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任铁道部部长滕代远
文章来源: 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1-03-02
滕代远(1904~1974),乳名龙兆,化名唐大元、李光,男,麻阳县玳瑁村,民国8—11年(1919—1922),滕代远就读于第一高等小学,生活俭朴,刻苦学习,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1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是时,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新思想、新文化广为传播,滕代远常与进步同学阅读马列著作,商讨国事,并与麻阳籍校友滕代胜、滕代顺等人组建麻阳新民社,创办《锦江潮》,学习宣传马列主义。13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经党组织介绍至中共湖南区委工作,相继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平江县委书记、长沙郊区农民协会委员长等职。
民国16年(1927)8月,滕代远任中共湖南 省委 委员、省农民协会会长。次年春调任中共湘东 特
委
书记。7月22日,与彭德怀一起领导平江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滕代远任军党代表。是年12月率部上井冈山,在宁冈、茨坪与红军主力会师。
民国19年(1930)5月,滕代远参加中共 中央
在上海举行的全国红军代表会议,会议决定将红五军、红八军合编为红三军团,成立军团总指挥部和中共 军团 总前委,滕代远任 军团
总政治委员。8月23日,三军团与一军团在浏阳会师,合编为红军第一方面军,滕代远任副总政委。在湘赣边区根据地,他先后参与组织领导粉碎敌人第一、第三、第四次“围
剿”战斗。22年初,中共 中央 从上海迁至江西中央苏区,滕代远任中央 军委 武装动员部
部长。次年6月去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举办的军事学习班学习。24年7月,滕代远代表中共出席共产 国际
第七次代表大会,受到斯大林接见。随后同陈云等人入列宁学院学习。26年初结业,与陈云等人回国至新疆乌鲁木齐工作。是时,在争取国民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
盛 世才联共 抗日,及营救西路军的工作中,贡献力量。后从新疆至廷安,担任中共 中央
北方局常委。31年5月任八路军参谋长。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滕代远协助彭 德怀开展反“扫 荡”、反“蚕 食”、反“清
乡”斗争,组织领导精兵简政,发展生产。34年6月,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8月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和晋、冀、鲁、豫中央局
常委。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谈判期间,滕代远任北平军事
调解处执行部顾问,协助叶剑英工作。民国35年(1946)初返回延安。旋赴重庆协助周恩来与马
歇尔(美国特使)、张治中(国民党代表)进行和平谈判。36年,国民党发动 内
战,滕代远返回晋冀鲁豫中央局工作。次年6月,晋冀鲁豫军区与晋察冀军区合并,成立华北军区,滕代远任军区副司令、中央华北局常委。是年11月,中国人民革命
军事
委员会铁道部成立,滕代远任部长兼党委书记。38年1月主持召开全国第一次铁路工作会议,提出“加强铁路建设,全力支援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的号召。是年,滕代远率领全国铁路职工和铁道兵团指战员,以惊人的速度修复被国民党
破 坏的8000余公里铁路干线,使全国通车里程达21000余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滕代远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铁道部部长、党委
书记。在此期间,不少亲友来到北京,求其介绍工作或援助物资,滕代远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对来京者说:“我当部长不能为私,你等回去,为建设家乡多做贡献,工作安排和所需物资,应当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1956年,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
1960年,其母病故,滕代远获悉,很想回家为母治丧,但因工作繁忙,寄回200元,函劝家人,丧事简办。
1964年,滕代远当选为中国人民 政治 协商 会议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1966~1971年,“文
化 大 革命”期间遭受林 彪、江 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与朱德、董必武等人被 软 禁在广东从化。1971年,林 彪 自我 爆
炸,滕代远回到北京。在中共第九、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
1974年12月1日,滕代远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70岁。

滕代远:戎马一生的新中国首任铁道部部长
文章来源:人民网
2021-12-17
在《中国共产党简史》中,滕代远的名字共出现了3次:第1次是在第44页:“(1930年)8月,红一军团同彭
德怀、滕代远领导的红三军团共3万余人合编为红一方面军”;后两次在第47页:“在湘鄂赣,彭
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从湘赣返回这一地区后,会合当地游击队,扩编为红三军团,彭德怀任总指挥和前委书记,滕代远任政治
委员,创立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平江起义的党代表。1904年11月2日,滕代远出生于湖南麻阳。1924年10月,滕代远加入中国社会主义
青年团。1925年11月,滕代远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5月21日,长沙发生了血雨 腥风的马 日
事变。时任中共长沙郊区委员会书记兼郊区农民协会委员长的滕代远当晚正在韭菜园圣经学校的区农会主持会议,听到枪声,他立即中断会议,边指挥阻击边组织大家突围。之后,敌人在长沙城内外到处贴出布告,悬
赏三千大洋捉拿滕代远,还出动大队人马挨家挨户地 搜 捕。在群众的保护下,滕代远一次次虎口脱险。
1928年7月,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指示,彭德怀、滕代远发动了著名的平江起义。在庆祝起义胜利的大会上,滕代远以湖南省委特派员身份,宣布成立红五军,彭
德怀为军长,滕代远为党代表。8月,滕代远与彭
德怀率领红五军与湘鄂赣三省敌军周旋,于12月10日到达宁冈,与朱德、毛泽东的红四军胜利会师。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南进军,在外线打击敌人。滕代远与彭
德怀从大局出发,动员红五军官兵担当起保卫井冈山的重任。1929年1月,因敌我力量 悬 殊,井冈山失守。为保存实力,彭
德怀、滕代远率领500多人突围来到赣南于都。5月,彭
德怀、滕代远率领部队重返井冈山,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立下了不朽功勋。
不带“总”的军委参谋长。1935年夏,滕代远受党中央委派,前往苏联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并作了题为《保卫自己和独立》的发言,着重介绍了红一方面军在长征中的英勇事迹和取得的重大胜利。1936年,滕代远化名李光在莫斯科出版了10余万字的《中国新军队》一书,第一次向世界介绍了中国中央红军的发展史。
1937年12月,滕代远按照中央指令从新疆返回延安。毛泽东对他说,委任你为军委
参谋长,不加“总”字,和我一起管八路军、新四军。于是,滕代远走上了中央军委参谋长的岗位,主持军委参谋部的日常工作。
滕代远紧紧抓住军委参谋部一局(作战局),通过他们把敌、伪、友、我军的部署与动态摸清楚,并做出综合分析。滕代远特别强调时效观念,曾给一局立下一个规矩:凡是前方来的电
文,连同译电原稿,都先送他亲自过目,做出批示后再交有关人员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他报告。他每天要处理几十份甚至上百份电
文,从不积压。他要求一局每天必须作分析研究,经常撰写综合报告,经他审阅后呈毛泽东、王稼祥等军委领导人,为中央 军委
及时制定战略方针和对敌斗争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把对手当作评分员的抗大副校长。1940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滕代远出任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总校副校长兼副政委。滕代远率领全校师生把战场当课堂,在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反日军“扫荡”作战中,他命令抗大600余名师生组成阻击部队,在洪岭、三十亩地等战斗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当时,抗大总校许多连队距离战场只有一二公里,学员和日军仅仅隔着一个山包。滕代远和教员们授课时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在山洼里上大课,在山坡上战斗操练时敌人冲上来了,说撤就撤,该打就打,敌人走了继续学习。许多在课堂上搞不明白的作战指挥要素和关节点,在战后总结讲评时教员稍一点拨,学员就心领神会了,而且会记住一辈子。
“战斗就是学习,学习也是战斗”成了当时抗大鲜明的办学特色。滕代远强调:“抗大的教学是否成功,要拿到真刀实枪的战场上去检验。你的作战对手——敌人恰恰会是我们抗大学员学习成绩的评分员。”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创新,逐步形成了滕代远特有的“严、实、深、细”的治学作风和教学风格。
自1940年到1942年,在滕代远担任主要领导的几年里,抗大总校培训出学员万余名,他们边学习、边战斗,锻炼成为能文能武的优秀指挥员,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指挥百万铁路大军开山修路,遇水搭桥。1949年1月28日,军委
铁道部第一次铁道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朱德亲自参加会议,宣布成立军委
铁道部的命令。之后他对代表们说,“中央给你们派来个‘将军大老板’”,指出今后滕代远要掌管铁路,要指挥百万铁路大军,开山修路,遇水搭桥,抢修抢运,支援大军过江,解放全中国。从此,滕代远全身心地投入新中国的铁道建设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军委铁道部改为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滕代远针对中国铁路实际存在的问题,参照苏联铁路建设经验,在铁道部其他领导同志的协助配合下,连续召开了运输、调度、工程、机务、运价、财务等一系列会议,大刀阔斧地推进铁路统一管理,明确铁路工作的指导思想,建立起分级管理、统一调度指挥的全国铁路管理新体制。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在修建过程中,大桥的基础工程采取什么样的建设方案曾一度存在严重分歧。滕代远经过缜密的调查与研究,顶住各方压力,否定了沿用100多年的“气压沉箱法”,坚决支持具有创新思路的“管柱钻孔”方案,确保了大桥建设的顺利推进。大桥建成后,既经济、美观,又稳固、安全,使用年限可达100年。
滕代远常年保持着过去战争年代经常下连队的作风,经常深入基层检查工作。一次到重庆,天气炎热,重庆市委负责同志为照顾他的健康,请他到宾馆去住,他不同意,坚持住在车上。滕代远说:“我们搞铁路的人,两根钢轨就是我的岗位,我在车上睡得踏实,离开岗位就不是铁道部长了。”

林一
(1917--2007年),河北武邑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滕代远同志的夫人。1935年5月在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青团,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延安中央特别工委会机要科科长,中央社会部秘书长,八路军前方总司令部情报科科长、派遣科科长,晋冀鲁豫中央局工作部一室副主任、城工科科长、华北局
社会部 办公室主任、中央 军委
铁道部人事局干部处处长、劳动工资处处长,天津铁路管理局北京分局副局长、北京铁路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北京铁路局党委第二书记、顾问。


滕代远与夫人林一共有5个儿子,长子滕久翔、二子滕久光、三子滕久明、四子滕久耕、五子滕久昕,除长子外其他4个儿子先后参军。

滕代远纪念馆,位于209国道与S308省道交汇的麻阳苗族自治县城内高村镇友谊路59号。于1986年4月奠基,1986年11月2日建成开馆。该馆结构为一栋二层现代殿堂式仿古建筑,共14个展览厅,集中反映滕代远的生平事迹。馆名由胡
耀 邦亲笔题写。


滕代远故居位于岩门镇玳瑁坡村,故居为清代民居建筑,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1月2日,滕代远诞辰100周年对故居进行了全面维修并对外开放。
【编帖备注】
1986年11月初,在行署公安处治安与警卫部门从警的“洪哥警影”本人,近距离地全程参与了全国政协
副主席吕正操、滕代远夫人林一等出席湖南麻阳滕代远纪念馆开幕仪式、探访滕代远故居的路线、现场、驻地的警卫安保勤务。当时的情景咱至今记忆犹新:林一夫人率领其五位从军的儿子为滕代远纪念馆开馆揭幕仪式后,观看整个陈列展展览内容的全过程中,本人就跟随在其身边,聆听了她的观感评说和具体指正。林一夫人和她的儿子、随员车队来到县城近郊岩门镇玳瑁坡村滕代远故居时,她从北京带来的布匹、糖果等回乡礼物,还是咱帮助提到堂屋里去的呢。林一夫人与儿子们到滕代远父母墓地祭拜、探访当地村办小学并签名,与乡村孩童们亲切交谈,回到故居堂屋用餐、餐后与地委书记交谈,本人均得以跟随和聆听。39年后的如今,咱特意配图编发上文,以资缅怀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