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昌十九中
标签:
少儿文天祥南昌十九中晚自习 |
分类: 我在南昌十九中 |
我在南昌十九中
2012年9月1日(星期一)
今天我到南昌十九中报到。我请学生找了一部小车,从星子出发,老伴送我到了南昌,9点半左右到了南昌,直接到十九中新校区。新校区位于红谷滩新区,在红角洲管理处对面。这所新校区据说投资2.5亿,两年建成,目前还有些扫尾工程,还有些附属设施没有到位。在校园的角角落落,还有不少的工人在施工和劳作,有的在挖下水道,有的在贴地面砖,有的培植草皮,有的清理垃圾。
进校时与教务处田主任联系,带我们到了教师公寓(4号楼),安排我住207室。住宿条件不错,双人间,有卫生间,阳台,壁橱,空调,有电视机柜,可能会装电视机。淋浴设施虽然没有热水器,但据说会利用地热,用刷卡的方式解决冬天热水洗澡的问题。除了被子自带以外,也就和宾馆差不多了。
整理房间后,与管教学的陈校长、高一年级组长陈勇老师等见了面。这里的领导都很热情,陈校长说,有什么要求,能解决的尽量解决。
今天上午高一新生报到。这个学年,这里只容纳高一新生,此后逐年从老校区转移一个年级过来,最终达到新校区成为十九中的高中部,老校区只办初中。开始陈校长要我带高三,但因为老校区不好解决生活问题,后来改变意见,让我带高一。在老校区,高中每个年级8个班,今年扩招,共招了12个班。这12个班,文化课分三个层次:1-2班是重点班,3-11是平行班,12是体育特长班。田主任告诉我,学校让我带其中一个重点班(高一1班),再加11班。我看见校园的草坪上有一尊雕像,我问是谁的,田主任说是文天祥的,校园所在地叫文村,文村是文天祥的子孙隐居所在,现在的村民是文天祥的后裔。为了办学校,村民都拆迁了。在校园广场中心,还有孔子的雕像,有几位世界著名科学家的石膏像。
2012年9月2日(星期日)
上午开学典礼,在体育馆举行,学校领导悉数到场,高一全体教师出席。学生在清洁的篮球场席地而坐。校长许建成致词。因为麦克风的回音的缘故,靠得很近的老师不容易听清楚讲话和发言。教师代表是高一1班的班主任齐子鹏老师发言。
会后教师进行培训,主要是田主任讲话。我能记下的主要内容有:高一新生共有650人,其中近90%是通过正常渠道考进来的,少数是“买”(交择校费)进来的,生源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高分段生源也是最好的一年。奋斗目标即三年后的高考指标是一本80人,二本200人以上。高一年级专职教师40多人。期中、期末考试参加南昌市的统考,学校另举行两次月考,分别在期中考试前后各举行一次。强调集体备课,确定中心发言人,重点是研讨教学的重难点。课堂教学要讲练结合,不要讲偏了,不要讲深了,不要过多发挥。考试阅卷集中、流水批改,非选择题要有“小分”(步骤分),考后要有试卷分析。在培训会上,有好几位领导讲了话:陈校长,万书记(女)、漆校长等。谈到生活服务的问题时,漆校长说,面包会有的,问题都会解决的。万书记看起来十分慈善,温柔。那天我和许校长、万书记在一桌吃饭,我说: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器重,我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争取在这里工作三年,把这些学生送进大学。万书记说:一定要工作三年。陈校长在路上遇见时十分客气。听老师说,陈校长十分爱才。总的来说,这里的领导、老师和学生的素质都比较高。
2012年9月3日(星期一)
今天在两个班各上了一节课。这里的课表严格按照部颁标准设置,每周课时量:语、数、外三门主课各5节,物理、化学各4节,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各2节,美术、微机各1节,另外每周还有5节自习课(不含早晚自习)。在这所学校,似乎对所谓“主课”“副课”分得很清。
今天这节课我没有讲新课,而是务虚。我讲了三个问题:(一)自我介绍;(二)教学设想;(三)布置一篇作文。我说了我是非常重视写作训练和作文讲评的。布置作文的题目是:我的母校。写作角度是一名进入高一学习的学生回忆自己初中就读的学校。这是同学们之间的一次交流,也有利于老师了解自己的学生。学生听课很认真,情绪很饱满。由于练习本没有到位,我让学生星期三交。我说这是你们进入高中后的第一篇作文,就是你们的“投名状”啦!
办公室在办公楼的二楼,语、数、外三科在一间大办公室(其他学科在三楼),每人一个小隔间,据说每个老师都会安装一台台式电脑。语文组共6名老师:备课组长徐肖芸(女),政教处傅主任,原十九中的老师任佳(女),还有两名新入校的女老师章蜜、吴莉莉。今天吴老师还和我探讨《大堰河》这篇课文应当用几个课时,我考虑还是用两课时吧。这两个应聘的老师都是硕士生。今年十九中进了不少新教师,好像都是研究生身份。1班班主任齐老师是个很热心的人,他说不管是哪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向他提,他去帮我解决。11班班主任王世新老师也很热情,很友好。
我除了每班5节课之外,还有两个晚自习。这里的晚自习不像其他学校,一个晚上蹲在一个班上,而是第一节在这个班,第二节在另一个班;下一个晚自习也是一个班一节。这里的晚自习的一节不是45分钟,而是70分钟。据说报酬也相应多一些,听一个人说每节晚自习的报酬是70元钱。以前在老校区只有高三才有晚自习,听说原来的报酬是一个晚上100元钱,那么现在的说法也许不是空穴来风。除了晚自习,还有两节早读,这里的早读与其他地方又不一样,半个小时早读必须两个班来回跑。
又听说老师早、中两餐免费,方法是发餐券,伙食标准是早餐5元,中餐8元。我们外地老师晚餐自费。原听说老校区是早餐免费,中餐5元是自费的,晚上高三老师有晚自习的,晚餐免费。那么新校区的老师还是要优惠一些。
齐老师给我一份高一1班的学生成绩表,是他们的中考成绩,他甚至把语文成绩还排了队,从表上看,这些学生的分数都非常“整齐”,大概跟九江一中农村班的学生差不多吧,一个班的学生成绩不会悬殊太大。数学基本都在110分以上,英语基本都在100分以上,语文稍为逊色,也都在90分以上。(以上三科满分都是120分。)齐老师说,语文分数不是很高,这是有原因的,据说今年中考作文很多学生写偏了题。
学校有校车,可以接送家在南昌市的老师,每天按规定时间和路线在老校区和新校区之间往返,但对我似乎没有什么意义。我问某领导,学生周末回家坐车怎么办(新校区交通不是很方便),回答是联系公交车。
2012年9月4日(星期二)
今天上了新课《沁园春·长沙》,感觉非常好。找到了一种久违的感觉。学生发言和朗读课文都较有水平,能够当堂背诵课文。有一些同学能积极发言,在主动发言方面,1班好像还不如11班。可能1班学生有点矜持。1班秦敏看起来对语文很感兴趣,她提前交了作文,要我先帮她改,我同她个别交流,建议她修改后重新誊清再统一交来。
这里的早读由课代表负责组织,老师分别到两个班巡视一下,也可以叫学生背书。
今天发了餐券。这里的餐券也与众不同,它是一个月一份,每个月除掉4个星期天,发26天的餐券(即26个早餐和26个中餐),每张餐券上都标明了日期和餐别,上面写明“过期作废”。中餐无所谓,早餐肯定是吃不完的。
今天有师傅来安装电视机,是创维液晶挂式电视机,又有师傅来安装窗帘。现在住宿的地方只有热水的问题不知如何解决,今天问了领导,说是会统一解决,利用地热,每个房间里都有。学生公寓里住了许多女生,热水的问题一定会抓紧解决。因为是新校区,有些问题不是一步到位,要一步一步来,急不得。学生作业本今天解决了,我请学生把作文誊到新作文本,少数学生已经在别的本子上誊好了,因此啧有烦言,不过他们也都谅解了,新校区嘛,筚路蓝缕嘛。
2012年9月5日(星期三)
逐渐弄清楚了,有好几个外地老师,只是像我一样的外地的又是退休的老师只有我一个。物理老师汪先江是安庆枞阳人,华东师大研究生毕业。杨刚,家在景德镇乐平,9班班主任。他们都是新进的教师。语文组的章蜜原来是修水人,我说我们也算同乡了。这样看来,周末不会是孤家寡人了。听汪说想进南昌十九中不是很容易的,不但学历要符合要求(部属高等院校研究生毕业),面试要过学校和教育局两关,即学校一关过了以后,再过教育局一关。我问汪,你是一个人住还是两个人住,他说是两个人住,另一个是南昌本地人。目前我是一个人住,也许以后人多了,也会安排两个人进来。两个人住一间房,肯定比一个人住要节约水电。
今天学生交了作文,花了几乎整个白天的时间(除了上两节课)才改完了1班的作文,晚上到11点,改完了11班的多数。整体水平,当然1班要高于11班。1班没有写得很差的,11班有低水平的作文。从基本功来看,这个1班的作文,这样“整齐”的程度,是我从教以来所没有见过的,基本都做到了文从字顺,错别字极少。错得较普遍的有:①座落(正确的写法是“坐落”);②的、地、得的混淆。其他几乎没有什么错别字。但也没有发现曾经发现的那样令人眼睛一亮、拍案叫绝、赞不绝口的写作尖子的优秀作文,那种文笔特别老练,特别有文采、特别有灵气的作文,一篇也没有。这样的作文虽然近年来在星子中学很少出现,但在90年代,是经常可以发现的。我在深圳、浙江所教的学生,是比较差的学生,但却能出现个别特别优秀的作文。是不是中学生整体写作水平在下降?是不是中学生的聪明才智都被数理化和外语吸引去了?是不是南昌市社会层次和文化素质较高的家庭的孩子都没有进南昌十九中,而是进了师大附中、南昌二中、铁路一中等名校?(南昌十九中大概是南昌市第二流的名校吧?)按道理,重点中学的重点班,50多个学生,应当出现一两个或少数几个有某种文学和写作天赋的孩子的呀。天赋是教不出来的!教师的作用是锦上添花,让他们更成熟。
2012年9月6日(星期四)
我那天问某领导,这里的通知是贴在哪里的。领导答,一般用短信群发,如果网络搞好了,在校园网上也会有通知的。看来我真的是老朽了。开学典礼的那一天我还在校园里到处找通知呢。从昨天开始学校签到,这个通知也是用短信发给我们的,按通知,新校区的教师必须全天坐班,不过签到的方式还是传统的签名的方法,而且一天只须签一次,实际上主要是靠自觉。有的学校一天打4次卡就太苛细了。形式当然也要一些,但主要是靠人的自觉,靠人的素质,靠激励措施。班主任要求更高,他们的坐班包括晚上(不管有没有晚自习)。现在我的手机每天都收到学校好多通知,但其中绝大多数都同我无关。比如一条通知是:住房困难的老师去某处令房贴。
今天有师傅来房间安装热水管,还有一个插卡的装置,我前几天是听到这么回事,这里热水的能源来自地热,但也是要成本的,要按照卡上的数据计费。学生是按照实际花费的在全寝室的学生分摊费用,这是可以理解的,教师是否收费,目前还不清楚;即使收费也不会很贵,应当是有统一的计费标准的。在安热水装置时,我还请师傅看了看莲蓬头,一些网眼被堵塞了,结果师傅给弄好了,也就是把里面的堵塞物清理出来了。现在住房里问题基本上都解决了。昨天还请汪老师帮我装了房间的电脑(家里带过来的),等学校都联上网了,电视也能够收看到了,那就一切都OK了。不但是宾馆,而且是高级宾馆了。极而言之,国庆节前总能解决网络的问题吧。没有互联网的日子是多么难受!
这里的学生都很有礼貌,在走廊、路上,他们遇见老师,都热情地和老师打招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