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2010-10-08 14:25:58)
标签:

北京

天坛

古迹

摄影

旅游

分类: 摄影见闻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拍摄:2009-09-13 相机:NiKon-P6000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感慨万千的古典而又神奇的中国明清帝皇祭天的“天坛”古迹主建筑“祈年殿” 

天坛公园位于北京市崇文区天坛路,在北京正阳门外,永定门内路东。是明朝、清朝两代帝王冬至日祭皇天上帝和正月上辛日行祈谷礼的地方。

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1900年八国联军曾在天坛斋宫内设立司令部,在圜丘上架炮。文物、祭器被席卷而去,建筑、树木惨遭破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保护和维修。进行过多次修缮和大规模绿化,使古老的天坛更加壮丽。现在公园占地200公顷,四面各有一门。园内有二百年以上的古柏二千五百多棵。还有百花园种植了大量的花卉。近年又在百花园北新建了别具有一格的亭廊联接的庭园,增添了园景。

    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坛域平面北呈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外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面积270多公顷。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天坛主要建筑在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圜丘坛在南,祭天,有圜丘、皇穹宇等;祈谷坛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中间有墙相隔。两坛由一座长360米、宽近30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或神道)相连。丹陛桥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内坛西墙内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牺牲所等。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天坛的建筑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有些建筑还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声学、几何学原理,因此具有重要价值。

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7年5月8日,天坛公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皇乾殿”是平时供奉祈谷坛祭祀正位和配位神版的大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位于北京市崇文区的“天坛”古迹公园之正门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国务院1961年3月命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天坛”之神奇古迹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天坛公园”进门右侧设置的导游示意牌、图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天坛公园”进门处两侧的“中国龙”装饰建筑与绿化带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游客进入“天坛公园”游览“祈年殿”等主要建筑群景区还得重新在此购票方可进入参观!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进入“天坛公园”主建筑处分路口的导游牌、图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重新购票进入该“楼殿”后既可尽情浏览“析年殿”等院内主要建筑景区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天坛公园”主建筑群——“祈年殿”等古迹前的建筑物
特写照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祈年殿”四周的祭天辅助建筑物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天坛公园”的标志性主建筑——明清帝皇祭天的主要场所:“祈年殿”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您了解“祈年殿”祭天古迹的历史由来、及该“殿名”是哪位清代帝皇的“题字”吗?!那就仔细拜读下面的“解说词”吧——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祈年殿”由28根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在朱红色底漆上以沥粉贴金的方法绘有精致的图案;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祈年殿中间4根“龙井柱”,象征着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根大柱比龙井柱略细,名为金柱,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柱子叫檐柱,象征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中外两层柱子共二十四根,象征二十四节气。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争先恐后、由下而上一睹“祈年殿”台阶处的巨型石雕之震撼与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您知道 “祈年殿”四大龙井柱的作用与含义吗?!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知道吗——“祈年殿”1889年8月24日毁于雷电的历史遭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集古代哲学、历史、数学、力学、美学、生态学于一炉,是古代精品代表作

天坛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明、清建筑技术、艺术之大成。祈年殿、皇穹宇是木制构件、圆形平面、形体巨大、工艺精制、构思巧妙的殿宇,是中国古建中罕见的实例。天坛又以大面积树林和丰富的植被创造了“天人协和”的生态环境,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和生态环境的实物,极具科学价值,是皇家祭坛建筑群中杰出的范例。

建筑轴线北部的构图中心祈年殿,体态雄伟,构架精巧,内部空间层层升高向中心聚拢,外部台基屋檐圆形层层收缩上举,既造成强烈的向上动感,又使人感到端庄、稳重。色彩对比强烈,而不失协调得体。使人步入坛内如踏祥云登临天界。天坛从总体到局部,均是古建佳作,是工艺精品,极具艺术价值,是华夏民族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的遗迹和载体。天坛是物化了的古代哲学思想,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天坛这个古代祭坛建筑组群,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具备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标准之一、之二、之三、之四:把天坛这具有世界性突出价值的艺术杰作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将更有利对它的保护,使其永久传世。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天坛”古迹“祈年殿”主体建筑处的铜鼎之一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再来仔细瞧瞧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祈年殿”的建筑细节与特征风格吧!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从“祈年殿”门口处观看殿内帝皇设施与祭天景致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中外游客在“祈年殿”门口处争先恐后、驻足昂首聆听讲解、观看殿内设施与景象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皇乾殿”是平时供奉祈谷坛祭祀正位和配位神版的大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位于祈谷坛内壝外北侧,由三座琉璃门与祭坛相通。祈谷坛的神厨、神库和宰牲亭与祈谷坛之间由长廊相连,长廊由东砖门至东北方的宰牲亭呈曲尺形,共七十二间,与祈年殿大小三十六根柱子相对应,象征七十二地煞。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清代乾隆皇帝祭天出入的“古稀门”——下图的“解说文字”看得清楚吗?!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在“天坛”古迹一侧建筑殿堂内精心布展、令中外游客目不暇接的“祭天礼仪馆”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描绘再现“唐明堂——“万象神宫”之画作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中国古代帝皇祭天建筑模型之一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中国秦汉以来帝皇祭坛的“铜鼎”物件之一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朱元璋祭坛大典之“铜鼎”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再来仔细领略一番《明朝皇帝祭天年表》的具体内容吧!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祈年殿”建筑模型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看不赢、拍不尽“祈年殿历史文化展”……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中国古代帝皇祭天的“铜鼎”之一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描绘再现清代皇帝祭天情景的画作场景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1913年7月袁世凯将宪法起草委员会设在“祈年殿”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祈年门”建筑格局与风采

在天坛“祈年门”外第三次购票,游客还可以进一步浏览参观天坛景区深处的丹阁桥、圜丘坛、回音壁、三音石等周边名胜古迹!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京城“天坛公园”进门处两侧的“中国龙”装饰与绿化带


北京“天坛”古迹之神奇

首都“天坛公园”正门外对面“天坛路”街头局部景象  

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目不暇接、感慨万千、回味无穷的京城古代帝皇祭天的“天坛”古迹之神奇历史与经典场景!        

尽管那天本人首都“天坛”古迹尽兴游览、拍摄了一个上、中午,但总觉得时间还是太紧,当天下午还得到东、西单转转,实在来不及另外购票才能进一步游览、拍摄的丹阁桥、圜丘坛、回音壁、三音石等周边名胜古迹啦!

由于当时自己所用的相机功能与拍摄水准的局限,这些照片拍得不甚清晰、很不如意也!

      京城“天坛”——不愧为享誉全球、名扬四海的中华古典奇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