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军博.苏式AK-47\中国56式冲锋枪.剪影

我国最大的军博馆,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您去过吗?
如果您对军事历史、各种武器和军旅艺术很感兴趣,那么首都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
首都军事博物馆馆于1960年8月1日建成开放。2017年7月军博大楼翻新改造,并对展馆内容作了大幅充实和更新。
军博枪械展,在军博馆二层东、西、南3个回廊和中国历次革命战争展厅,陈列了许多手枪、步枪、冲锋枪、机枪、刀具、弹药等轻兵器,令人目不暇接,大开眼界。
本篇组照视频剪辑,主要简介苏式AK-47自动步枪与中国仿制56式冲锋枪的兵器历史和知识。
苏式AK-47自动步枪。
AK-47自动步枪,是苏联枪械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的一种著名突击步枪。AK-47以其独特设计、卓越性能和深远影响力,成为战争与科技碰撞的传奇产物,是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
AK-47枪身短小、射程较短,适合较近距离的战斗。该枪7.62毫米口径,发射7.62×39毫米枪弹,弹匣容量30发,可选择半自动或全自动发射。连续射击时在沙漠、热带雨林、严寒等极度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相当好的作战效能。
苏联造RPK卡拉什尼科夫轻机枪(后改为AK-74)
苏联造RPK卡拉什尼科夫轻机枪(后改为AK-74)
AK-47于1947年定型,除大规模装备苏军外,许多国家仿制或授权生产,包括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前南斯拉夫、匈牙利、中国、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埃及、古巴、朝鲜等多个国家。其总产量超过1亿支,是世界上产量最高、适用范围最广和改进类型最多的枪械,包括AK47基本型、改进型AKM和小口径的AK74三大子型号枪族。
自诞生以来,AK-47及其改进型枪族,其身影遍布世界各地的战场,从东南亚丛林的越南战场,
到中东地区乃至非洲沙漠的许多战乱,无论是正规军队、游击队、还是反政府武装,都对它青睐有加。由于该枪易于获取和使用,给当地的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如何合理管控AK-47枪族的流通与使用,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国56式冲锋枪。
56式7.62毫米冲锋枪,依据AK47III型为蓝图仿制,设计者是赵瑞之,1956年定型生产,1963年改型56-1式,1980年改型56-2式,1991年改型QBZ56C式。是中国生产装备数量最多的轻武器种类。
56式冲锋枪经过不断的改进,才有了折叠三棱刺刀、准星护翼全包围、铣削机匣这三大外观特征,成为判断56式冲锋枪与原型AK47III型区别的重要标准。
56式枪族装备部队后,解放军每个步兵班标准编制12人,配备56式班用轻机枪1挺,56式冲锋枪2支,56式半自动步枪8支。56式步枪、冲锋枪、轻机枪三剑客,子弹通用,保障充足,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其整体作战能力是非常强的。
在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56式冲锋枪在射速、射程、威力和精度的作战效能,大幅碾压印度装备的斯登冲锋枪、布伦式轻机枪。在1969年珍宝岛反击战、1979年对越反击战中,56式枪族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现代步枪的迅猛发展,56式枪族逐渐退出解放军现役部队。“枪身可老,枪魂永在”,中国造56式枪族的显赫威名和不朽传奇,将在我军将士的灵魂深处永远存留。
2024年10月间,本人连续两次到首都军博馆参观,共计拍摄革命战争展、各类兵器展、军事艺术展照片1500多张。近期,将分别制作多期军博见闻的博客组照图集与注释。
洪哥警影 .
摄影器材:尼康D810+VR24-7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