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警察生涯 》书籍
作者: 马卫东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2出版
《警察生涯》是作者马卫东警官多年从事公安新闻宣传的艰辛做法和经验总结,从入警之初到凤凰涅槃,共分六个篇章,从不同时期、不同侧面,描写见证了公安历史的发展,从六十年代初期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到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恢复公检法、建立社会主义法治;从人保组、军管会、民兵指挥部,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恢复公安建制,公安工作迈向正规化建设的真实历程和深切感受。
【马卫东-生平简介】
马卫东,男,原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副社长,公安部二级警监警衔。他曾经担任北京市公安局宣武分局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市公安局办公室研究科副科长、宣传科副科长、科长、北京市公安局法制宣传处副处长、处长、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副院长、公安部报刊图书出版社办公室主任、公安部报书影编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副总编辑、公安部群众出版社(后为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副社长。他长期担任《金盾》杂志和《首都公安报》总编辑兼北京市公安局影视宣传中心主任和北京市公安局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他亲身见证并实践了北京市公安文化宣传工作从“文化大革命”被砸烂,到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公安文化宣传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全过程。他在负责北京市公安局公安文化宣传工作领导时,使北京市公安文化宣传工作始终位居全国前列,他参与拍摄了电影《民警故事》《警官崔大庆》《西门警事》等,电视剧《反光镜》《特行警察》《大墙内外》《犯罪嫌疑人》等。他参与组织出版的《人民警察必读丛书》(11卷)获公安部金盾图书奖,他的一些文学作品、新闻作品和理论文章等曾多次获奖,其摄影作品和篆刻作品亦为多家报刊选用,并多次参加各种展览并获得多种奖项。他出版有作品集《警界留痕》、长篇纪实文学《警察生涯》,主编并作序诗歌集《中国纪实诗词荟萃》《当代颂诗大典》,主编并作序长篇历史纪实小说《燕太子丹》和《六祖惠能传》等。他的事迹被收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和《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辞典。
2016年3月28日,公安作家马卫东老师,因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
怀念与马卫东老师网上交流的日子
作者 : 邓仲祥 文摘来源 :
中国警察-网 2016-03-31
3月28日星期一早上,坐公交车去上班,一路上没事干就先打开微信看看有什么新的动态和消息,看到微信圈内有几篇文章都写给马卫东老师的悼唁文章,才知道马卫东老师因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的消息。我当时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模糊了双眼,久久不能平静心情。这时我的眼前总是闪现一个忙碌的身影,一位对自己挚爱的文学领域,跑前忙后的投身于搞文学编辑工作,尤其是对公安文学精选网倾注了大量心血的老同志,说走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走了,我们感到非常惋惜,虽然我们切磋交流不多,但在我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深深印记,永远留在我的脑海深处。
我与马卫东老师在中国公安警察网上认识,那是我刚开始写文章,每天闲了写点散文、诗歌之类的小文章,马卫东老师看后就过来点评,并鼓励。一次在一篇《乡村腊月》散文后马卫东老师写下评语:一篇不错的乡土风散文,把乡村的腊月写的极其优美,极其感人,好似一幅红红火火的年画展现在面前。虽然评语不多,对新人的扶持和鼓励让人心情倍增。我曾多年业余时间从事政法新闻报道工作,对文学作品很少接触,由于自己从事的工作有关,渐渐就爱上了文学,偶尔在网上写一篇。像马卫东一样的老师就这样多次点评鼓励,我才有了十足的心情开始接触纯文学作品,就这样开始踏上了做文学梦的人生之路。
2015年10月,我被中国公安吸收为文联会员,与马卫东老师接触的机会才比较多起来,后马卫东老师加了我的微信,每天看见转发的微信都是推荐新人作品,并加评语,在微信圈内转发,让人们学习优秀作品,体验写作技巧。我每天都点赞马卫东老师转载的文章,有时又转发到自己微信圈内,让人们从中学习知识的营养和精神食粮。不管马卫东老师多忙,都关注我的文章和转发的文章,并每次都点赞。我经常想,马卫东老师上微信,一般都是忙工作之余来缓冲工作时的消遣,当一名公安文学网的总编,光浏览全国发来的稿件就够马卫东老师忙一整天,但马卫东老师还是充分利用闲暇时间与人交流,与人沟通,时时赠送精神食粮,让那些如饥似渴的初学者从中得到了一丝的心灵慰藉。
去年十月初,我与马卫东老师在微信上进行了开诚布公的交流,他首先说,为广大作者服务是我们的职责。我们理应做好这方面的一切工作,
抛弃恶习惯,弘扬正能量,传承文化新火种,散发文明好风尚,并希望我们做好基层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公安系统民警都能领会公安精选网所刊登的公安部新的文件精神。马卫东老师虽然是一位身居高职的总编,用如此谦虚的语调与一名基层作者说话,可见马卫东老师做人低调踏实,没有官腔架子,说话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就这样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马卫东老师是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总编辑,著名编辑、文化学者、作家。曾担任北京市公安局法制宣传处处长、《金盾》杂志主编、首都公安报总编辑、北京市公安局影视宣传中心主任、北京市公安局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副总编辑、公安部群众出版社副社长。组织策划了电影《民警故事》《警官崔大庆》《西门警事》及电视连续剧《反光镜》《特行警察》《大墙内外》《犯罪嫌疑人》等。出版有长篇纪实文学《警察生涯》、作品集《警界留痕》,主编大型诗集《中国纪实诗词荟萃》《当代颂歌大典》等,他的事迹被收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和《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辞典。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马卫东老师退休后仍然奋笔疾书,发挥余热,始终保持“文化警察”的形象。用生动的笔端描绘了《警察生涯》,以小见大,以传记的形式,将自己入警、从警以及入警前、从警后的所见所闻,用长篇散文体写成纪实文学,这里面包括同志情、战友情,警民鱼水情,更多的还是他与警界割不断的感情。《警察生涯》像一部“百科全书”,
苦辣酸甜咸、五味俱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从“秀才警察”
变为“文化警官”,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对警察工作的敬业和创新精神。全书精彩跌宕,扣人心弦。由此可见,马卫东老师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特别是善于散文的写作能力。
虽然我与马卫东老师从来没有谋面,但总是有一种似非相识的感觉,马卫东老师总是用和蔼的口气与人交流,从来没有以公安精选网总编的身份自居。马卫东老师使我在网上写稿遇到的一位最好的老师,这对于我们初学写作的人来说,是一种写作的福音,是一种精神的旗帜,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仰望。可今天回想起与马卫东老师交流的往昔,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不由得盛满眼眶……
马卫东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永远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注:洪哥警影-新浪博客 2018-09-5
摘自:中国警察-网 2016-03-3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