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事杂谈 |
芙蓉姐姐的风好像已经过去了,现在多是一些芙蓉姐夫、芙蓉哥哥之类的新闻。芙蓉姐姐当时真是风行一时,据说在她的有关网站上,有上百万人次的浏览量,但是好评的少,而直接骂的却很多。而跟着也想学她的女生还有五千多人,引起这么大的争论,可见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网上的评论把芙蓉姐姐说成是自以为很美(潜台词就是其实不美)的代名词,也有的说是自恋。为什么能引起那么多人的好奇和愤怒呢?就是她在冲击人们的审美观念,她利用网络的方便性,把自以为很美的照片登出来,而且她是很真心的、很真诚的相信自己是很美的,她这样就让很多人生气了。因为她在拷打别人脆弱的审美神经。如果她真的很难看的话,那么别人会把这当成是一件幽默作品,会夸她具有自娱娱人的献身精神,顶多一笑了之。其实,客观的说,她无论从相貌、身材或穿着上都是一个比较一般的人,谈不到好看,也谈不到难看,但是她是那么认真的做这件事,她的夸张的姿势和仪态,以及自我表露的欲望使人觉得无法接受,于是就成了被取笑的对象了。她对别人对她的看法毫不在意,甚至觉得有那么多人关注是自己魅力的象征,这就更让别人无法接受了。
有一个现象其实很说明问题,那就是还曾经有五千个女生也想登出自己的照片,这就说明有芙蓉姐姐这种心理的人大有人在,她反映了一种所有不漂亮姑娘的、被压抑的、非主流审美冲击主流审美展示自己的欲望。
其实,扪心自问,几乎所有的姑娘都有过类似的照片,穿着在当时自认为好看的衣服,展示着自己青春的仪态,摆出自己自认为好看的姿势,但是一般只限于自我欣赏,或让最亲密的闺中密友来欣赏,很少公开展示,到不是不想公开展示,而是一般没有这个机会,而且是很害羞的。在当时照照片的时候,一般的姑娘都是认为自己是很美的,但是随着后来审美趣味的提高,和主流审美的力量过大,于是就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水平,觉得以前那个照片还是比较幼稚的,希望还是以更淡雅和符合大众审美趣味的仪表示人,但也觉得以前的照片毕竟是一段历史。
但是当芙蓉姐姐真把这种类似的照片拿出来公开展示的时候,没想到遭到了铺天盖地的嘲讽,作为美女们当然对这种不美的举动加以嘲讽,这也叫美?而那些不美的姑娘,刚刚露出一点想显示自己也觉得美的东西的冲动,就被扼杀了,于是跟着就觉得,你和我们一样不美怎么可以以为自己很美呢?有人说芙蓉姐姐是一种自恋,其实这样的自恋在每个人身上都是有过的,要不为什么那么多人想照艺术照片呢?自恋是人正常的心理阶段,一般是从婴儿开始的,但是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会过去,或控制在自己所知的范围内,并不拿出来公开展示。当它公开展示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把人们认为非常隐私的事情拿出来公开展示、炫耀,把人们认为是不美的东西说成是美的,人们会觉得自己的审美观和伦理观受到了拷打和侵犯,这就是芙蓉姐姐让人们觉得心理上和生理上感觉不舒服的原因所在。
以上摘自胥钢著《活的是一种心情》,有兴趣的读者请继续关注以后登载的精选或可在本博客的前几页直接阅读全文。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