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张江中医药文化园秋色风光
本人来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镇所居住的小区,出门不到50米,越过高科中路、金科路交叉路口,就来到了新建的中医药文化园的入口处——公园位于位于吕家浜绿地,相隔一条小溪,就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校区。咱与小区的许多市民一样,晚饭后常常越过公路来到这座新建的公园里漫步。
公园出口处与小区高楼群。
中医药文化公园规划建设为五个功能区域,并通过两座景观桥,连接公园绿地与对岸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主题将贯穿整个绿地,结合雕塑小品、智能化设计、文化铺装等,传承中医药文化。
从2018年7月开始动工建设以来,总面积达46500平方米绿地项目,结合城市规划的功能,以滨水广场、康体健身活动空间、滨水漫步道及特色彩色混凝土运动步道等形式,创造出辐射周边的都市活力水岸空间,重塑吕家浜绿地界面,如今整个公园建设已经初步具备规模。
李时珍雕像
李时珍(1518-7-3-1593),字东璧,湖北蕲州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他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雕像
石刻:上海中医药大学 百草园
透过公园树林,可见就在小溪对岸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技创新中心”大楼。
公园景区内的植物种植都将结合中草药知识,利用标识,普及药用植物的品种和价值。园区内还将设有种植体验、手工制作等多个互动项目,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也能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中草药文化知识。
公园里竖立的十几块石雕,分别介绍了《本草纲目》等十多个中华古典医学名著和经典常识。
《本草纲目》:李时珍自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湖广、河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被后世尊为“药圣”。
新建在吕家浜北侧绿地的中医药文化园的初具规模和正式开园,为近邻的二、三、四期汤城小区的住户、浦东软件园的员工及周边地域的居民,增添了又一处休闲漫步、健身活动的极好去处。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来这里的市民居民必将络绎不绝,越来越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