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闻联播和报纸摘要节目”?

(2016-02-07 17:17:23)
标签:

新闻与报纸摘要

新闻联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黄蓓佳

分类: 回忆与现实

“新闻联播和报纸摘要节目”

    黄蓓佳的长篇小说《家人们》反映了三代人在“文革”前后几十年间的坷坎经历和情感生活,有着极为丰富的社会信息量。其中第十章写老干部罗家园离休以后来到南京生活,因为没有什么兴趣爱好,生活十分孤单寂寞,于是他买了一台袖珍收音机陪伴自己。小说写道: 

市面上新出了一种微型的收音机,大小像一块豆腐,银灰色,用两节五号电池,声音很清楚,关键是便于携带。罗家园买到了一台,爱不释手,求房东家的小姑娘给他织了一个毛线套子,装进去,还拴起一根粗粗的裤腰带一样的绳子,每天一早起床,头一件事情是把收音机挎到腰间,打开,一边听“新闻联播和报纸摘要节目”,一边到院子里上厕所,洗漱。

黄蓓佳擅长描写,对收音机和罗家园增加的装备描写得十分细腻。但这里对罗家园喜欢收听的当时的新闻节目的名称却说错了。这档节目不叫“新闻联播和报纸摘要节目”,而是“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六七十年代,电视机尚未普及,更没有互联网,人民群众获知新闻的主要途径就是广播。在那个年代应当还没有产生“新闻联播”的概念,作者之所以出现误记,可能是受到有了电视以后出现的中央电视台每晚7时的“新闻联播”节目的影响。

百度百科的名词解释告诉我们:

《新闻和报纸摘要》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天早晨的一档新闻播报类节目,每天清晨6点30分,伴随着开始曲(《歌唱祖国》)雄壮的乐声开始。该节目最早的原型是1950年4月10日开办的《首都报纸摘要》,1955年7月更名为《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主要内容是播送国内外要闻和中央报纸的言论。每天早晨中国之声6:30首播,经济之声7:00重播。50年来,《报摘》节目的收听率始终名列各类广播节目榜首,在全国新闻界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巨大的号召力,最大收听规模达6亿人口。

“新闻联播”则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百度百科关于“新闻联播”的解释是:

《新闻联播》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每日晚间播出的一档新闻节目,被称为“中国政坛的风向标”,节目宗旨为“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新闻联播》是中国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军事、外交、文化、体育等所有方面。

该节目于1978年1月1日启播,现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1套)、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13套)19:00并机直播,同时中国各大卫视和绝大多数地方电视台进行转播,节目时长通常是30分钟。自1982年9月1日起,中共中央明确规定,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由此开始奠定节目为官方新闻发布通道的重要地位。

在六七十年代是没有“新闻联播”的说法的。“新闻联播和报纸摘要节目”更是一直都不存在的节目名称。

在我年轻的时候是很重视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不能不重视,当时没有别的新闻途径)。其实在多数情况下是被动收听的,因为当时到处都有高音喇叭,而我拥有收音机的时间并不长。尽管那个年代的新闻舆论充满了极左思潮和假大空的言论,但却是我年轻时代无可逃遁的精神必修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