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著名女摄影家赵迎新来长沙影协讲座回顾

标签:
赵迎新长沙影协摄影想象力讲座纪实文化 |
分类: 摄影见闻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长沙市文联深化改革方案》,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展现新作为,2024年4月21日,长沙市摄影家协会在万代大酒店会议室举办了首都著名摄影家赵迎新《摄影的社会学想象力》的主题讲座。
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周永康致辞、长沙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翟健作培训动员,副主席王战崎传达市文代会精神时,都强调指出:通过学习和培训,要用摄影家的独特视角和镜头,记录长沙城市的美丽与变迁,助力乡村振兴、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创建国际文化创意中心,而更好创作,贡献力量。(洪哥警影
手机拍图)
长沙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翟健、副主席熊剑出席,秘书长余佳桂和会员18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培训。(洪哥警影
手机拍图)

主讲人:赵迎新(洪哥警影 手机拍图)
此次特邀著名摄影人、策展人,中国摄影报社长、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中心主任、北京国际摄影周艺术总监,三亚国际摄影周艺术总监,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赵迎新主讲“摄影的社会学影响力”的创作课题。
赵迎新老师在讲座中以其深厚的摄影艺术修养、丰富的策展经验,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摄影在社会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她强调,摄影不仅仅是一种记录现实的方式,更是一种表达社会责任感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通过展示一系列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摄影作品,引导听众思考如何在摄影中融入个人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想象。

赵迎新:中国摄影出版社社长,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自然生态摄影委员会委员。 摄影家,策展人,影像文化出版人,新闻出版领军人物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摄影专业,悉尼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曾就职新华社摄影部,新华社英国常驻摄影记者。(洪哥警影 手机拍图)

在赵迎新的摄影职业生涯中,与体育与奥运有两重奇妙的缘分:一是作为新华社的摄影记者多次记录奥运史上的精彩瞬间,另一个是作为“奥运摄影官”深度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运营工作,她也是奥运历史上第一位女摄影运营官。从主新闻中心、赞助商、场馆水下视窗、“猫道”、摄影卡车,等等,她事无巨细亲临调度处理,还拍摄了大量纪实组照。(网页图片)

赵迎新主讲:摄影的社会学想象力——大众摄影时代的摄影,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心智与品质?!
当赵老师在讲座开篇中提到人类和世界摄影史时,便情不自禁地讲及2021年2月19日,杰出的摄影历史学家和摄影史著作开拓者内奥米·罗森布拉姆博士的去世,享年96岁。从2011年到2016年间,时任中国摄影出版社长的她,为翻译出版中文版《世界摄影史》,每年去纽约书展时,先后5次到罗森布拉姆的家中造访和交流。这部号称“摄影领域必读的鸿篇巨著”,拥有800多幅摄影作品,包罗摄影所涉及的全部创作领域。(无心之感 手机拍图)

资深摄影家、策展人赵迎新在讲座中首先指出:在大众、全民摄影的新时代,国内许多摄影大赛大展,都收到了千千万万的参赛参展摄影作品,然而,真正打动评委们的震撼佳作却不太多见。那么,究竟是什么消弱了这个时代的视觉表达?是我们对摄影现实图景的麻木?是摄影者在自动计算影像中丧失了视觉的思考?或是我们对世界的习以为常?或是影像的象征意义在反复重复雷同的影像中丧失了原有的意义?是命题作文中,摄影的视觉意义,被折断了翅膀?亦或是被我们的看似高尚的理想绑架后的视觉已经枯萎?!进而,她在讲座中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林融
手机拍图)
接着,赵迎新在讲授中,结合自己40多年摄影、策展经历,生动讲解如何把握、提炼中国时代变迁中的主流领域和重大题材,从普通百姓生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到生态文明、抗击疫情、抗洪救灾,再到科技创新、太空探索等拍摄内容、创作手法的不断探索和拓展更新。(洪哥警影
手机拍图)

赵迎新(长发猴子 手机拍图)
赵迎新简历:80年代初她报考大学时,被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期摄影本科专业优先录取。2007年获得悉尼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曾任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室时政摄影记者、体育新闻采编室副主任、高级编审。1996年作为新华社历史上第一位驻外女摄影记者,派驻伦敦2005年7月至2008年11月,
担任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摄影服务处处长,是奥运史上第一位女性摄影服务运营官。2008年至今,任中国摄影出版社社长,负责中国摄影社的出版、管理、经营工作。2012年该社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先后策划出版《口述影像历史》《中国摄影史》等系列图书、《我是奥运摄影官》,策划引进、翻译、出版《世界摄影史》《珍藏卡帕》《照片的本质》《影像制造者》等图书。在赵迎新讲解中,还通过照片海洋时代、重复的视觉符号、调动视觉艺术手段、颠覆传统观念、空间感、多层次感、与社会关联、照片元素的象征意义等专业的术语、知识来讲述怎样表达表述摄影人的思想和观点,怎样赋予作品世界或人类或生命的意义,最后达到理想视觉化转述;为大家讲解了去标签化、重构现实、打破规则、共生关系等实践练习的方法,鼓励大家通过学习和练习来实现摄影的提升。

讲座中,赵迎新在谈论摄影人拍摄思路与境界的高低优劣时,特意引用了庄子《渔夫篇》来加以阐述:“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译文:有人害怕自己的身影、厌恶自己的足迹,想要避离而逃跑开去,举步越频繁足迹就越多,跑得越来越快而影子却总不离身,自以为还跑得慢了,于是快速奔跑而不休止,终于用尽力气而死去。不懂得停留在阴暗处就会使影子自然消失,停留在静止状态就会使足迹不复存在,这也实在是太愚蠢了!(长发猴子 手机拍图)
(洪哥警影
手机拍图)

赵迎新在讲解中,以众所周知的“大眼睛”山乡女孩佳片为例,讲解了当年贫困失学问题和社会的关注,进而提出摄影社会想象力课题,是希望严肃的摄影创作者具备社会学的视野,具备从特殊发现一般、从熟悉中发现陌生,从日常生活中看到社会影响,从现象预知社会问题和变迁、发展的心智能力。
赵老师还说到:这次她从首都北京来湖南,夜晚在长沙五一路、坡子街、黄兴路等地漫步,深感长沙夜生活的特色风味和丰富多彩……建议长沙的摄友们,以100家本地店铺的业主为拍摄对象和题材,创作出具有浓厚长沙风采的原生态系列影像。
她还提出:要以习总书记前不久视察青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旧址为启迪,以湖南红色历史为背景,拍出长沙新时代的新景象、新故事、新境界。(洪哥警影
手机拍图)
2023年4月23日,由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寿光市委宣传部、文联、摄协主办,“启航新征程”第十届中国女摄影家作品展开幕,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报》社社长赵迎新主持并致词。

赵迎新在讲座中,还提到2023年4月23日,由她主持开幕式的、由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寿光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启航新征程”第十届中国女摄影家作品展,列举了该展览的一些女作者代表性作品。(洪哥警影 手机拍图)
两年一届的“启航新征程”第十届中国女摄影家作品展,共展出111幅(组)作品,其中有调试高铁的大国工匠,有扎根社区的小巷能人,有大瑶山的扶贫明星,还有疫情上报第一人,反映广大女摄影人以镜头为眼,以光影为笔,用影像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使命担当。(英子
手机拍图)

赵迎新成功担任过2008北京奥运摄影主管,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位女性摄影运营官。在首都奥运筹备和开赛期间,作为摄影运营官,她需要对28个比赛项目、37个场馆的摄影位置规划、搭建、对80多人的正、副场馆摄影经理、200多人志愿者团队,进行协调和调度,妥善处理到位。(洪哥警影 手机拍图)

2022年1月8日,知名摄影人、媒体人、出版人赵迎新撰写的《我是奥运摄影官》新书分享会在京举行。体育界、摄影界、新闻界、书中部分主人公、学者专家和读者相聚一堂,畅谈奥运往事,畅想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洪哥警影 手机拍图)

众多独家珍藏照片在该书中首次公开,通过一首首清新的诗句,一段段生动的故事,一张张珍贵的精彩摄影作品和丰富的史料,回溯了运动员背后故事与梦想,重温了中国奥运体育史无数难忘的“第一次”。(洪哥警影
手机拍图)

《我是奥运摄影官》一书,围绕赵迎新的体育摄影生涯和心路历程,回溯了运动员背后的故事与梦想,重温了中国体育史上诸多难忘的“第一次”,诠释了奥运精神的真谛,展现了一位摄影人的奥运情缘,彰显了中国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之路。(洪哥警影 手机拍图)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夕,赵迎新主编《我是奥运摄影官》问世,书名简练醒目,新颖别致,全书由22篇文章、200余幅图片,近十万字组成,该书以真实视角回顾了她作为奥运摄影官的独特人生经历,以及与体育结缘的摄影往事。(网页图片)

在讲座中,赵迎新老师还结合主编《中国摄影报》的实践,分享了她在摄影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包括如何捕捉瞬间、如何通过构图和光影表达情感,以及如何利用摄影技术传达更深层次的社会信息。她鼓励摄影师们在创作时,不仅要追求艺术性,也要关注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洪哥警影
手机拍图)

2022年7月1日,《中国摄影报》迎来35岁生日,社长赵迎新发文,该报从最初4开4版小报发展为每周出版24个版的对开大报,由一周一期发行频率改成一周两期,从黑白呈现到全彩印刷,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矩阵,开启从“一纸风行”到“全媒并发”传播时代,该报与时代同频共振,与摄影人共同成长,与中国摄影事业一路同行。(洪哥警影 手机拍图)

赵迎新在讲解中,还通过一系列国内外的摄影佳作,来解析海洋时代、视觉符号、艺术手段的去标签化、颠覆传统观念、空间感、多层次感、与社会关联性等照片元素等专业知识,来表达摄影人的思想和观点,赋予作品人类或生命的意义,并鼓励大家通过学习和练习,来提升摄影艺术的能力和水准。(长发猴子 手机拍图)

2023年12月29日,赵迎新作为策展人在展览开幕式致词:由中国艺术摄影学会、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主办的“面向未来的观看——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在厦门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开展。(洪哥警影 手机拍图)

最后,赵迎新在讲座中,重点介绍了“面向未来的观看”厦门展览中,邸晋军、张克纯、赵欣、丁昱辰、毕振宇、朱柯丁、贾鹏森、侯帅、朱剑辰、沈凌昊十位艺术家,通过湿版技术、数码影像、计算机生成影像、人工智能、光感材料、交互感应装置等多元媒介,探讨媒介与观看、感知与生命的哲学命题,呈现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洪哥警影 手机拍图)
前一篇:湖南植物园,郁金香花海艳
后一篇:湖南植物园,成片黄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