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山西好风光
词 : 乔羽
曲 : 张棣昌
演唱 : 郭兰英
图片选辑:洪哥警影
《人说山西好风光》是张棣昌谱曲、乔羽作词,郭兰英演唱的一首山西民歌。是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插曲,创作于1959年,60年代开始响遍大江南北,成为中国民歌的经典之作,把山西民歌创作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人说山西好风光
地肥水美五谷香
左手一指太行山
右手一指是吕梁
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
你看那汾河的水呀
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
杏花村里开杏花
儿女正当好年华
男儿不怕千般苦
女儿能绣万种花
人有那志气永不老
你看那白发的婆婆
挺起那腰板也像十七八
……
1959年的电影上映后,这首歌不胫而走,很快风靡全国。到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依然充满活力。很多民族唱法的歌手都将此歌作为保留曲目。而一提起山西好像大家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这"人说山西好风光",多数人忘了这本来是一个电影插曲,堂而皇之的成了新民歌。1989年《人说山西好风光》获广播金曲奖。
1、五台山。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2、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大同市武周山,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3、平遥古城。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代表。
4、皇城相府。皇城相府是清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的故居,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5、晋祠。晋祠,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6、乔家大院。乔家大院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是一座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
7、北岳恒山。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是中国“著名的道家名岳、道教名山”。
8、绵山。绵山风景名胜区的仿古建筑群风格多样,绵山仿古建筑既取之先代建筑之长,又加上设计者和建设者的现代创意。
9、壶口瀑布。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10、雁门关。雁门关位于忻州市代县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
山西何止好风光
文章作者:孔庆东
图片选辑:洪哥警影
近有山西朋友请我写写对山西的印象,这多少令我踌躇。自三家分晋以来,数不尽的秦晋之好,让我从哪一段谝起呢?
说到我对山西的感觉和跟山西的缘分,真是千梁万壑,一言难尽。郭兰英嘹亮的《人说山西好风光》,从小便萦回在我的耳际,特别欣赏其中的两句:“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我因之称赞词作者乔羽先生气魄超迈,有指点江山之概。
当年我为中央电视台全国歌手大奖赛出文化素质题的时候,特意用此歌策划了一道视听题,可惜歌手太紧张,明明大屏幕上播放着“人说山西好风光”,而且郭兰英就坐在评委席上,那歌手却回答说这是河北民歌,害得郭老师哭笑不得。
不过我有一位学识渊博的山西师兄,北京大学的高远东教授,却谓这两句歌词不好,说是好像地理示意图,左边太行,右边吕梁,谁看不出来?这不是废话么?我知道,这是一种山西人的谦逊——一种包裹着自信的谦逊。
其实,对于我们外地人来说,这样的地理示意图是非常必要而且满含魅力的。正像《我爱你中国》那首歌里唱的“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不能说成废话一样,一个太行,一个吕梁,引起听者的多少遐思!
无数跟山西有关的典故,都在这两座雄伟的山脉所托起的地理大屏幕上徐徐放映,再加上那汾河的水,五台的庙,大同的美女,云冈的菩萨,还有遍布三晋大地的煤海,一个活生生的山西已经呼之欲出了。
所以我理解师兄话里的意思是:我们山西,何止好风光也!是的,要说风光,何处没有?江南塞北,亚非拉美,各逞其秀,各蕴其粹。风光必须以人文为精魂,失却了人文,风光便会减色甚至无存。倘若没有《我们战斗在太行山上》和《吕梁英雄传》,那我这一辈的外地人对太行和吕梁的感受便不会那么深。
每次在飞机上俯瞰这片苍茫的黄土高原的最东端时,我想到的是:尧帝在这里喝过水,关公在这里撒过尿,白居易在这里读过闲书,罗贯中在这里睡过懒觉。山西聚集了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辽金之前的古建筑,是地上遗址最多的省区。
所以我几次入晋后,感觉山西可能是本一生都读不完的大书。从史册明载的重耳赵盾,到传奇虚构的鲁达苏三,从神秘的大槐树,到悲壮的雁门关,从平遥的牛肉清徐的醋,到潞城的党参曲沃的烟,从解放军唯一的北方元帅徐向前,到悟出“存在便是真理”的阎锡山……
因为枉担了个“北大醉侠”的虚名,文化部酒文化协会聘我为文化顾问,先后两任会长皆为当代诗豪:艾青与贺敬之。去年我们专赴山西杏花村,考察那里的酒文化基地建设。我感觉不论“老白汾酒”还是“竹叶青”,都表现出典型的“山西性格”,我总结为“其润也慢,其入也深,其力也绵,其性也仁”。可以说,这同时也就是“中华品格”,是中华文明的一种特性。

金庸小说多次写到汾酒,决不仅仅因为汾酒是中国最古老的名酒,也不因为汾酒在巴拿
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最高一级的金奖,而是汾酒本身透出了浓郁的中华文化的香醇。我的许多山西籍的老师朋友,就或多或少具有这种汾酒性格。
特别是我们现代文学研究的师祖王瑶先生,表面诙谐幽默,一副老顽童的神气,骨子里却顽固而严肃,绵里藏针,大智若玩。
我曾经跟我的山西师弟张海波说:我永远也不知道你们山西商人有多少钱,你们山西学者有多少学问,还有你们山西的面食到底有多少种类。比如赵树理吧,你觉得他土,其实他雅俗兼通,博学多艺,在作家里几乎没有知音。
既会写朦胧诗,也会唱上党梆子,既会种地做饭,又会星相医卜,还能讲文艺理论和语言技巧,你简直不敢猜他肚子里还装着什么。这颇有几分类似山西那些著名的“大院”,浑厚的高墙,朴实的门径,你永远猜不透里面囤积过多少金光灿烂的财富,上演过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
大学时读《左传》,有一段《蹇叔哭师》中写道:“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同宿舍的阿忆笑曰:“真迷信!棺材里出来了牛叫,有啥可怕的?”可秦师果然被晋师打败,我们不禁觉得山西这地方挺神的。
后来每读跟山西有关的战争史,都颇富微妙曲折。八年抗战,是山西的太行吕梁死死顶住了日军的进攻,陕北中央才能从容开展整风,开展大生产,为新中国编织蓝图。慕湘的长篇小说《晋阳秋》,在金戈铁马之余,生动描绘了太原的风土人情,使我一度对所有的山西姑娘,都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好感。
贾岛有诗曰:“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我跟贾岛一样,都是并州(太原)的异乡人,却对山西这片土地无端怀有一股亲切感。我想其中原因,恐怕就是我们共同感受到了一个事实:山西何止好风光也。
(文章来源:天涯部落
2008-03-16)
1937.7.7卢沟桥事变之后,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将陕北的工农红军改变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八路军总部组建后,在朱德、彭德怀的率领下,立即挺进山西战场,依托山西指挥三大主力,独立自主地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此期间,八路军总部一直转战于山西各地(据统计八路军总部转战山西35个县,82个村庄),因此山西成为华北指挥抗战的中枢和战略基地。如今,沿着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转战路线,走进几个驻扎时间比较长的八路军旧址。
南茹村八路军总部旧址。南茹村位于忻州市五台县城东北15公里处,1937年9月23日至10月28日八路军总部驻扎在南茹村,南茹村是八路军总部抗战出征的第一个驻扎地。在这里八路军总部指挥了著名的平型关、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雁门关伏击战等战役,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初步胜利。
马牧八路军总部旧址。马牧村位于临汾市洪洞县辛村乡,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总部南撤,于1937年12月底驻扎到马牧村,八路军总部在此驻扎52天。
北村八路军总部旧址。北村在山西省长治潞城市潞城县西部边缘的文王山脚、
浊漳河畔。1938年10月25日至39年7月8日,八路军总部在北村驻扎了256天。
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王家峪位于长治市武乡县东70华里处的丘陵山区,1939年秋至1940年底,八路军总部驻扎在这里。这里有朱总司令亲手栽植的白杨树,最神奇的是树枝的横断面有一个鲜明的五角星,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红星杨",说这是朱老总把自己的心留在了太行老区。
【编帖备注】
洪哥警影-本人已故老红军、老八路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从人民解放军华北晋绥部队南下湖南驻军的。1989年,咱与春弟曾随父母回山西晋北广灵县南村老家寻根探亲;在晋期间,父亲挥泪会见过包括山西省副省长、政协主席等在内的多名老战友,在太原最著名的迎泽宾馆食宿多日(山西省政府当时有规定、老红军、老八路回晋探亲,可提供免费食宿),该宾馆的女老总,恰巧是咱父亲战友的妻子呢。山西省委老干局还派车,送父亲和我等一行,从太原到大同云冈石窟等地游览观光;父亲战友亦派车送我们一行,从老家晋北广灵经门头沟(路途5小时)到北京,父亲会见在京的多名军队离休老战友。一晃,这可是31年前的往事啦!如今,特收集汇编以上新浪博客,以此寄托对山西故乡的缅怀之情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