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班语文复习策略
一、整体把握知识结构,按学生情况分层要求
作为小学毕业班的语文教师,我们心中必须知道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要掌握哪些语文知识,培养哪些语文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要达到怎样的要求,都要心中有数。而对于学生,教师应该做到按情况分层要求,区别对待,明确哪些是优等生,哪些是中等生,哪些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都各有所长所短,他们的长、短又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对于老师来说,也都应该了如指掌,以便在复习指导上更能保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达到最基本、最一般的要求,而优等生得到“超常发挥”,使基本技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认真分类整理,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教师在有效的组织复习指导时,应先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以便记忆、理解和运用。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重在理解、运用
1.汉语拼音和字词。汉语拼音的复习形式不少,教师可以充分出题,让学生又一次重新记忆。如复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时,可以先让学生找出每个字的音序,再要求学生按音序排列诗句,以利于旧知识的新学习,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词语的复习是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看拼音写词语、组词、改错别字、选字(词)填空、词语搭配、把词语补充完整、写近、反义词、根据意思写词语、词语分类等。因此在复习指导上,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活动,其练习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掌握基础知识,如果发现错误率较高的字词,还要在全班进行指导。
2.句子部分。句子的复习是基础知识的一个要点,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无论是理解句子的含义、造句、扩句、还是句式的变换、关联词语的运用、修改病句等等,都不应该要求学生强记知识点,而应重在理解,加强运用。在运用的过程中增强语感,总结规律,丰富词汇。如复习教学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时,我们可以这样指导:(1)先判断句子是肯定句还是否定句,如果是肯定句的在转换时就要加上否定词,是否定的就要删除否定词;(2)在句中加上反问词(难道、怎么、怎能……);(3)在句末加上语气词(吗、呢);(4)把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反之呢?这样让学生去自己发现,既提高了学生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阅读的复习重在加强运用,增强灵气
阅读复习是六年级复习的重点,也是一项综合能力的训练。搞好这部分的复习,对于弥补平日教学之不足,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尤其对基础差一些的学生都有较大的提高作用。在指导复习上我们可以进行分类复习,把短文分成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通过分类复习,要求学生能从中总结各类短文的特点,归纳各类短文的阅读方法。
(三)口语交际、写作的复习贵在创设情景,走向生活
教师在复习口语交际时,可以根据平日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现实社会、当今世界的时事或现象,创设多种交流情景,让学生敢于交流、交谈、敢于走向生活。写作时,再根据交谈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多思考,大胆想象和有创意的表达,特别注意鼓励他们说实话,写实话。成文后,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作文,还可以同学之间互评互改,提高学生自我评价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四、把握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复习指导中,教师不应该把其一种知识单独的从各种知识中分离出来,应注意把知识点融合贯通,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比如可把
“关联词”和“造句”相结合起来复习,以加深互相之间的理解;把积累运用、阅读与作文结合起来复习,可以把积累到的名言、警句、诗句恰当地运用到作文中。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写作知识迁移到写作上来,以增强作文的灵气。
五、注意把准学生的“脉”,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
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复习,我们必须有明确的复习目标,针对性强,措施得力,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盲目地搞题海战术是不能凑效的,只会得到事倍功半的结果。要想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就必须有目标有侧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在复习中做到,因材施教,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高一些,对力不从心的同学多一些辅导和督促;摸清症结,对症下药。
总之,在复习过程中,要求语文教师努力做到“实”,对字、词、句、篇、标点等各类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的标准要清楚,在复习训练中要严格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其次,复习的过程中要踏踏踏实实,严格指导,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能走过场。再次,要求讲求实效。复习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每一节复习课都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使学生每次复习都有所得,每节课都有新的收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