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鹿“结石门”事件的思考

(2008-09-16 21:51:42)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杂谈

    2008年雪灾、股灾、震灾、矿难、手足口病各类灾难接踵而至,这些灾难面前,受害者永远是无辜的百姓。现在又闹出个三鹿“结石门”事件,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这些黑心的商家,竟然能对儿童下手,他们这是在自己挖掘埋葬自己的坟墓。

    记得去年就有牛奶掺杂“进口乳清粉”的说法。一位朋友告诉我:“乳清粉”能提高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乳清粉”是国外在生产奶粉时把稀出的乳清层干燥后制成的粉,在西方国家是禁止食用的。现在回想起来就有意思了。

    我所在的城市有两个大的牛奶企业。两家的生产能力都很大,并且两家之间的竞争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前几年就有两家为争夺“奶源”而闹的沸沸扬扬。你今天赞助这个节目,我明天就赞助那个节目。谁也不肯干居人后。最有意思的是,就在三年前这两个企业把我所在的公司当作学习和参观的对象。但从今年开始,我们却落伍了,回过头去人家学习、参观。毕竟人家是暴利行业;而我们面对的是原材料、运费、生产成本涨价,利润下降。但我们的生产技术、生产流程、产品质量依然居行业前三甲。因不如这两家财大气粗由白天鹅逐步伦落到丑小鸭的境地。

    我现在甚至怀疑“乳清粉”就是增加乳制品行业“奶源”的最快捷、最省钱的办法,难怪爱人一提起某企业的酸奶、液态奶就怨恨:“质量越来越稠、味道越来越寡”,索性不喝了。我现在开始庆幸,没有受伤害。

    再看一下为这两家企业提供包装的“利乐公司”、“爱生雅”公司,这两个公司免费为这两个乳业提供包装设备,只要这两个乳业能购买他们的包装产品就行,并高薪(月工资收入在5000-15000元)聘请设备维护工程师,确保自己的设备能24小时不停的运转。现在市场上五花八门的产品包装,都出自这两个世界享有很高声誉的跨国公司。难道他们疯了吗?不,他们一点都不傻,被铺天盖地的“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你喝了吗”等广告忽悠的百姓,几近疯狂的购买包装金额远远大于牛奶的乳制品。致使这两个包装企业的财源滚滚。说句不好听的话“乳业就是包装企业的包装工及推销员”。

    顺便再说一下,去年起英、美等国家已推翻了“牛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神话”,他们开始从豆腐或豆奶等食品当中摄取钙质和其他营养。而我们却还在完全信任牛奶的高功效、高营养。

    三鹿享有“免检产品”、“放心产品”等权威鉴定的中国乳业的老大,确发生了“三聚氰胺”的超标现象,难道这是偶然吗?甚至把责任推到奶农身上这符合逻辑吗?这种超标现象就只此一家吗?

    三鹿事件是对乳制品行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恐怕这个行业将面临一次重新的洗牌。大浪滔沙,一定会有一个真正的能让百姓放心食用的奶制品企业会脱颖而出,但愿我所在的城市里的两家乳业能笑到最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中秋祝福
后一篇:一组杂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