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青年毛泽东与湖南第一师范-纪念馆(上)
——洪哥警影2015-6-20摄

湖南第一师范青年毛泽东纪念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座落在长沙市城南妙高峰下,西临滔滔湘水,与岳麓山隔江相望,风景优美,黉舍壮观。校舍建筑风格仿照日本青山师范学校,整个校园走廊迂回,连结一个个美丽庭院,庄重典雅,感觉舒适,宁静别致,是一所集东方文化内涵与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落。这种建筑风格,在湖南省乃至全国都难寻第二。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长沙市十大地标名片。这里保存有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求学、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的纪念地14处,包括大礼堂、第八班教室、自习室、阅报室、水井、工人夜学旧址、附小主事室以及君子亭等,并设有相关史实基本陈列展厅6个,展览面积达1200平方米。

湖南第一师范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之美誉。学校旧址座落在长沙市天心区书院路,北枕妙高峰,西临湘江水,与天心阁、杜甫江阁隔街相邻,与橘子洲、岳麓山隔江相望,风景优美。旧址采用庭院式布局,以长廊迂行绕室,并以青灰色墙面配以白色的门窗檐框与柱饰,宁静别致,庄重典雅,是集东方文化内涵与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建筑艺术珍品。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有着光荣革命历史和优良教育传统。一代伟人毛泽东曾在此学习、工作达八个春秋。在校求学期间,毛泽东勤于教育实践、勇于教育改革创新;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进步青年,从事建党建团工作。在这里,他怀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志向,完成了从青年学生、教员到职业革命家的转变,从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从这里,他奔赴上海出席党的“一大”,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

第一师范青年毛泽东纪念馆给人以深刻思想教育和艺术熏陶的人文教育馆,其环境幽雅,建筑独特,史料丰富;文化内涵深刻,具有珍贵的纪念意义。是目前长沙市最大的宣传青年毛泽东光辉业绩的专题研究性纪念馆。

青年毛泽东纪念馆筹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1963年正式对外开放。2003年学校对展室重新进行布展、扩建,并正式更名为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扩建后的纪念馆对外提供参观、讲解服务、党课讲授和特色纪念品的销售等服务。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的重要增长极,每年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与日俱增,已达20万人次以上。

目前,青年毛泽东纪念馆共有6个展室和14处旧址对外开放。

湖南一师青年毛泽东纪念馆展出藏品129件套,重要藏品有毛泽东亲笔签名的第一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2本,1913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章程》,1914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管理细则》,1915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员学生一览表》,1918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志》和师范学堂界碑等。目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办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友通讯》等刊物。

序厅:概述青年毛泽东在此的成长及建国后对母校的深厚感情。



浮雕:青年毛泽东

毛泽东后来深情地回忆说:“我在这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度过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我也是在这里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的。”

“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了基础。”

第一厅:介绍湖南一师渊源、民主办学特色。

第一师范前身,是南宋创办的城南书院,1903年改为湖南师范馆,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毛泽东青年时期在第一师范学习、工作、从事革命活动长达八年之久。毛泽东曾夸赞”一师是个好学校”,并于1950年12月为母校题写”第一师范”校名和”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的校训。




湖南一师-名人前辈:朱熹、曾国藩、左宗棠、何绍基、黄兴等曾先后主讲或藏修与此。



浮雕:青年毛泽东与同学们

蜡像:湖南第一师范的学生制服

第二厅:介绍青年毛泽东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勤学博览、独立思考、探索真理。

1913-1918年,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一师学习,实现了从爱国学生到职业革命家的转变,为日后领导中国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长沙“求学路”
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许多仁人志士,如何叔衡、蔡和森,任弼时,李维汉,萧三等曾在此学习;徐特立,杨昌济,黎锦熙等曾在此任教。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第八班:毛泽东与同学们的合影。


油画:心怀全世界的青年学子毛泽东。

1913年春,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求学的毛泽东。

青少年时期的毛泽东,经常采取“游学”的方式,辗转长沙、宁乡、益阳、安化、沅江五县,行程近千里,开展社会调查和学习活动。

情景再现——湖南一师旁的长沙书院路。

雕塑:长沙街头读书的毛泽东。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画面截图。

1917年:毛泽东与萧子升游学线路图。


第三厅:介绍青年毛泽东的社会实践和早期革命活动。

毛泽东书法: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1916年7月26日,毛泽东给同学萧子升的信中写到:“思之思之,日-人成我国劲敌……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臣存”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时事研究之精深。

外国学者杜威、罗寿等来长沙讲学时,在湖南一师学习的毛泽东曾聆听并担任笔录工作;还给日本友人写信,支持孙中山、黄兴的辛亥革命斗争……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截图:青年毛泽东。


1916年11月,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给老师黎锡熙信中谈到“身心并完”、以古代君子为鉴,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毛泽东自创的”六段运动“示意图。

毛泽东1936年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到:自己在湖南一师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陈独秀、胡适主编的新文化运动杂志《新青年》。

毛泽东与《新青年》杂志。

第四展厅:介绍青年毛泽东受名师熏陶、与学友砥砺。


青年毛泽东与湖南一师、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革命活动。


湖南一师-名师熏陶。


晚清重臣曾国藩、左宗棠,湘中大儒王先谦、郭嵩焘,民主革命家黄兴、陈天华,中-共领袖毛泽东、蔡和森、任弼时,教育家杨昌济、徐特立、李达,都曾在此学习或工作。

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名义发出的《征友启事》。

毛泽东与萧三及萧三给母校的信。

油画:毛泽东给长沙工人讲课。


油画:青年毛泽东与同学们。


在毛泽东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的附小学生:毛泽民、任弼时、廖沫沙、毛泽覃等。

毛泽东与杨开慧的深情厚谊。

毛泽东手书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泽东诗词:《贺新郎-别友》。


第五展厅:介绍湖南一师建国后的发展与领导关怀。

青年毛泽东与何叔衡组织湖南进步青年赴法勤工俭学。

油画:青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革命活动。

油画:青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革命活动(局部)。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名录,其中湖南一师校友:毛泽东、何叔衡、李达。

浮雕:青年毛泽东与何叔衡。

毛泽东手书诗词:《訫园春-橘子洲头》。

新时期的领导关怀。

毛泽东的家属韶华、毛新宇、李-敏、李-纳等来校参观和缅怀。-

浮雕局部:青年毛泽东。


湖南第一师范人才辈出,群星灿烂。据不完全统计,一师师生(含城南书院时期)载入《辞海》者多达48人,其中,党和国家-领导人8人,新中国第一批学部委员3人。晚清重臣曾国藩、左宗棠,湘中大儒王先谦、郭嵩焘,民主革命家黄兴、陈天华,中-共领袖毛泽东、蔡和森、任弼时,教育家杨昌济、徐特立、李达,都曾在此学习或工作。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此求学、工作及从事革命活动更是长达八个春秋(1913年春至1922年冬)。毛泽东曾深情地回忆说,“我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的基础”,并称赞“一师是个好学校”。1950年,毛泽东为母校亲笔题写了校名“第一师范”和校训“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未完】请继续阅览下部分:《青年毛泽东与湖南一师纪念馆》(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