件使胡玫的声誉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让人非常失望,她即使让宝玉待定想找拨回点面子也无济于事。
看来这是各方妥协的结果,在选手中选黛玉是为了给北京电视台面子,让宝玉待定是给胡玫面子。牺牲的当然就是红楼梦的艺术标准了。
损失第三大的是北京电视台。这次选秀在全世界范围内,42万人报名,10万人参加海选,花了10个月的时间,就选出来这么个结果(姚笛还可以)!难怪外国人认为中国无美女呢!你看他们娶的都是中国比较丑的女人,这和我们所宣扬的这种美是有关系的,简直是美丑不分呀。可见北京电视台的选秀运作能力很差,选出这么个结果是对北京电视台声誉的极大讽刺。这里他们违反了一条潜规则,就是别管你怎么暗箱操作,但你最后弄出的结果应该是好的,是大家可以接受的。这就像官场上都知道的潜规则一样,别管贪官怎么贪,受了多少贿,但是你选用的产品不要出问题,否则最终追究起来,还是吃不了兜着走。那个当了7年的国家药监局医药机械司长叫什么和平的不就是因为钦定的生产厂商生产的血浆袋不合格,造成了大量的血浆浪费而案发下台的吗?所以如果红楼梦选秀选出来的都是很漂亮的美女,比如姚笛、白冰、蔡飞雨、殷叶子,各方也就不会太有意见,胡玫也不至于中途发难,以至造成北京电视台的尴尬境地。北京电视台一开始信誓旦旦的说选出来的各组第一名一定会是电视剧的宝黛钗(没有把握就不要那么说),后来又改成现在的结果,可见这脸也丢的够大的。还有什么收获可言?恐怕收获的是尴尬、羞耻和低水平的评价吧。
真是你方唱吧,我登场,最后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白茫茫的也可能是雪,这雪就是时间,雪把一切都掩盖掉了,使人淡忘,人们的注意力已经转向新的目标,而忘了这一场“闹剧”。对于广大红楼爱好者来说,我们还是期望十年之后再次重拍的红楼梦吧,希望那时不会再通过选秀选择宝黛钗了,而换一个对美女有审美水平的男导演。
2007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