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建筑之风格(上)


标签:
湘西凤凰建筑摄影旅游 |
分类: 摄影见闻 |
相传古印度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此鸟即中国百鸟之王凤凰也。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以此而得名。凤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历经300年风雨沧桑,古貌犹存。现东门和北门古城楼尚在。
1999年以来,湘西举全州之力,高举旅游大旗,实施旅游带动战略; 自此以后,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以百万人次和过2亿元的速度增长; 2001年以来,凤凰古城先后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九个最值得去的中国古镇”榜首、21世纪最有魅力的“中国新的旅游热点”;“中国旅游强县”,评为国家 4A级景区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凤凰古城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建筑,无不具古城特色。凤凰县自古以来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地区。明始设五寨长官司,清置凤凰厅,以境内的凤凰山而得名以古街为中轴,连接无数小巷,沟通全城。
古街上一条纵向随势成线、横向交错铺砌的青石板路,自古以来便是热闹的集市,如今更加生机勃勃。凤凰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虹桥,原名卧虹桥,历史悠久。凤凰古城北门城楼本名“碧辉门”,采用红砂条石筑砌,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是古城一道坚固的屏障。凤凰古街两边建筑飞檐斗拱,店铺中陈设着琳琅满目的民族工艺品,浓浓的古意古韵,透出古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这颗“湘西明珠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之魅力、之精髓。
据悉,2008年10月,在由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中国旅游论坛组委会等单位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论坛会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彼得·法·坦教授,中国著名旅游经济学家魏小安教授等12位国内外知名旅游专家共同策划——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湖南凤凰古城、洪江古商城四座古城签署协议,正式缔结为姊妹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