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红军打破第一、二次“会 剿”
1928年7月至1929年2月,为扼 杀
创建不久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蒋 介石先后任命江西省主席朱培德和湖南省主席何键为总指挥,组织湘赣两省敌 军三次“会
剿”井冈山,前两次“会 剿”均告失败。
第三次“会 剿”由于敌
强我弱以及战术不当等原因,红军未能打破“会 剿”,井冈山根据地被敌
军占领。

五斗江战斗后宁冈洋桥农民谢愧福为红军挑送战利品开具的三张收条

五斗江战斗中红军用过的识别带

雕塑《红军指挥员》(局部)

红军用的麻尾手 榴 弹

油画《龙源口大捷》
6月龙源口大捷后,井冈山根据地达到全盛时期,范围扩大到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县和遂川、酃
县、吉安、安福等县部分地区。7月至9月,又粉 碎了湘赣国 民 党 军的两次“会
剿”,取得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井冈山第一次反“会剿”示意图
1928年1月至2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革命军在江西省宁冈县城打破国民 党 军 进
剿的作战。

油画《红军将领 王尔琢》
王尔琢(1903-1928)湖南石门人,1924年考入黄埔第一期,同年秋加入中共。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25师74团参谋长。1928年1月,湘南起义中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谋长;4月,朱毛井冈山会师后,任红军第4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协助毛朱指挥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等战斗。1928年8月25日,在江西追击叛徒时,英勇牺牲,年仅25岁。
2009年9月14日,王尔琢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突出贡献英雄模范人物。

毛泽东为悼念王尔琢写的挽联

井冈山第一次反“会剿”战果统计表
1928年6月底,湘赣两省国民 党 军 7月7日“会
剿”井冈山。毛泽东指挥红4军第31团和永新数万革命群众,将敌军11个团 围 困在永新城及其周边30里内达25天之久。至此,第一次“会
剿”基本破产。
但冒进湘南的红军遭到较大损失,红4军第28团和第29团于7月底进攻郴州,先胜后败。

雕塑《红军班长马义夫》(局部)
马义夫:红四军三十一团班长,1928年6月23日,在新七溪岭战斗中,毅然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口,壮烈牺牲,为战友们铺平胜利道路。

井冈红军用过的迫击炮

展版:空山计
1928年,蒋 介石 命湘粤赣三省出兵围
剿井冈山,红军上演“空 山计”,取得黄洋界等保卫战的胜利。

蜡像场景:三战大捷

红四军三战三捷战绩表
红军在赤卫队和人民群众配合下,接连打破了江西国民 党
军的多次“进 剿”。
至6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宁冈、永新、莲花3个县,和遂川、酃县、吉安、安福等县的部分地区。之后,又打破了湘赣两省国民
党 军的两次“会 剿”。

国画《毛泽东,在井冈》

油画《打土豪 分田地》

雕塑《井冈农民运动》

孺县第三区三乡少年先锋队符号

永新八区视田乡暴 动
队符号

宁冈县地四区第一乡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符号

宁冈县第三区第八乡工农兵政府印

宁冈县第一区第六乡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旗

井冈山工农兵政权印章

遂川五乡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识别带

雕塑《井冈红军》

井冈山红军军旗

蜡像《挑粮上山》
1928年10月,为了粉碎敌人经济封锁,毛泽东、朱德等经常与井冈山军民一起,往返一百多里到宁冈等地挑粮,也常在黄洋界的荷树下歇息。

雕塑《井冈红军战士》

展版:毛泽东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第四部分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新局面
平江起义后,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与红四军会师井冈山,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红五军和井冈山人民坚持边境斗争。毛泽东、朱德创建了赣南、闽西根据地,开辟了湘赣边届工农武装割据新局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国革命胜利道路理论开始在更大范围实践。

油画《毛泽东与彭德怀会师》
1928年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在平江起义中创建的红5军主力800多人,突破 敌 人的围追堵
截,来到井冈山同红4军会合。井冈山又多了一支革命劲旅。

中国红军第五军序列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领导湘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在湖南平江起义,奉命改编为工农红军第五军第十三师,彭德怀为红五军军长兼十三师师长,滕代远任军党代表兼师党代表,邓萍任军参谋长。下辖一、四、七团及1个特务连,1个机枪连,1个炮兵连,共约2000人。
1930年6月,红五军在湖北大冶编入红三军团。1933年6月,红五军和红八军合编为红三军团第四师。红五军番号随之取消。

油画《伍若兰英勇就义》
伍若兰(1903-1929-2-12)女,革命烈士,湖南耒阳人,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共青团耒阳执委会委员、县农会妇女部部长。1928年2月底,伍若兰和朱德在耒阳县结为夫妻;同年3月参加红军。先后任耒阳县妇联主席、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员、前委工农运动委员妇运科长等职。

井冈山根据地
地县、团以上主要干部职务变换情况

雕塑《井冈农民》

油画《坚守井冈》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4军主力向赣南、闽西挺进后,留下一部红军坚持井冈山的斗争。

井冈山名言录 :
“革命不要怕吃苦,不要怕流血,不要怕牺牲,那怕只剩下一个人,也啊哟举着红旗干到底。”—— 彭
德怀

雕塑《井冈山,军民情》

五部分 走向全国胜利
井冈山的斗争,“奠定了中国人民大革命胜利的基础”。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与各根据地的联系不断加强,有力地带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从红色革命摇篮的到共和国的摇篮,井冈山斗争的星星之火燃遍全国,最终夺取了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

油画《送别红军》
油画《送别红军》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被迫决定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11个省,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