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析函数论的奠基人----魏尔斯特拉斯

(2007-07-15 15:39:53)
    解析函数论的奠基人

  魏尔斯特拉斯以其富有独创性的方法,首次以不依赖于几何直观的严格方式阐述和论证了复变函数论,使这一19世纪中成就最辉煌的数学分支进入了深入发展的阶段.他在这方面的工作不仅见诸论文[2345],而且更多体现在他讲授的课程中[121518]

  解析性、解析开拓与完全解析函数

  魏尔斯特拉斯研究解析函数的出发点是解析性概念.如果定义于复平面的区域D中的复值函数fD的每个点的一个邻域内可展开为幂级数,则称fD内解析.这样的函数在复意义下可导.他得到不恒等于零的解析函数f在其零点a处的分解式

f(z)=(z-a)ng(z)

  其中ga的邻域内解析且g(a)0.由此得到零点的孤立性和解析函数的唯一性定理.

  他指出,给定以 a为中心、收敛半径为r(>0)的幂级数f,对圆盘|z-a|<r中的每点bf可展开为以b为中心、收敛半径r(b)r-|b-a|的幂级数.由此可按r(b)> r-|b-a|r(b)=r-|b-a|把收敛圆盘边界上的点分为正则点和奇点两类.前一情形可对f进行解析开拓,后一情形则不能.他证明ρ=infr(b)|b-a|r}=0,从而得到幂级数收http://ced.xxjy.cn/RESOURCE/CZ/CZSX/SXBL/SXTS1006/_OLE2821.JPG整数且满足ab10)表明此边界可能只含有奇点,他称之为“自然边界”;此时f不可能解析开拓到收敛圆外.

  这样的开拓可能导致回到同一点时得到不同的函数值.在18841885学年的讲授中,魏尔斯特拉斯引进了“解析函数元素”概念.如果S是以a为中心的具有正收敛半径的幂级数,则称(aS)为一个解析函数元素,简称元素.给定两个元素(aS)(bT),如果ST的收敛圆盘之交非空且ST在此交上相等,则称这两个元素互为直接解析开拓.设(a0S0)(a1S1),…,(anSn)是一个元素链,如果链中任何两个相邻元素互为直接解析开拓,则称(a0S0)(anSn)互为解析开拓.从一个元素出发进行一切可能的解析开拓所得到的元素的全体,就是一个整体解析函数,它一般是多值的.这种函数被称为完全解析函数.

  整函数与亚纯函数

  魏尔斯特拉斯把只在无穷远点处有一个奇点的解析函数称为整函数,并得到了被R.奈望林纳(Nevanlinna)称为“现代分析中最奇妙的结果之一”的整函数分解为素因子的定http://ced.xxjy.cn/RESOURCE/CZ/CZSX/SXBL/SXTS1006/_OLE2822.JPG

http://ced.xxjy.cn/RESOURCE/CZ/CZSX/SXBL/SXTS1006/_OLE2823.JPG 

  在任一|z|R上一致收敛,于是整函数

http://ced.xxjy.cn/RESOURCE/CZ/CZSX/SXBL/SXTS1006/_OLE2824.JPG

  http://ced.xxjy.cn/RESOURCE/CZ/CZSX/SXBL/SXTS1006/_OLE2825.JPG 

http://ced.xxjy.cn/RESOURCE/CZ/CZSX/SXBL/SXTS1006/_OLE2826.JPG 

  其中g是整函数.

  对于解析函数的孤立奇点,魏尔斯特拉斯区别了极点和本性奇点.在18741216日致科瓦列夫斯卡娅的信[21]中,他表述了下述命题:如果af(z)的本性奇点,则对任何复数c(可为∞),存在zna,使得f(zn) c.根据F.卡索拉蒂(Casorati)1864年在柏林游学时所作的笔记,在当时他与魏尔斯特拉斯等人的多次讨论中,已谈到这一定理.卡索拉蒂和Ю.B.索霍茨基(Сохопкий)1868年分别发表了类似结果.这一定理以及E.皮卡(Picard)1879年发表的著名定理,成为现代亚纯函数值分布论的起点.魏尔斯特拉斯还得到了具有有限个本性奇点和任意多个(可为无穷个)极点的解析函数的一般表示式.

  多复变函数论

  在魏尔斯特拉斯的早期论文中,已引进多复变量幂级数

http://ced.xxjy.cn/RESOURCE/CZ/CZSX/SXBL/SXTS1006/_OLE2827.JPG

?/P>

  与复n维空间中的一些拓扑概念,定义了多复变量幂级数的收敛多圆柱,他还通过系数估计得到由幂级数表示的函数

gμ(z1,…,zn)=0(μ=1,…,mmn)

  所确定的隐函数zv=hv(zm+1,…,zn)(v=1,…,m)可展开为幂级数的定理.

  魏尔斯特拉斯对多复变函数论的最大贡献,是他于1860年讲课中提出并于1879年发表的“预备定理”[9]:如果F(z1,…,zn)是原点邻域内的解析函数,F(00,…,0)=0F(0,…,0zn)http://ced.xxjy.cn/RESOURCE/CZ/CZSX/SXBL/SXTS1006/007a1004.jpg0,则在原点邻域中F可表示为

http://ced.xxjy.cn/RESOURCE/CZ/CZSX/SXBL/SXTS1006/_OLE2828.JPG

  其中k是不小于1的整数,av(z1,…,zn-1)(v=1,…,k)在原点邻域内解析且在原点处取零值,g在原点邻域内解析且不等于零.这是多复变函数论中最早的一条深刻定理,它使得现代解析集的局部研究中应用代数方法成为可能,对解析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魏尔斯特拉斯的函数论

  魏尔斯特拉斯与柯西、黎曼同为复变函数论的奠基人,但在方法与途径上并不相同[11].他建立解析函数论的原意是作为他关于阿贝尔积分与阿贝尔函数一般理论的导引.现在看来,他的主要目标反倒退居次要地位,而他的严格的、批判的、犀利的观念,以及他所提供的一般性理论和方法,则成为他对这一领域的主要贡献.在这方面,他与黎曼明显不同.黎曼以狄利克雷原理为基础建立他的著名的映射定理,而魏尔斯特拉斯对狄利克雷原理的批评使这个原理和黎曼强有力的方法几乎一蹶不振.直到1899年,希尔伯特的工作才使它们得以“复活”.在谈到黎曼面时,魏尔斯特拉斯说他“不能接受这是函数论真正基础”的提法,虽然他也承认这种方法“具有数学想象力”[15].在一般方法论上,他说:“我越是思考函数论——这是我不断研究的领域——的各种原理,就越确信它必须建立在简单的代数真理的基础上;谁如果不是把它建立于简单而基本的代数命题,而是借助于‘直觉’(我用这个词来概括描述),谁就走上了歧路,不管乍一看它多么有吸引力,例如黎曼那样,他通过这种方法发现了代数函数那么多重要的性质.”不过他也强调在研究时可以采用多种渠道,他讲的“只是关于应当怎样建立系统的理论基础问题”.

  克莱因在比较这两位数学家时说过:“黎曼具有非凡的直观能力,他的理解天才胜过所有同代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主要是一位逻辑学者,他缓慢地、系统地逐步前进.在他工作的分支中,他力图达到确定的形式.”H.庞加莱(Poincaré)写道,魏尔斯特拉斯使“整个解析函数论成为幂级数理论的一系列推论,因而它就被建立在牢靠的算术基础上”,“黎曼的方法首先是一种发现的方法,而魏尔斯特拉斯的则首先是一种证明的方法”.

  19世纪末,德文“Funktionenlehre”几乎已成为按照魏尔斯特拉斯的观念建立的复变函数论的同义词,但也有人持有异议.S.李(Lie)批评德国没有象样的几何学家,他把这种状况归咎于魏尔斯特拉斯学派占据统治地位.克莱因在肯定算术化同时也强调数学决不会由逻辑推导完成,直观总是具有特殊重要性.康托尔甚至提出人们应当区别魏尔斯特拉斯实际所做的工作与围绕着他树立起来的神话.

?/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