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2017-07-04 17:02:06)
标签:

我的空中楼阁

散文

高中语文教学

李乐薇

分类: 语文教学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多角度写景状物技巧和意境塑造。

2.理解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的独特运用和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

3.欣赏生动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我的空中楼阁》,作者李乐薇,台湾当代作家,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温婉柔和。

大家请看,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我的空中楼阁》,那究竟作者笔下的“空中楼阁”是什么呢?难道真是天空中的一所房子吗?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走进这篇课文。

(老师范读1-8自然段,学生集体朗读9-18自然段。)

听的时候,请大家注意一些生字的读音。

字词

①眉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黛画眉,因称眉为眉黛。

山脊(jǐ):山的高起部分。脊梁、脊椎、屋脊、书脊。贫瘠(jí)。

③点缀:区分:啜泣、辍学、气息惙然(《促织》);拾掇。

婀娜(姿态)柔软而美好:婀娜多姿。近义词:袅娜、妩媚。

一幢(zhuàng,房屋一座叫一幢。另,人影幢幢(chuáng )。

:休息。小憩:短暂休息。

游目骋怀纵目四望,开阔心胸。《兰亭集序》:“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绚烂:灿烂;形容浓烈繁华,绚丽多彩。另有“绚丽”。不要写成“炫烂”。

宁谧):安宁而静谧。另:静谧。注意偏旁。

雀跃如雀跳跃。形容非常高兴。成语:欢呼雀跃。

11.雾失楼台:烟雾迷蒙,楼台依稀可辨。出自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完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作者写的空中楼阁是什么?——小屋。是哪里的小屋,是空中的小屋吗?——不是,是山上的小屋。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请同学们再把这篇散文自己小声地默读一遍,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划出来

这篇文章你们感觉美不美?那么它美在什么地方?

(一)修辞灵动

    这篇文章用得最多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比喻;其次是:拟人

    1自然段:“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1)这是一个复合比喻(我们把它叫做“合喻”),由两个比喻组成。眉眼是人最有神采之处,是精神风貌的外在体现,作者特别选取“眉黛”来形容山,赋予山女性的阴柔之美。前一句先把“山”比作“眉黛”,后一句紧接着把“小屋”比作“眉梢的痣一点”(这就是美人痣了),后一个比喻完全是由前面比喻生发、引申而来的,因此两者的关系显得特别紧密,全句的语势也显得相当晓畅。——前后相承,相映成趣(喻的妙处)——“恰”字准确地说明“山”与“小屋”之间的契合达到浑然天成的境界。

    2)3自然段:“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这是一个博喻,同时也包含有合喻。3个比喻角度各异,渲染出小屋灵巧的风姿、迷人的情调。寂静的山上增添如此灵秀的点缀,使山景美不胜收。在这3个比喻分别“山”喻作“一望无际的水面”、“辽阔无边的天空”、“单纯的底色”,将“小屋”喻作“一片风帆”、“一只飞雁”、“一点灵动的色彩”,这就使“山”和“小屋”相互配合的静态图显得有了动感,有了灵气。用几个喻体来比喻同一本体,各个喻体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3)5自然段:“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也是一个合喻,单独一个比喻已经很美,两个比喻相互配合,就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比单独一个比喻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比喻中又包含了拟人,赋予树以人的精神和活力,并且具备阴柔阳刚两种美的气质

    4)7自然段:“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拟人手法。“含蓄而有风度把小屋写得像人一样有生命,有气质,赋予小屋以人的生命、人的气质,表达了对树与小屋的赞美,同时也包含了作者自己的人格追求。

    5)8自然段:“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这种句式,这种比喻,都是发前人之所未言。作者把山间小屋喻为“鸟”,喻为“蝶”,是不是追求事物的形似呢?显然不是,而是一种感觉,一种精神,追求的是神似。两个新颖独特的喻体,从不同角度、不同感觉上,写出了小屋在树与树之间那轻灵自由、翩然若舞的姿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屋在深树掩映之下的动态美。这种动态美不是没有根据,树也许会动,似乎小屋也在动,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审美情趣的映照下的特殊感觉,写出了一般人所没有的美感。

    10自然段: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驰骋丰富的想象,将“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喻作“另一重无形的围墙,将天边的“云或霞”喻作“花”,喻作“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这样设喻,不仅与上文“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的描写形成一种映衬之美,而且写来也独特新颖,出人意表,使人加倍受到艺术的熏陶和形象的感染。作者在造句上也新颖独特,别具一格,不是先出现本体,后出现喻体,说成:那天边的云或霞,就像上帝玩赏的牡丹和芍药,有红,有白……,而是先形容喻体,再呈现本体,使读者感到非常新鲜有趣。

    12自然段: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山后退了一些。

    先说“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这比喻已属巧思奇想,别出心裁。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日出花开,日落花收,形象地写出了光线在山中出没的规律。光线的来去,给小山增强了动感,给小屋、小山蒙上了一层浪漫的色调。而小屋在花蕊的怀抱中,更显出小屋的美好以及作者对小屋深情爱恋,异常传神地写出了静态景物因光线的变化给人造成的动态感,将“小屋”和“山”都给写活了。

 (二)音韵和谐

    多用两相对称的句式,读起来琅琅上口,如在旋律轻快的音乐中漫步,表达了作者赏景时的愉悦的心情,体现了文学语言的听觉美和视觉美

如:“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为了制造对偶的效果,作者不惜运用析词法,将一个成语一分为二,分置于上下句,显得工整而机巧。如: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教师总结:这些诗的语言表现在流畅而富有节秦感上,句子配置协调,十分讲究语言的音乐美。文中许多段落都可以击节而咏,读起来抑扬顿挫,为抒情言志创造了一种画一般的氛围。

 (三)简洁典雅

    如: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化用古诗词、运用古语词。如眉黛”“游目骋怀”“雾失楼台”,都来自古诗文。

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

    作者还十分注意避复,包括用词和造句的避复。如: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虽不养鸟……无需挂画……”

好了,这篇文章写得很美的句子实在太多了,刚才同学们也说了许多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独特理解,非常好,这一个个的句子就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这一颗颗的珍珠串成一条美丽的项链。

第二课时

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写景散文、抒情散文

答:抒情散文

文中虽然有不少写景内容,但都不是实实在在的景物,不是实实在在的描写。例如“山上有了小屋”,这是什么山?屋子是干什么用的?屋子里有什么东西?都没有写。

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孤零零的一幢小屋,如果真的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小屋,那该有多么不方便。

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如果是写世外桃源,那是可以的。但是在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台湾社会,存在这样的小屋就有点不现实了。

所以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并不是现实的景物描写,而是想象的景物。

2、从文章的整体看,“我的空中楼阁”是不是确有其建筑? 
    理想中的环境。从全文看,这小屋应是虚构的。作者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暗远离”“不闻车马喧”的世外桃源的意思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处虚构的小屋?表达对物质化的现实世界的不满。工业化、城市化之后,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远离自然,带来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治安恶化,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等等。作者对这一系列问题感到不满,所以就虚构这样一处世外桃源,曲折地表达自己的理想。

3、题目中的“空中楼阁”是什么含意?

成语“空中楼阁”通常是贬义词,表示脱离实际的空想。文中却是褒义,表示幻想中的理想世界。

题目“我的空中楼阁”有两层含意,有哪两层含意?
    文章题为《我的空中楼阁》,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我”家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蒙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抽象的、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自由”的生活环境。

“我的”这一定语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倾向?从此可以感悟到作者什么样的志趣?

喜爱之情。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自由的”生活的向往。

4、文章结尾,作者特意强调,“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所谓“地利”指的是什么?是不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含意,某个小区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购物方便,服务设施齐全?不是,就是强调它亲近自然。它是一座“空中楼阁”,踞于“高高的山坡之上”,“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暗含远离“人境”,“不闻车马喧”之意,是“我”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不必养鸟,无须挂画”,不要人为的“文明”,只要“自然”,那里有的是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美好的自然环境,就是没有人类文明的痕迹,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5、作者把小屋视为“快乐的起点”和“幸福的终点”,表达了什么思想?怎么认识作者的这一思想?

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薄,对现代物质文明的疏离。作者意欲远离闹市人境,在尘嚣中寻找闲静,从纯朴的自然中获得无限的意趣,是对人生的一种超然态度,但作者这种幸福观是与众不同的,有其积极的一面,即对社会现实的厌恶和失望,对名利社会的彻底否定;也有消极的一面,即超凡脱俗、清心寡欲的遁世思想。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有些极端的味道。因此,作者的这种“快乐”和“幸福”的人生追求,只是一种海市蜃楼式的幻景罢了,小屋只是一座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他所企望的境界实际上是镜中花水中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不过是人生的生活理想的寄托。  

6、经过以上分析,你认为本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

答:托物言志。作者所抒写的小屋,只不过是作者的思想情感所托之物而已。

文学创作中,作家有时感到某种抽象的精神意愿难作具体描绘,有时也会由于某些原因不便对所表现的理想进行直接描述,于是便往往借对某一适当物象的描写,抽象的精神具体化,让不便明言的情思含蓄、曲折地表达出来。《我的空中楼阁》便是这样的托物言志、咏物寄情的作品。 
    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7、描写景物的角度:本文在描写景物时,角度变化多端。有哪些角度? 
   1)远近

    远观:“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从大背景中,看到小屋特征鲜明的局部、一些线条、一排瓦屋、一片蓝、一片白,而整体则在树丛中“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远眺得到的印象,归结为“轻灵而自由”。 

   近看小屋,呈现的景色是:“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近看可以领略到树与小屋的关系,看到屋的大小和树的动静的配置。近看到得的印象,归结为“含蓄而有风度”。 
    2)俯仰
    仰视: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 
    俯瞰:“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3)内外

文中大部分是由外向内观察,但也有从屋内向屋外看:“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4)昼夜
    白天所见——景物线条、色彩、层次非常明晰光线以明亮为好,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黑夜所见——“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5)虚实

请找出文中虚实结合最典型的段落:

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站。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 
    总之,作者以心爱的小屋为焦点,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描绘,写出了小屋在各种视角下的各个方面的特点,写出了小屋的神韵。只有心灵自由,襟怀开阔,胸无尘滓,而且爱屋情笃,才能如此放纵笔墨,视点任意东西南北。

练习

1.听写词语:

①眉黛;②点缀;③婀娜;④绚烂;⑤宁谧;⑥一幢;⑦小憩;⑧游目骋怀;⑨虚无缥缈;⑩空中楼阁。

2.背诵课文1-8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