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北大荒画派,是我国大陆版画界最有影响和特色的画派之一。郝伯义在第一代北大荒版画开拓者中,既是最年轻的一员,又是一直坚持在垦区,几十年如一日地继续着事业的创建与开发工作的唯一的一员。他饱经风霜露宿的荒原开发与北大荒版画事业创建的艰辛与欢乐,因此深爱着这片土地以及这里的人与生活,他的作品,无论早期的还是现在的,都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土壤之中,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挚的乡土之爱,促使他不断地、勤奋地创作了大量作品,用他自己的话说:“强烈的生活感受,驱使我去表现……,生活随着时代的节拍而前进,生活召唤我不停地创作,我的创作离不开这生活的源泉。”
俗称 “北大荒”的黑龙江垦区,创立于1947年。经过三代人60年的开发建设,在昔日人迹罕少的亘古荒原上,建起了我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今年是北大荒开发建设60周年。60年前,在那高高的白桦林里,有我的青春在流浪;高高的白桦林里,有我的青春在流浪。北大荒已成为一代人永恒的青春记忆!
润雨淅淅

乡情

冰江水

近年来,无论国内还是海外的同行和评论家,在评论郝伯义的作品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用了“典雅、温和”、“平易、清新”等字样。其实不但是新作,即使早期反映荒原开发初期人们征战蒿莽、激越昂扬的气势的时候,也有他特有的这种平易温和、质朴清新的意境,这种意境既源于他性格的平和沉稳,做人风格的朴实无华,也来自我们民族文艺的某种传统精神的侵润,我们民族文艺历来有借形以传神的传统;写形仅仅是为了传神,“有笔处是少不得之笔,有墨处是不可免之墨”(清沈崇骞《艾舟学画编》),这“少不得”不可免“乃至”“意到笔不到”,都是指为“传神”之所必需,是一种十分的含蓄。这种“含蓄”,如果在郝伯义早期作品中还不是那么纯净的话,那么近期的作品则日益见其炉火纯青,手法愈来愈恬淡、简洁、典雅、清新。我们传统中很讲究的“藏景”,是这种含蓄手法的典型表现之一,“景愈藏,境界愈大,……若久露而不藏,便浅而薄”(明唐志契《绘事微言》),画几个蝌蚪,泓清泉便表现了“蛙声十里出山泉”的题意等等,是大家很熟悉的郝伯义是深得“藏景”,之三味的;《小雪》中,除了几乎古满整个画幅的一派空蒙山然外,只点缀着两只似乎有若无的小鹿;《深谷晴雪》则只见几座缀满轻柔而有韵律地舞动着缕缕曲线的雪峰;《消逝的冬天》更不过只是一个门框内镶嵌着一抹蓝天、一铺雪原、几缕冰柱……等等,都极其单纯,但却绝不单调,绝不空虚,而是分明盈溢着绵亘千里,伟岸浩茫又和谐宁静的北国沃土的无限风情和生趣。《小花》所含蓄的神韵则更超越了对山川之美的赞颂;一小朵绽冻土而出的小小冰凌花,好奇而又神气地傲视着;比国早春仍然凛冽着的寒气,虽然暂还孤零零地,却充满着无畏的自信,毫无七馁之意,这里面似乎饱含着作者所憧憬甚至身体力行着的某种人生哲理吧。
天涯湾

春暖三月

技术上从油印到水印,内容则从早期以表现人们开拓荒原与自然斗争,激越昂扬的气势到以讴歌变化的新的生活为主的《北大荒风情版画》,被国内美术界称为是在北大荒版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三代作品问世的标志,郝伯义则被举为这第三代作品的作者代表;他确亦以他作品的特有魅力日益受到海内外读者的注意与欢迎。而随着生活发展变化,社会文化背景的改变,以及观众审美要求的变化,郝伯义个人的画风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但他并不是一个好在形式上和技法上故弄玄虚的人。前面已经说过,他以他深挚的对乡土之爱,情不自禁地不断表现着他对生活的感受,但首先在理念上他要摆脱某些已日显停滞凝固之势的早期创作方法,并有意识地从民族、民间传统与风格中(木板年画、剪纸等)汲取营养,也吸收某些外来的有益的东西。有人说他新近的作品形式日趋简化,具有明显的现代绘画样式。是这样。但这种变并不仅仅是从形式出发,而主要是出于表现他所感受到的生活之需要,他希望能掌握一种得以充分表现他所独自感受到的生活的特有的美的,尽可能新颖完善的表现形式。所以这种“日趋简化”并非信手拈来,而是经过周密设计,精心推敲的。以他同是以鹿为题材的早期作品《惊扰》和新作《冬日》为例,可以看出他画风变化的明显轨迹。《惊扰》当然也是一件美丽的作品,但结构略显繁杂,并几乎可以听得见刻刀的铿铿声音,看得出处处着力,苦心推敲的痕迹;而《悠悠原野》的画面则十分简洁,平面性的概括手法,利用木板的自然纹理便处理成丛丛蓬密的蒿草,仿佛信手拈来,毫不经意,但却那样地生动而精妙,这里面有多少匠心啊!看得出他对形式语言的运用已是愈来愈得心应手了。郝伯义的近期作品,总的倾向是恬淡、含蓄、典雅、温和,但手法却也随着表现生活的需要,随着画意而变,或浓彩或淡描,但都不脱含蓄优雅的本色,又常常点到即止,具象与抽象在他的画幅里时常会奇异而微妙地交融在一起,谱奏出一曲曲动人心弦的乐章。
初踏疆园

版画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在欣赏版画近千年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大量作品时,有以下一些艺术特点值得注意:
1、尽可能利用对象的本色,显出木味。
2、巧妙利用“留黑”手法,对刻画的形体作特殊处理,获得版画特有的艺术效果。
3、发挥刻版水印的特性,让大块阳刻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4、通过巧妙构图,以丰满密集和萧疏简淡等不同风格来衬托表现主题。
醒冬

春晖

春沐

冬日

冬韵

拂春

冠

鹤恋三江

鹤园

黑黑的沃土

荒原晨钟

惊蛰

开江了

酿蜜人

清水情

秋苑

塞北秋暖

深谷晴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