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刘胡兰》系列油画震撼赏析

翻拍:洪哥警影-本人珍藏八十年代《解放军画报》画页:油画《刘胡兰》

翻拍:洪哥警影-本人珍藏八十年代《解放军画报》画页:油画《刘胡兰》(局部)

油画《刘胡兰》局部(网络图片)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革命行动时,被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其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油画:《刘胡兰就义》
冯法祀 作
材质:画布 油彩
画面尺寸: 228×423cm
创作年代:1957年
收藏:中国美术馆
(网络图片)

油画《刘胡兰就义》 冯法祀
1957作(局部:右)

油画《刘胡兰就义》冯法祀
1957作(局部:左)
冯法祀(1914-2009.7.16)安徽庐江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顾问、徐悲鸿国际艺术研究会名誉主席,徐悲鸿艺术学院首席顾问。1955年,冯法祀参加了由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指导的油画训练班,油画训练班汇集了国内当时最具创作活力的一批油画家,他们日后成为新中国油画创作与教学的骨干力量。在“油训班”,冯法祀认真地汲取了俄罗斯写实主义绘画扎实的表现技巧。他曾在《美术》杂志著文《学习苏联专家创作深刻教学的先进经验》并创作出《老国画家》《阳光下的少女》等油画作品。
1957年冯法祀完成了他作为“油画训练班”进修成果的主题创作,巨幅油画《刘胡兰就义》,这幅作品的创作完成标示中国油画家驾驭大型作品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成熟期。《刘胡兰就义》以外光写实色彩完成,这在当时的中国油画创作中是不多见的,需要画家相当的探索勇气与精湛的技巧。冯法祀在这幅作品中开拓性的努力,时至今日仍不断给后人以启迪。这幅巨制现珍藏于中国美术馆,与蒋兆和的力作《流民图》被称作馆藏“双璧”。
























冯法祀《刘胡兰就义》(复制品) 尺寸:270X500

2006年,冯法祀先生在复制他的油画名作《刘胡兰就义》
油画《坚贞不屈刘胡兰》(网络图片)





以上四图:刘胡兰烈士书封与画页 董辰生 作

电影《刘胡兰》(迟华琼饰)山西电影制片厂
1996年出品
本片再现了解放战争时期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刘胡兰纪念馆坐落在山西省文水县刘胡兰村南。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山西军阀阎锡山所部发动袭击,刘胡兰被捕。敌军在威逼利诱均告失败后,把刘胡兰和其他同时被捕的6位农民——推向铡刀,就义时年仅15岁。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纪念馆始建于1956年,现有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由广场、纪念碑、刘胡兰生平事迹陈列室、影视室、书画室、七烈士纪念厅和群雕、陵墓、刘胡兰雕像、碑亭、烈士被捕受审就义原址组成,以纪念碑和陵墓为中轴作对称分布,藏有烈士遗物74件。陈列室内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邓小平、董必武、乌兰夫、郭沫若、谢觉哉的题词。
缅怀红色少女刘胡兰的英烈事迹
——生得伟大,死的光荣!
【备注】上帖“洪哥警影”本人2013年5月收集整理加以编发。2017年4月初,不知何故原帖竟然消-失。2017--07-13咱重新上传组图再次发帖,以资留存新浪博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