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当代企业家,没小器也没霸气

(2007-10-14 21:35:18)
标签:

产经/公司

时事评论

理财

职场

产业

咨询

管理

杂文

感悟随笔

民生

易水寒

分类: 匹夫忧国

    小时候在爷爷家居住了6年,6年来接触的完全是中国传统式家庭教育。早上六点钟起床后要给爷爷奶奶倒尿盆、痰盂、叠被、扫床,然后,要将爷爷奶奶卧室的卫生和爷爷书房的卫生打扫干净。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是擦桌子。

在我的记忆里,擦桌子是非常讲究的。要用一块干净的抹布,从桌子的外沿向自己的怀里擦,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一行行地紧紧挨着,先用掌侧的抹布擦一遍,再用掌心的抹布擦一遍,不留一道缝隙。这样擦出来的桌子,即便在窗棂缝隙中透过的阳光的照耀下,也看不到水渍,更看不到灰尘。

    但是,年幼的我自然是顽皮的,有时候早上起的晚了,为了赶着吃早饭,便将桌子胡乱地一抹,草草了事。每每遇到这个时候,爷爷也不教训我,只是在上午到书房教我读书时,当着我的面,将桌子重新擦上一遍。而我默默地在桌子边上看着,心里颇不是滋味。

    听奶奶说,我家擦桌子、日常卫生这些规矩,是从家族生意中总结出来的。从清乾隆年间到解放前,我家族一共经营着三家有名的老字号商铺,家族中所有的男丁,无论今后做什么,从小都要从铺子里的小伙计干起。爷爷也是如此,白天在铺子里当伙计,晚上跟着太爷爷读书,一直到二十多岁,才出去做事,那时的爷爷,据说在学问上已经小有名气,但每天仍然要到铺子里工作,并不以为耻。

亲自擦完桌子的爷爷,有时候就坐在书房的硬木椅子上,给我讲一些人生的大道理。爷爷的很多话,对我一生来说都是享用不尽的财富。关于擦桌子,他就说过这样的话:“一个连桌子都擦不好的人,是没办法做成什么大事情的。”这句通俗的大道理如果翻译成今天商业人士耳熟能详的“商场箴言”,就是做事“要从小处着眼”。

非常小器不“小器”

    老字号的企业做产品、做服务,总是非常“小器”的。有时候甚至细致到不近人情。据负责家族当铺生意的亲戚告诉我,做当铺的伙计,连沏茶都有一整套的学问。见什么人沏什么样儿的茶,是万万不能乱的。这可不是商业上的歧视,而是经营上的“规矩”。试想,一个刚刚落破的前朝廷大员前来典当家里的存货,你要沏一壶什么样的茶,让他即觉得体面,又不觉得你在炫耀?这种精细的人情打算,没有点商业底蕴,是学不出来的。

    做商业只有从小处着眼,才能够建立标准,也才能够建立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才能有活力,有创造力。如果说,企业在市场上纵横开阖是“大器”的话,那么在产品制造、工艺流程上一丝不苟就是企业的“小器”。一个没有“小器”的企业,是无法成就其“大器”的。

    前几天,朋友送给我一只圣雅伦生产的那种双片式名片指甲钳。说实话,这个小东西颠覆了我过去对指甲钳“傻大黑粗”的印象,它精致、美观、有时尚感,让人一见就非常喜欢,而且,将名片刻在指甲钳上这个创意,着实地让朋友在我面前炫耀了一番。

    我这个人用东西算不上在意,但是对于自己喜欢的小玩意,还是希望它能保持完美。由于很喜欢这个指甲钳,因此对它也特别在意。但是用了一个多星期后,突然发现这个指甲钳的侧面,出现了一些斑斑点点的麻点。本来以为是自己不小心弄脏了,但是用毛巾、口纸擦了几次,才发现这些“麻点”竟然是锈迹。几天后,锈迹就如同传染一样,很快布满了指甲钳的全身,看着这么一个精美的小东西如同麻风病人一样全身长了这么多的“小疙瘩”,虽然不影响使用,但是心里总觉得别别扭扭。

    指甲钳长锈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对于金属制品也许更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对于一个著名的品牌、一个创造了商业奇迹的品牌、一个以“非常小器”为主要诉求、一个将“为全世界剪指甲”作为梦想的企业,小小的瑕疵却有可能毁掉一个伟大的梦想。

商业文化无“霸气”

    在产品和服务上要“小器”,但在战略和战术上却一定要大器,要有那种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霸气。据说,当初清末年间力行实业救国的那些大企业家,最初都是文化人出身,他们放弃道德文章而拿起以前不耻的“秤杆”,为的是救国于水火,拯民于沸汤。在他们身上,我们往往能看到那种“铁肩担道义”的霸气。

    就拿解放前赫赫有名,大败杜邦公司的世界猪鬃大王谷耕虞来说。他为人勤敏、仗义,同时又具备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气节。为了拯救重庆猪鬃和皮货出口业,年仅23岁的谷耕虞智斗美国最大的皮革制造商纳尔斯,最终使重庆成为让洋商望而兴叹的禁地。为了保护因气候意外导致濒临破产的上游供货商,谷耕虞不但不向供货商催讨万元借款,相反再贷给他10万元现金,以便东山再起,这样的例子可谓是举不胜举。

    而不久前因美泰召回事件而自杀的港籍民营企业家张树鸿可谓在短短几天里尝到了人情冷暖。隔壁的邻居涉嫌供应假油漆;地方进出口部门要求其整改,国家质监局宣布其产品不得出口;同行们要么寒蝉若噤,要么作壁上观。这不是张树鸿一个人的死亡,而是中国整个商业精神的死亡、是这个民族商业群体担当意识的死亡。

    再说解放前的火柴大王刘鸿生,本来在上海滩已经获得煤炭大王的称号,年纪轻轻便已有万贯家财。但是,因为看到当时因黄河改道造成大批游民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情况,想到制造火柴可以安排大量的就业,于是在苏州创办了鸿生火柴公司,安置了大量的难民。因为其不断创新技术,改善生产环境、提高质量、降低价格,使得鸿生安全火柴成为中国的第一品牌,一举结束了中国民众倚靠“洋火”的历史。为了抵御日本企业的经济侵略,刘鸿生联合全国火柴制造同业,与日商在华火柴同业会进行谈判。日商迫于华商联合会与华中管理委员会的一致行动,不得不加入中华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社。于是,在煤炭大王之后,刘鸿生又摘走了火柴大王的桂冠。而背后支撑他的,正是那种担当意识,那种见患难勇与共的霸气。

    与谷耕虞、刘鸿生同时代为抵抗帝国主义商业侵略发愤实业救国的洋灰大王周学熙、油漆大王陈调甫等等,这些商业前辈无不是以一个宏大的社会理想,凝聚社会上最大的力量与资源,在并不公平的市场上,战胜了国外竞争对手,成为一代伟大的企业家。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规律,更是经营成功的基本技巧。

    于是我又想起我爷爷曾经教导我的另外一句话:人不可有傲气,但是不可无傲骨。无傲气才能虚心将产品做到精致;有傲骨才能将事业推进到极致。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