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成了王朝马汉”
(2019-07-15 20:42:39)
标签:
贾平凹小说王朝马汉 |
分类: 语言文字 |
“热成了王朝马汉”
陈林森
贾平凹长篇小说《高兴》第6章有一段描写:“走过大厅,上到十五层抱着一台废煤气灶再走下来,热成了王朝马汉,吓,大厅地板上的脚印还在。”
“热成了王朝马汉”,这句话很新鲜。为什么可以说“热成了王朝马汉”,值得思考。在百度上找不到这个说法。王朝马汉是人们熟悉的,是宋代著名清官包拯手下的公差,连起来说就是“张龙赵虎王朝马汉”,这几乎是妇孺皆知的几个名字。他们是旧小说《三侠五义》中虚构的人物,小时候我对这类人物很感兴趣,因为崇仰包公,爱屋及乌,也认为这四个人都是好汉,是正义之士。然而王朝马汉与“热”有什么关系?这个找不到根据。我想这应该是方言说法,也许其中包含了几种修辞。一是“汉”谐音“汗”,热得出汗。二是断取。不顾王朝,只取马汉。
这句话听起来好玩,很顺口,口语味很重。四个字中“汉”字最响亮,容易使人联想。当然如果能找到理据更好,比如这一说法流行于哪些地方,最早是谁说的,有没有更早的书面根据。
[2019年7月20日补]今天在侯波小说《二O一二年冬天的爱情》(《当代》2014年第5期)上又一次看到“王朝马汉”的用法,根据这个新的例子,发现“王朝马汉”并非此前所想象的使用“谐音”方法构成的熟语,仅表示“热”的程度,而是泛指各种情况的程度较深,有点像普通话的“不亦乐乎”。请看例子:“死小董,你睡得王朝马汉,姑奶奶我在这里辗转难眠,我若有个三长两短,做鬼也饶不了你。”这是小说里大学生女村官春天给大学生男村官董止远发的短信,故事发生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微信,人们聊天使用的还是手机短信。春天发的短信的内容有点打情骂俏,这里不赘。这里说的“睡得王朝马汉”显然不是说的天热,而仅表示睡觉的程度深,犹如说“睡死了”。侯波和贾平凹都是陕西作家,可见“王朝马汉”是流行于陕西一带的方言用法,似乎与文史出处无关,与古代的武侠小说无关,是俚语对古典的
我进一步在网上搜这个说法的来历,有署名“圣地闲士”的网友(2016年7月24日)介绍说,陕北方言有一种用人名当形容词使,例如用“王朝马汉”形容人睡觉时的酣畅,用“岑彭马武”形容人张牙舞爪的样子。按岑彭、马武是两个人名,都是河南南阳人,都为东汉光武帝刘秀打天下立了功勋。
天涯网络发表的方言长篇小说《黑灯舞会》(作者卢鸿才)中有“累得王朝马汉”的句子。卢鸿才是陕西作家,曾出版《野逛》等长篇小说。
补:今天读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带灯》,又发现了“王朝马汉”的用例,其义也是表示事物发生的程度很深:“正吃喝得王朝马汉,一个人在院墙豁口处给村长说:拿进来不?村长说:拿来拿来!”(中部:P157,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2020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