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2023-12-06 09:45:49)
标签:

长沙板仓

杨开慧

陵园雕像

摄影组图

历史

分类: 摄影见闻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杨开慧烈士陵园位于湖南长沙县板仓开慧故居右侧的棉花坡,三面环山,东临公路,占在面积20多亩。新建陵墓为混凝土墓壁,面贴大理石,墓的两侧,各竖汉白玉碑一块。右侧碑文刻着“杨开慧烈士墓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哥警影"本人激情参观、拍摄了长沙板仓杨开慧烈士旧居、陵园和陈列馆,这里集中编发杨开慧烈士的雕像组照与相关照片——这是重温、学习杨开慧英烈事迹和红色情怀的极好机遇,使得自己的心灵与思想,受到了强烈的洗礼与巨大的升华!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长沙板仓——杨开慧烈士陵园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杨开慧陵园——开慧烈士汉白玉雕像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杨开慧烈士汉白玉雕像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杨开慧烈士原墓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杨开慧烈士原墓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石雕: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泽东诗词中“我失骄杨君失柳”的怀念亡妻之作,几乎为世人周知。杨开慧这位出身湖南著名学者之家的闺秀,不仅是一个贤妻良母,也是毛泽东早年革命活动的伴侣,同时还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她牺牲之壮烈更为人们永恒传颂。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杨开慧烈士汉白玉雕像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杨开慧烈士汉白玉雕像
        在1990年11月建造落成的杨开慧烈士陵园内,白玉般晶莹的烈士塑像,无比的崇高、坚定、纯洁,开慧烈士两眼像水晶般明澈,炯炯有神,她双眉略竖,眉头稍向内收缩,显出烈士坚毅的气质并表现了胜利的信心,微微向后飞动的头发,也为这尊雕像增加了革命者的英雄气质和永恒风采。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杨开慧烈士雕像、墓地、毛岸英、韶华墓指示牌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杨开慧故居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近郊板仓乡,其始建于清代乾隆末年,土木结构,盖小青瓦,面垅背山,坐北朝南,前筑以防护矮墙,形成院落。占地面积约680平方米,现存大小房间36间,故居是杨开慧童年和少年时代成长及后来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1901年11月6日,杨开慧在这里延生,12岁时随家迁居长沙,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回故居住,直至1930年10月被捕牺牲。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杨开慧住房:开慧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杨开慧故居始于1966年11月维修后开放,并复原陈设了杨开慧住房、杨昌济夫妇住房以及毛泽东、杨开明等的住房。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1982年3月10日、1990年11月14日,在开慧故居修缮工程的砖缝中,相继发现杨开慧烈士生前在此藏匿的完整手稿:
       (1)《从六岁到二十八岁》(自传体散文,写于1929年6月20日);(2)《偶感》(五言诗,写于1928年10月);(3)《给一弟的信》(没有发去,写于1929年3月);(4)《见欣赏人头而起的悲感》(文,预备寄《京报》莫愁的,没有寄去);(5)《女权高于男权?》(文,预备寄莫愁的,没有寄去);(6)《寄一弟》(新体诗,没有发去,写于1929年农历4月初8日);(7)《寄一弟》(信)。此外,另有一篇《寄爱》(没有发去,缺文)。整个手稿的写作时间为1928年农历10月约至1929年农历6月。
        在捕杀共产党人的“白色恐怖”中,杨开慧烈士将这些手稿藏于墙缝中、挑梁下,无疑是希望有朝一日,能被为了全中国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丈夫毛泽东所看见,这是一个普通女子对其爱人的无限深情与忠贞依恋。
        极为遗憾的是,手稿被发现的时间晚了那么几年,不然,毛主席还有机会看到这些迟到的深情啊!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青年毛泽东住过的房间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杨开慧陈列馆位于湖南长沙近郊板仓乡开慧陵园一侧,展馆突出反映杨开慧烈士的光辉业绩,展示她敢为人先、坚贞不屈、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努力做到突出特色、突出个性,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杨开慧是一个好女儿、好学生、好妻子、好母亲、好党员、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并将与杨开慧至爱并且予其影响很深的父母和她极为关爱的儿子岸英、岸青生平事迹专题陈列作为杨开慧光辉业绩陈列的补充。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杨开慧陈列馆大厅雕塑——“娇杨颂”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杨开慧陈列馆大厅雕塑——“娇杨颂”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杨开慧陈列馆
        杨开慧陈列馆位于湖南长沙近郊板仓乡开慧陵园一侧,展馆突出反映杨开慧烈士的光辉业绩,展示她敢为人先、坚贞不屈、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努力做到突出特色、突出个性,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杨开慧是一个好女儿、好学生、好妻子、好母亲、好党员、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并将与杨开慧至爱并且予其影响很深的父母和她极为关爱的儿子岸英、岸青生平事迹专题陈列作为杨开慧光辉业绩陈列的补充。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杨开慧陈列馆大厅雕塑——“娇杨颂”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杨开慧,生于1901年,长沙板仓人,早年在毛泽东,蔡和森等先进知识分子的影响下,追求革命真理,反对封建礼教。与丁玲等同考入岳云中学(当时是所男校),是“开放女禁”的急先锋。在读书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1年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与毛泽东结为伴侣,在中共湘区委员会负责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1923年至1927年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广州、武汉等地从事革命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她回到板仓同地下党的同志们一道坚持了三年多艰苦的地下工作。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杨开慧携儿子岸英、岸青、岸龙回到湖南长沙板仓故乡居住,在此度过了3年艰难岁月。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杨开慧陈列馆雕塑——杨开慧与儿子毛岸英在狱中坚持斗争。1930年杨开慧在长沙板仓家中被捕,同年11月14日在长沙识字岭英勇就义。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杨开慧陈列馆雕塑——红色少女杨开慧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杨开慧陈列馆雕塑——开慧烈士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杨开慧陈列馆雕塑
        杨开慧(1901-11-6—1930-11-14),字云锦,乳名霞,革命烈士 ,湖南长沙板仓人(现长沙县开慧镇),杨昌济之女。1920年冬,杨开慧和毛泽东结婚,1921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去领导秋收起义,开展井冈山根据地斗争;杨开慧则独自带着孩子,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等地武装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坚持革命整整3年。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她拒绝退党并坚决反对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随之被害。1957年毛泽东为纪念杨开慧特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赞其为“骄杨”。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1957年5月11日”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杨开慧长子—— 毛岸英烈士墓-雕像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杨开慧长子—— 毛岸英烈士墓-雕像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杨开慧烈士墓—— 毛岸英烈士雕像(指示牌)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毛岸英烈士雕像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毛岸英烈士雕像
        1922年10月24日,毛岸英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杨开慧牺牲后,地下党安排毛岸英和两个弟弟来到上海。后来,由于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毛岸英兄弟流落街头。他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在苏联期间,他开始在军政学校和军事学院学习,以后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曾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
        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毛岸英遵照毛泽东“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要求,在解放区搞过土改,做过宣传工作,当过秘书。解放初期,任过工厂的党委副书记。他虽然是毛泽东的儿子,但是从来没有因自己是领袖的儿子而欺压百姓,相反,总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和普通劳动群众打成一片。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1月25日在美军空袭中牺牲。

长沙板仓,杨开慧雕像英姿风采
毛岸英烈士雕像
       众所周知,在朝鲜桧仓郡志愿军总部陵园里,长眠着一位天下知名的烈士——毛岸英。几十年访朝的中国人,总是怀着特殊的感情到那里凭吊。按彭德怀的话说,他是“我们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他的光荣牺牲,既体现了领袖与人民的一致,也彰显出岸英烈士崇高的献身精神。
       在同龄人中,有他那样曲折经历的非常少见。先后流浪、留学和在东欧参战,并在国内学农,参加土改,到工厂当干部,参加志愿军,最后牺牲在美军投下的燃烧弹形成的火海中。
        如今,毛岸英的英姿身影与部分骨灰,也回到了长沙板仓母亲杨开慧陵园,以便让三湘儿女和国内人民,经常来看望、缅怀开慧与岸英母子啊!
      极为敬佩杨开慧烈士的忠贞情怀!
      深切缅怀毛岸英烈士的英勇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