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2015-09-25 17:44:48)
标签:

山西

新军

抗日

展馆

历史

分类: 军事关注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牺盟会新军纪念馆坐落在沁县城西湖之滨,占地20亩,建筑面积5077.74平方米。全馆以800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500多件实物,系统地展示了决死队在三晋大地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光辉战斗历程,再现了薄一波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指挥艺术,彰显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巨大威力,是一座全面反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抗战历史功绩的专题纪念馆,是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简称决死队,又称新军。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山西在华北乃至全国的战略支点地位日益凸显。薄一波向阎锡山提出组建新军的建议获准后,大量招募爱国知识青年,开展军政训练,培养了大批干部和兵员。1937年8月1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在太原正式成立,并迅速开赴敌后抗战。 
       1937年10月29日,薄一波率决死一纵队来到沁县。随后,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晋冀豫省委、太岳特委、牺盟上党中心区、《新华日报》(华北版)等抗日党政军机关相继驻扎沁县。朱德、彭德怀、左权、薄一波等在这里指挥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游击战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扩军筹粮和改造旧政权运动,建立、巩固并壮大了太岳、太行抗日根据地。 
      1938年4月,决死队一、三两个纵队和一部分国民党军队配合八路军129师及115师344旅,歼敌4000余人,收复县城18座,彻底粉碎了日军的九路进攻。从1938年底开始,决死第一纵队进行了“西林整军”,在八路军总部的帮助下,在沁县的西林办了3期军政训练班,训练排、连以上干部和优秀的政工人员。八路军总部负责人朱德、彭德怀、左权亲自给训练班讲课。训练结束后,决死队换掉了一批旧军官,代之以新军官,部队的军政素质显著提高。1939年上半年,决死队发展到9个师、旅级单位,辖46个正规团和4个游击支队(团),主力部队约5万人,成为一支驰骋三晋的抗日劲旅。 
       八年抗战中,决死队共参加大小战斗7000多次,毙伤日伪军5万多人,涌现出县团级干部5000多人,省军级干部500多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73人,有1.5万将士为国捐躯,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不朽贡献。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栖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徽章(网络图片)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决死队臂章(网络图片)
       到1939年上半年,决死队发展到9个师、旅级单位,辖46个正规团和4个游击支队(团),主力部队约5万人,成为一支驰骋三晋的抗日劲旅。新军的实际兵员超过了当时的山西旧军。
      山西新军各部队普遍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实行政治委员制度。绝大多数的旅政治委员由共产党员担任,他们是部队的最高首长,拥有最后决定权。团、营、连的主要政治工作干部也大都由共产党员担任。从而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对山西新军的领导,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
       在八年抗战中,共进行大小战斗7000余次,毙伤俘日伪顽军5万余人,
山西新军出色地完成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使命。抗战胜利后,加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序列。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
                                        文章来源:沁县旅游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位于山西沁县城内风景秀丽的西湖之畔,青松掩映,古色古香,规模宏伟,占地总面积2100平方米,呈两进院,设西北东三大展厅,以丰富的历史图片、图表、实物、多媒体等形式系统地展示了山西新军抗敌决死队成长战斗历程,再现了-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决死队、牺盟会在山西开展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的历史画卷。深刻反映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路线、政策和策略的伟大胜利。是山西新军抗日决死队在山西唯一的综合性专题纪念馆。
  牺盟会、决死队和其它新军部队,都是由我党组建,并始终是我党领导指挥的革命组织、革命武装。1937年8月1日,山西决死队在我党山西公开工作委员会书记-同志建议下,与阎锡山-合作,在太原组建。之后,受党派遣,由-同志率领开赴晋东南,以沁县为中心开辟抗日根据地。领导决死队、牺盟会,以戴“山西帽”,说“山西话”,做GCD的事的特殊抗战形式,开展抗日宣传、武装斗争,为我太行、太岳根据地以及晋冀豫根据地的建立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山西新军决死队,战果辉煌,在八年抗战中,共进行大小战斗7000余次,毙伤俘获日伪顽军5万余人。山西新军出色地完成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使命,抗战胜利后,加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序列。山西新军决死队配合八路军,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打击侵略者,模范地执行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策略,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历史功勋。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这是我们党统一战线政策的一个成功例证。”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是在山西省委宣传部直接指导下,长治市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一项大型红色文化工程。在沁县建设决死队专题纪念馆,是历史和现实的选择,也是当地党委政府和老区人民几十年不懈努力的结果。
  沁县,是抗战初期,由共产党领导牺盟会、决死队开辟建立根据地的中心区,1937年11月底-率部进驻沁县,以山西第三行政公署主任、决死一纵队政委等“合法”身份组织发动宣传抗日,改造旧政权,发展武装力量。充分利用太行太岳之间山川险固,粮草丰足的优势,推进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建设,同时,在此直接领导和指挥遍及全省的牺盟会、新军队伍发展和斗争,沁县成为决死队发展历史上一个中心区、核心区,被薄老深情地称为第二故乡。抗战胜利60多年来,老区人民对这支人民军队一直怀着炽烈的感情,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酝酿建设一个反映新军抗战史的纪念馆。1989年,沁县县委政府在城南二郎山上开辟由史怀壁同志题写馆名的“决死一纵队在沁县”图片展,是全省最早的新军专题展馆。1994年,沁县解放五十周年前夕,沁县县委政府再次积极筹划“山西新军抗日决死队纪念碑”和展览馆,并完成了可行性研究,得到薄老亲笔批示“此事值得考虑……沁县独立搞也可以”,并要求省党史办搞个方案。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施。但为决死队建馆的愿望一直没有变。2004年,在筹备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省内外老干部、新军史专家等再一次建议为新军建馆,并得到长治市委宣传部、山西省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积极支持沁县把这件大事办好。沁县县委宣传部认真组织实施,利用原沁县文物馆古色古香的场馆,经过半年时间努力,改建成山西新军决死队纪念馆,于2005年9月1日正式开馆。老区人民几十年的梦想成为现实。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是我国抗战史和山西新军史研究的一个成果,是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和红色旅游开发的重点工程。按照规划要求,为全面整体反映我党山西抗战史,并作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相呼应,互为补充的革命史陈列馆,将按照“统一规划,整合资源、以点带面、扩大规模”的总体思路,加快新军红色旅游开发步伐。就是以沁县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为龙头,对全省新军革命遗迹、红色地进行统筹规划,以新军四大根据地为框架,开发若干小型纪念地,对现有的“太岳烈士纪念碑”、“太岳烈士陵园”、“阎寨太岳军区旧址”、“太原国民师范纪念馆”加强保护维修,形成配套宣传开发局面。在决死队纪念馆周边,对决死队总部机关旧址、上党银号旧址、决死队兵工厂、修械所、被服所旧址等一大批革命遣迹进行维修和宣传开发。重点建设项目有“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碑”、决死队将士群雕以及纪念馆重要辅助景点和实物陈列。形成总分结合,一点多面的红色旅游新格局。
  电话:0355-7029877
  地址:山西省长治市沁县宣化巷附近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红色人物】 
       薄一波(1908~2007),山西新军创始人之一。原名薄书存,山西定襄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山西国民师范学校支部书记,太原北部地区委员会副书记、书记和山西临时省委委员。大革命失败后,转入晋北农村从事秘密革命工作。 
      1929年起,在天津、唐山和正太、平汉铁路沿线地区指导兵运工作,发动士兵暴动。1931年在北平被捕,1936年8月经组织营救出狱后,被派往太原任中共山西公开工委书记,参与领导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主办抗日军政训练班、民训干部团和民兵军官教导团,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推动山西走向抗战。 
       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7年8月组建山西新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任第一总队政委。10月率部开赴晋东南地区,配合八路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参与创建太岳抗日根据地。“十二月事变”后,所部编入八路军129师序列。先后任晋冀鲁豫边区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政委、中共太岳区党委书记、中共中央太行分局委员。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七届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副书记、晋冀鲁豫军区副政委。1948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华北军区政委,华北人民政府副主席。参与平津战役的组织工作,曾兼任平津卫戍区政委、绥远军区政委。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委员兼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部长。1954年9月任国家建设委员会主任。1956年5月起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同年9月当选为中共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59年4月、1965年1月两次任国务院副总理,并曾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1979年7月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同年9月被增补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82年5月任国务委员,曾兼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同年9月和1987年11月,两度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2007年1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新军包括“青年抗敌决死队”、“工人武装自卫旅”、“暂编第一师”、“政治保卫旅”及“保安旅”等五个部分,共有9个旅50个团,总兵力7万余人。
        八年抗战中,决死队共参加大小战斗七千多次,毙伤日伪军五万多人,涌现出县团级干部五千多人、省军级干部五百多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73人,党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历史功勋。       
       本套画册全面反映了山西新军的历史,是不可多得的红色收藏的珍贵史料,尤其是原国务院副总理,山西新军负责人薄一波同志的信札和为此书撰写的前言原稿,以及一批涉及此画册出版的信札和薄一波同志的批文,弥足珍贵,值得详阅。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新军决死一纵队》                            山西新军决死三纵队》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新军决死第二纵队》(上中下)
 山西新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3-12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备注】洪哥警影-本人已故的老父亲是1937年5月参加山西新军的抗日老兵,父亲当时所在第二纵队六总队,1940年冬以后相继转入八路军120师所辖晋西二旅、晋绥八分区。山西新军史志办寄给的《山西新军影集》《山西新军-第二纵队》等书籍史料和父亲的军旅徽章等,老妈(建国前夕参军)已捐赠给了市博物馆。
义。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本人传承父亲生前珍藏《山西新军第二纵队人员通讯录》 史料办1986-4  编印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新军第二纵队人员
通讯录  各省、直辖市战友人数  页数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北京:山西新军第二纵队\父亲部分战友名录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天津:山西新军第二纵队\父亲部分战友名录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山西新军第二纵队\父亲部分战友名录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吉林:山西新军第二纵队\父亲部分战友名录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辽宁:山西新军第二纵队\父亲部分战友名录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江苏浙江安徽:山西新军第二纵队\父亲部分战友名录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河南湖北:山西新军第二纵队\父亲部分战友名录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湖南:山西新军第二纵队\父亲部分战友名录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广东:山西新军第二纵队\父亲部分战友名录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陕西:山西新军第二纵队\父亲部分战友名录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青海、宁夏:山西新军第二纵队\父亲部分战友名录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甘肃:山西新军第二纵队\父亲部分战友名录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四川:山西新军第二纵队\父亲部分战友名录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新疆:山西新军第二纵队\父亲部分战友名录
本人翻拍《山西新军第二纵队人员通讯录》部分内页
      【注】(1)父亲珍藏的《山西新军第二纵队人员通讯录》共计67页;以上选发咱手机翻拍其中北京、山西、湖南、四川、甘肃等地40页 ; 名录下的红线条、红勾系父亲标注当年所属部队的首长或战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翻拍时略去“现在通讯地址与电话”。多年前,母亲已将该《山西新军二纵通讯录》、随同父亲的军旅徽章、证件等遗物,一并捐给了湖南本市博物馆。
      (2)1988年9月,本人和春弟陪同父母回山西晋北广灵老家探亲期间,父亲在北京见到了战友段士凯(山西新军二纵政治部敌工科长、空军后勤部副部长)、杨剑龙(二纵四团连指导员、解放军出版社政委)、孙统一(入党介绍人、二纵四团连长、国务院事务管理局副局长)等在京战友,在太原见到了张定寒(二纵六团政治处干事、总后太原办事处副政委、郭炳炎(二纵六团四连政治工作员、山西太原警备区政委)、战友王西(同乡、二纵五团一连政治工作员、山西副省长、政协主席)等多名战友,父亲与他们挥泪拥抱、回忆交谈,其场景情深意长、感天撼地!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注】“洪哥警影”本人已故的老父亲是1937年5月参加山西新军的红色老兵,父亲最初在山西新军第二纵队六总队当兵, 1939-12至1940-10在抗大总校第六期学习,结业后历任八路军120师所辖晋绥八分区侦察连指导员、解放军华北独立15团组织股长;1949年3月南下湖南,历任邵阳军分区组织科长、黔阳地区公安大队政委、地公安处副处长、地中级法院院长、地直工委书记等职,生前享受老红军、副专员待遇。
山西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与二纵战友名录(图)
       洪哥警影作为山西新军、八路军120师所辖晋绥八分区抗日老兵的后代,自己很有必要熟知这支抗日部队的组建发展和抗战历史,特意收集汇编父辈所在部队部分战友名录史料,以资铭记历史,研读留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