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缘分”高球

(2008-02-13 17:53:24)
标签:

体育

  昆明第一批高尔夫追随者李昕:高尔夫是社交纽带

  13日晚上8点左右,在拓东体育场高尔夫练习场,35岁的李昕正在挥杆击球。他前面的地上放了一地的球,伴随着挥杆,一颗颗白球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1995年,作为昆明第一批打高球的成员之一,从硬着头皮打球到高球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李昕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和高球的“缘分”。

  1995年开始,一直在缅甸工作的李昕经常因为工作需要陪客户打高球。“当时真的没有办法,我很喜欢踢足球。由于当时没有其他运动,又是为了开拓业务就硬着头皮上了。”李昕回忆起以前说。门外传来清脆的击球声,李昕不时地抬头看看。在练习场打了4个月后,“我发现自己打得也可以了,就下场和几个朋友一起打球。”李昕说。

  “1996年,我忽然发现我已经喜欢上了这项运动,现在每个月都要去练习场或球场打了。锻炼属一方面,和好朋友一起打球也能起到很好的沟通作用。”现在是滇池高尔夫球队成员的李昕因为比赛的原因打球的机会就更多了。

  谈到高尔夫对他的启迪,李昕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他说:“高球本身就是一项难度非常大的运动。尤其是高尔夫的不可控性给参与者非常大的乐趣。”李昕还介绍,高球运动是一个不断寻求自我突破的运动,有时候,打出一个坏球的时候给参与者非常大的挫折感。即使是有很强的挫折感,你还不得不从这个坏球出发直到让球进洞。这种战胜挫折的信念也在生活中给李昕很多的教益。他说:“人生就是这样,在生活和生意上遇到挫折的时候,需要你不断地寻找新的突破。这是阳光、绿地、草地宽松的环境给我的感悟吧!”

  李昕还认为,在高尔夫运动中,甚至可以分辨出伙伴的人品。他说:“因为这项运动没有裁判,就要求自己非常自立。很多时候,明知道自己打了一个坏球,心急的人可能就会动动球想些歪主意。这个时候人的缺点就暴露无遗!”

  很多人认为,高尔夫的“高门槛”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李昕却乐观地说:“从1997年在乡村高尔夫打球开始,打球的价格在逐年下降,市民的收入水平在不断增长,承受得起打球费用的人会越来越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