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湘江对岸
远拍青年毛泽东雕像
——2014-6-20摄

橘子洲位于湘江长沙段江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橘洲,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十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岛,是长沙重要名胜之一。国家AAAAA(5A)级旅游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橘子洲介名山名城之间,浮袅袅凌波上,被誉为“中国第一洲”。其中,“谁主沉浮”群雕和新建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是景区的文化精髓,成为橘子洲红色旅游的最热景观和标志象征。

2009年12月26日,开国领袖毛主席诞辰116年之际,一个沉思的青年毛泽东塑像,在长沙橘子洲头拔地而起。雕塑以1925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形象为基础,高32米、长83米、宽41米,基座3500平方米,由8000多块采自福建高山的永定红花岗岩石拼接而成,总重量约2000吨,由广州美术学院雕塑家黎明创作,湖南省建筑设计院设计。



为建造青年毛泽东的巨型雕像,雕像的设计、创作者,广州美院院长黎明带领广州美院团队进行了历时近三年的创作。黎明以一张1925年毛泽东在广州的照片为蓝本,把青年和中年时期的毛泽东形象综合起来思考,最终塑造出长发飘逸的青年毛泽东艺术形象。毛泽东胸像面朝东南,和地形、日照、政治、生态等视角紧密结合。雕像矗立的雄伟的“山体”不仅具有造型意义,同时又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把山体构建成壳状结构,在里面设置纪念馆,陈列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展示当年毛泽东在长沙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仁人志士的光辉事迹。



雕塑的基座设计成毛主席的肩膀,寓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缅怀历史,放眼未来。整个肩膀是一个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巨大山体,用来表现毛主席的“胸怀大志”。32米的高度,则象征着毛主席32岁时在这里写出了《沁园春-长沙》的不朽诗篇。雕塑面朝东南,寓意泽东选“择”东方。南方也是革命的策源地,1925年毛主席还在南国广州兼任国民党代宣传部部长。同时,湘江北去,风从北面吹来,头发自然扬起,意味着北方吹来十月革命的风。雕塑每块石头的规格是1.2×2.6米,与毛主席出生日期12月26日相同。雕塑高度32米,与毛主席当时的年龄吻合。雕塑长83米,宽41米,8341是毛主席当年的警卫部队番号。雕塑所用的8000块石材为福建“永定红”,寓意“永定红色江山”。


端庄的五官、浓密的头发、微锁的眉毛、深邃的双目、挺直的鼻梁、坚毅而秀气的唇廓,还有那宽广的额头——让前来激情观赏的无数游客一下就感受到了——青年毛泽东的刚毅、俊朗、健硕。让人情不自禁吟诵起一代伟人毛泽东那著名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1925
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13-1918年,青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就读,当时的毛泽东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经常与同学游过湘江,到橘子洲头开展各类革命活动,时常站在橘子洲头思考改变旧世界,建立新中国……后来,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的理想愿望终于变成了胜利的现实……。如今,长沙橘子洲头伟岸耸立的毛泽东艺术雕塑,再现、讴歌了青年毛泽东当年“风华正茂、中流击水、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英姿风采与革命情怀!
【备注】近三、四年来,洪哥警影本人先后在长沙湘江岛心四次拍摄过耸立在橘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雕像;可在湘江对岸远拍夜幕降临时刻的这座毛泽东雕像,这还是第一回呢!由于这次拍摄时,乃是阴天,天色与光影条件不佳,拍得不甚如意也!哪天遇上蓝天白云,咱还得想方设法再来此处重新再拍一次吧!(长沙近三个月来,全是雾蒙蒙、白茫茫的雾霾天色气候,因而自己已有一个多月没有拍片啦!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