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人在旅途 |
提到“红楼”,很多人联想的肯定是赖昌星。“红楼”事件后,厦门也被炒得火热,于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厦门,但肯定知道“红楼”。再加上事后各种谣传和书籍中的描写,也把红楼描绘的惊奇无比。觉得那是一个魔宫暗藏着各种机关,而当你真正的走进“红楼”的时候,才发现它是那么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色。一个坐落于湖里区普通大院的7、8层的简单建筑,远没有书中描写的和自己想象的那么神气和诱人。原本一直以为这座红楼是坐落在风景区与外界隔绝的一个大型的建筑物。而看了这普通的建筑之外,唯一的感觉与“红楼”称得上就是他的外墙是红色的标志。
“红”是厦门独有的特色标志
“红楼”如果不是因为赖昌星的远华大案,那么充其亮不过是厦门的一个特色而已。细细的观察了厦门的建筑,发现一个很大的特色,很多建筑明显的带着荷式的风格,或许这与多年前荷兰人入侵有着很大的关联。在这些老式的建筑中,最明显的建筑物的窗子和外墙的颜色。窗子基本是很小的竖排,外墙以红色砖砌为主。即使在厦门大学,也有很多这样类似的建筑。这些建筑有些保存得比较完善,有些则慢慢的被拆除掉,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式的建筑。
关于西式风格方面,厦门的古老中西式别墅比较多,主要集中在鼓浪屿,这可能是除了上海之外,遗留下来的最多的建筑群了。这些风格各异的别墅群也体现了各种学术在此地的停留。据了解,岛上曾经住过很多有着海外留学背景的名人。著名的文学家林语堂曾经在那完婚并在那居住很多年。诗人舒婷到现在还一直居住在那里。担任文学院的院长。
亮眼的红色也可以说是厦门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其它的城市,真的是很难看到的。一个城市,如果有让别人看完铭记的印象,那么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于是也明白关于厦门远华事件与红楼的关系,其实就是一个代号而已。
“岛内”房价两倍于岛外
从地图上看去,厦门就是一个岛而已。原先的中心全部集中在岛内,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慢慢的向岛外延伸。目前岛内两个区的商品房价格基本上已经到8000元/平米以上。而岛外的价格也在4000元/平米以上,而在两年前,价格还远没有这么高。这样的价格相对于厦门普遍2000元/平米的工薪阶层收入来说,已经是很高的了。据了解,支撑着这高额的房价的买主还是以外地人群占多数。而本地人的消费能力还是有限。这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炒房一族在全国各地都是大量的存在的。很多外地人购买房产之后,放在这里便宜出租,等着几年以后价格上涨后再卖。在售价和租价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岛外,一套120平米,价值40万的房子,竟然租金就是650元。这样的租金市场其实与房价是完全不协调的。
而在一些开发企业中,基本是以本地开发商为主,在岛内的一些楼盘小区规模和规划与深圳是没法比的,即使与其它二流城市相比,也显得逊色很多。楼盘基本以独栋高层为主,没什么绿化和小区。有得也只是很小规模的。当然这可能与土地资源相对缺乏有很大的关系。当然再看岛外时,相对好多了。
在路边浏览楼盘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广告牌子,那就是招商地产的招牌语“家在、情在”,看到这个牌子,突然感到一阵温馨的感觉,或许因为招商是深圳的地产开发企业吧!看到牌子,肯定联想到招商在此地肯定是扎根开发了。除了招商之外,在没见到其它的企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