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朝代更替频繁,战争不断,势力的强弱是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一将无谋,累死千军。”军事统帅的昏庸有时也能使胜负的天平发生戏剧性的倾斜。以下十是七大
“庸帅”误国的故事。
子兹父:又名宋襄公。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50年即位。齐桓公死后,诸子争位,宋襄公用武力护送齐太子昭回国,夺取君位,是为齐孝公。宋襄公自以为立孝公有功,企图以此为资本继齐而霸。但宋国毕竟实力不足,加之宋襄公本人又迂腐固执,宋襄公称霸最后成为了人们的笑谈。宋襄公为了削弱楚国,出兵攻打郑国;楚国出兵攻宋救郑,楚宋间就爆发了泓水之战。当时的形势是楚强宋弱。战争开始时,形势对宋军有利,可宋襄公死抱住所谓君子“不乘人之危”的迂腐教条不放,拒绝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以致贻误战机,惨遭失败。其霸业也以失败而告终。宋襄公的“仁慈”正应了一句俗语所说的“慈不掌兵”的禁忌。

赵括:马服君赵奢之子,也叫马服子,战国时赵国大将。他只会空谈其父所传兵法,实际中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指挥作战。公元前260年,赵国中秦国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在长平主动全线出击,向秦进攻。秦将白起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被乱箭射成刺猬一般,全军瓦解倒戈,四十余万赵兵尽皆被秦人坑杀。军事理论家赵括生搬硬套,照本宣科导致了亡军误国,被后人当成了“纸上谈兵”的代名词。平心而论,秦强赵弱,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还有赵王用人不当等的更深层原因在里面,即哲学中的偶然性中的必然性。但如果赵括能正确估计形势,沿用稳守策略,不管秦帅是谁(当时赵括并不知自己的对手是白起),一样会无机可乘。四十万大军之败,从纯军事角度来分析:赵军冒进,中伏,被分割包围,弹尽粮绝,突围不果,主帅阵亡,全军瓦解,覆灭。因此赵括作为三军统帅,他必须承担他应该承担的那部分责任。
王邑:王莽的新朝的重臣,为了扑灭更始军,王邑、王寻调集各州郡精兵四十二万往救宛城。王邑却不晓兵法,徒夸兵众,也不肯接受绕过昆阳坚城或转攻宛和网开一面的正确建议,一味地强攻,以冲车撞城,挖地道攻城,架云锑爬城。刘秀率绿林军数千精锐来救援昆阳,王寻派兵数千迎战。刘秀假传宛城已克战报,射入城中及王邑军营,一面鼓舞义军坚守,另一面动摇王邑的军心。接着,刘秀率三千敢死队秘渡昆水,迂回至新军侧后,冲击王寻、王邑大营。王邑、王寻认为义军不堪一击,下令各营不得擅自行动,自率万人迎战。两军激战,义军勇猛冲杀,新军阵势大乱,各州郡兵亦不敢相救,昆阳守军乘势杀出,内外夹击,新军纷纷夺路逃命。这时,忽然下起暴雨,河水猛涨,新军涉水溺死者上万。乱军中,王寻被杀,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往洛阳。
陈余:秦末年复国的赵国军事统帅。大梁人也,喜好儒术,数游赵苦陉。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之,亦知陈余非庸人也。余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交。但军事上陈余纯粹一草包,他后来担任赵国的相国兼统帅,一半像满嘴仁义道德的宋襄公,一半像纸上谈兵的赵括。有一个很好的谋士李左车却不能用。井径之战中,李左车许多的计策他都不予以采用,二十万大军在占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居然在败给了以新兵和降卒为主力的韩信的三万汉军。赵国被灭掉,赵王歇也被俘虏。对于军情、合理性建议的熟视无睹,最后导致丧师亡身,陈余可以归类为平庸统帅的典型代表。

苻坚:字永固,今甘肃秦安东南氐族人,其祖先世代为西戎酋长。苻坚大帝就像是来自圣域天国的理想主义者、不食人间烟火,政治和军事上幼稚得可笑。383年5月,苻坚下达了进攻东晋的命令。并调集九十多万兵力,陆续向东晋进发,大军旗鼓相望,绵延千里。东晋孝武帝虽然昏庸,但其宰相谢安是很有才望的政治家。在前秦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内部矛盾得到缓和,出现了上下齐心同仇敌忾的局面。他们趁前秦大军尚未完成集结之际,主动提出在淝水决战。交战前,苻坚急于求胜,在未经核实敌情,不听部将的劝阻,盲目同意退军决战。结果中了东晋的圈套,导致淝水惨败。不仅前锋统帅苻融被杀,苻坚自己也被流矢射中,落荒而逃。一度十分强盛的前秦政权也就此分崩离析了
李景隆: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的长子,长得高大威猛、仪表堂堂,喜读兵书,然而却是一个缺乏作战经验,纸上谈兵的纨绔子弟。他率军60万人,号称百万大军,谋攻燕王朱棣官邸所在地北平。燕王闻讯,率马步军1O余万人迎战。李景隆率军直扑北平,分兵三处,燕王妃徐氏亲率妇女登城,投掷石块,帮助守卫城门,很快,朱棣已经收编了宁王的部队归来。李景隆整顿军马,在郑村坝与燕军决一死战。在这场战斗中,数十万军马从中午一直打到晚上,尸横遍野,十分惨烈。纨绔子弟李景隆没有经历过这样惨烈的战斗,连夜拔营南遁,北平之围遂解。

朱祁镇:即明英宗,七周岁就登基,十六岁亲政,长年生活在深宫之中,终日与宦官,宫女为伍,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与政治经验,大权也就落入了宦官王振之手。1449年春,在王振的怂恿下,朱祁镇御驾亲征,但作为明军统帅的朱祁镇在军事上完全是个白痴,被同样不懂军事的宦官王振玩弄于股掌之间。几十万明军被王振用来作秀摆威风的道具。因为这位“庸帅”的瞎指挥,装备着火炮的五十万大军竟然被两万弓箭的瓦剌军击败,明英宗本人也在土木堡被蒙古瓦剌部所俘虏,朱祁镇真个是位丧师误国的昏庸统帅,铸成了大明走向衰落的大错,使明朝最终被满清灭亡,改变了整个历史的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