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油画家靳尚谊\人物素描欣赏

(2014-01-08 14:32:45)
标签:

靳尚谊

素描

作品

文化

分类: 美术鉴赏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家靳尚谊人物素描欣赏

靳尚谊,1934年生,河南焦作人,我国当代油画的代表人物之一。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绘画系。1957年结业于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并留校在版画系教授素描课;1962年调入油画系第一画室任教。原中央美院院长。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现为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靳尚谊是我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理论家和教育家。他将欧洲古典油画精髓与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相融合,开创了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
靳尚谊曾主持过中央美院第一画室及油画进修班的教学工作,其艺术实践和主张,在8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了我国一大批油画家向古典主义吸收营养的热潮。在艺术教育上,他不仅是一各严格和高水平的教授,而且以现代艺术教育的思想和他的社会声望促进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他所领导的中央美术学院在改革专业结构、建立新专业和学术发展等方面成为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中心与楷模。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周围文化环境的转变、艺术交流的频繁,靳尚谊的肖像艺术作品开始出现了变化,他自己将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9年到1983年。在这一阶段,一方面,画家在对永乐宫以及敦煌壁画的考察过程中,被传统艺术中的线条、造型及平面装饰的效果所吸引。另一方面,画家1979年与1981年的两度出访、考察,亲眼看到了许多欧洲古典主义艺术大师们的佳作,大大开阔了他的视野。
从1958年起,他的油画作品不断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历史画多幅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1980年以后,他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的主任与教授,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培养了许多人才,同时以大量肖像作品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被评论家称为当代中国油画的代表画家。80年代早期,他曾应邀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东方艺术系讲学,并在美国和欧洲各艺术博物馆访问、研究。在80年代以后的作品中,他将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与欧洲古典油画技巧结合起来,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了多种个人画集。他的《塔吉克新娘》、《青年歌手》、《瞿秋白》、《医生肖像》、《画家》、《晚年黄宾虹》等作品成为中国当代油画的代表,得到了广泛传播。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并被中国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潘玫肖像局部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藏族青年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李娟局部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雕塑家肖像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农民肖像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黄河三门峡船工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黄河三门峡船工局部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藏族女孩

               靳尚谊:我的素描三阶段
                       (高素娜采写)
我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和工作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对于中国的美术教育,包括素描教学的发展比较了解。
1949年我入学时,中央美术学院(当时称北京艺专)由徐悲鸿先生任院长。当时的素描就是徐悲鸿从西方引进的,并经过其加入中国文化的理解,经过转化后,再来教学生。徐先生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对素描的见解,比如“宁方勿圆”“宁脏勿洁”等等。这涉及艺术的格调问题,即在造型上,若为方形,格调就高,品位也高;若为圆形,则品位就低,就俗气了。这是非常有意思的。
在本科阶段的素描学习中,我的老师也是这样教我的。当时素描创作的方法是“分面法”,即无论对于人还是各种形状的物体,都要用一个一个的面塑造出来,这样层次分明,形就具体、生动了。这是徐悲鸿时期造型艺术的重要方法,也是我第一阶段的素描教育。
后来我上了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的油画训练班,接触到一个新的概念——解构。这是我以前从未听说过的。马克西莫夫解释说,“解构”就像盖房子,需要打地基、置梁柱,然后再添砖加瓦,它是一个物体的基本构造。但我对“解构”这种语言具体到画面上何为好、何为不好,还是不清楚。后来他给我改画,我记得是改一张男人体,他这里改改、那里画画,把原先我用分面法画出来的东西都连起来了,包括骨骼、肌肉等都连起来、具体化了,这样画面一下子出现了很大变化。
我本科时期学了很长时间素描,自觉画得还不错,也挺生动,但有两个问题:一是画面比较散。虽然有时候也结实,但那种结实像石头,而不像人体骨骼、肌肉的结实。当马克西莫夫将这些面连起来的时侯,我惊讶地发现“散”的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是,我以前画素描,常常拿一根棍来测量对象的水平线、垂直线,看这条线是如何倾斜的,进而确定构图。所以我的画有时候看起来挺准,有时候就不行。比如画一幅人的头像,眼睛、鼻子时高时低,无法准确。但用“解构”的方法就可以非常准确地确定人体器官的各个位置,因为它是从解剖的角度去研究人和中线,根据人体的中线、对称性,以及可动和不可动关节等,准确地画出器官的不同位置。通过“解构”来研究对象,我的素描画就准了。
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来自西方,都是经老师转手过来的。油画进入中国不过100年,有真正的美术教育也不到100年,而即使到今天我们也没有特别弄清楚素描是怎么回事,所以不要以为素描就这么简单。我从1949年入学到1957年毕业的时候,才基本上懂了素描的要求是什么。但“解构”所体现出来的东西,我在油画班并没有领悟透彻,毕业后我的画还是老样子,看上去似乎也很好,但每张都有或大或小的问题。我毕业后在版画系教了5年素描,一边教学一边继续画,这才慢慢地把“解构”问题解决了。这是我素描的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后,我出国看到了很多经典的油画原作。第一次到德国,第二次到美国,看到他们博物馆内从古典到现代的各种油画作品后,我深感自己的油画水平不行。为什么呢?因为无论从画面的丰厚性、层次感上,还是造型、色彩上,我的画都远远不及。什么原因呢?我研究了很久,就是体积感不够强。
“体积感”这个词,说起来大家都懂,但自己做得好不好、到位不到位,却不甚清楚,因为没有看过更好的画。所以我在国外转了一圈后,才发现我的体积感不够。比如人头,我只能做到一半,边线转不过去,都切掉了,这样它的美感就出不来。当时我在美国做了一个实验,一个画廊老板给了我一张很大的照片,要我画一张头像,我将“古典法”和“分面法”都融合在这张画中,将体积做得更彻底一点,效果便一下子发生了重大改变。回国后我将这种方法运用在日常创作中,周围的老师、同学都觉得我的画变了,但具体怎么变的都琢磨不清,其实就是这个原因。后来我画了《塔吉克新娘》等一系列作品。这是我素描创作的第三个阶段。
我由不太全面的理解到比较全面的理解素描,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由理解了、基本做出来了,再到在油画里实现,又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已年过半百,才勉强解决了这些基础问题。我的素描三个阶段,实际上也是整个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老农(靳尚谊现存最早的素描)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油画大家靳尚谊(一)
靳尚谊,我国当代油画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我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理论家和教育家。他将欧洲古典油画精髓与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相融合,开创了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1934年12月生于河南焦作。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并继续攻读研究生,1955年入前苏联专家马克西莫油画训练班学习。1957年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油画专业研究生学习,并留校在版画系教授素描课;1962年调入油画系第一画室任教。

1983年,他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1987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1996年起兼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1998年起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第五任、第六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组评审委员、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鉴于在艺术创作及教学方面的突出贡献,国务院授予其国家级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主持过中央美院第一画室及油画进修班的教学工作,其艺术实践和主张,在8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了我国一大批油画家向古典主义吸收营养的热潮。

靳尚谊2011年3月31日为北京唐风美术馆特邀画家。武汉美术馆名誉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靳尚谊受聘武汉美术馆,成为该馆名誉馆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