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女选拔形式为广大有才能的人通过竞争出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是一种非常可喜的形式。但是,超女现象也反映了一些姑娘的一种代偿心理,超女都是通过海选产生出来的,我们知道漂亮的和很丑的姑娘毕竟是少数,相貌普通的姑娘应该占所有姑娘的80%以上,按照这个比例,参加海选投票的也应该大致是这个比例,也就是参加投票的相貌普通的姑娘应占80%以上(不知道会不会有男生参加投票,我想应该是很少的吧),而且大部分应该是未婚的14、5岁至20岁左右的姑娘,代表着比较新潮的一代,也就是有个性、真诚、逆反、个性化,由于外貌普通,所以不能像好看的女孩那样吸引男生的注意,而海选投票则给她们一个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因为主流文化是喜欢美女的,所有的杂志封面上的女人大都是美女,电视、电影里的女主角也都是美女,在学校里、办公室里、商场里,所有场合,美女都会吸引更多男人和女人的眼球,男人是欣赏的眼光,而女人更多是羡慕或嫉妒的眼光。所以就出现了一个看似很怪,而其实太正常的现象,那就是占绝大多数相貌普通的姑娘要让位于貌美的女孩,即使貌美的女孩头脑空空,也会得到男人和大多数女人的原谅,而对相貌普通的女孩,人们投去的目光就少得多,除非她特别优秀,这就是主流文化。
那么作为非主流漂亮的那些投票的姑娘们,超女竞赛为她们提供了一个向漂亮女生宣战的机会。在这里,如果一个漂亮女生与一个普通容貌的女生PK的话,恐怕姑娘们对漂亮女生更苛刻一点,而对普通容貌的女生,甚至是对反传统装束的女生更青睐,因为她就代表了她们在打败平时在现实中打败不了的漂亮女生,这时候的决定权就在这些平时被忽视的女生手里,这也是她们为什么那么热中于用手机投票,因为手机就是武器,是PK的武器,是她们打败漂亮女生的武器,她们要改写主流文化的规则,当那些代表她们的超女,那些率真的、想说什么说什么,但容貌普通甚至打扮中性化的女生战胜那些容貌漂亮的女生的时候,她们的心理就有一种代偿的满足,一次次的PK,就越加刺激她们的激情,她们所支持的超女就像她们在玩游戏机里的主角一样,代表她们战胜一个个漂亮的敌人,因为是她们成功的选择了现在的超女胜利者,就像她们自己战胜那些舞台上的或现实中漂亮女生一样。
它反映了一种被忽视群体的的呼声,她们不仅用自己的装束来引起别人的注意,甚至直接发送自己的代表来发出不容忽视的声音,超女选拔正好提供了这个机会。甚至当她们的被拥护者改变装束穿裙子时,她们都不能接受,这也反映了她们的心态相对幼稚的现象。对这些没有偶像需要偶像的少女们来说,亲手制造一个偶像能满足她们相对空虚的心理需要。当超女们强大到足以能够摆脱粉丝们的支持而改变形象时,粉丝们到时候感觉到的就是心理的失落。当然,当她们将来成熟以后,会觉得自己当年的冲动有点幼稚吧了,但青春少女人总要经历幼稚的阶段的,没有激情就没有成熟。现在超女们都辉煌了,而选择她们的姑娘们继续过着平淡的、率真的、被人忽视的生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