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分类: 煮酒论史 |
从心理学来说,“V”运动正是运用心理暗示的方法来唤起人民的斗争意识。所谓暗示的方法,就是用含蓄的、间接的手段对人发出刺激信号,使其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并进而控制其行为的方法。军事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选择5名士兵,先测出正常情况下的最大握力为101磅,可是对他们催眠后,暗示他们是软弱无力的,这时测得的握力只有69磅;随后,又暗示他们有很大力量,这时测得结果竟有140磅。通过平均握力的暗示实验,人们看到了暗示所产生的心理能量是多么的巨大。
心理往往会对战争胜负产生重要影响,这已被无数战争实践所证实。我国的《孙膑兵法》中曾言:“形以应形,正也;无形而制形,奇也。”意思是:用有形的东西去制伏有形的东西是正常的,用无形的东西去制伏有形的东西是特殊的。中国古代兵法中的奇、正之谈,正折射了几千年战争中心理战的特殊作用。
心理暗示在战争宣传中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运用心理暗示对敌人施加心理压力,可以有力地影响敌方的情致,而在情致影响下敌方的意识和行为都会相应地发生改变,而且这种影响是深刻的、长久的。盟军在欧洲战场上曾大搞心理暗示袭扰,使德军正常心理活动失调,从精神上削弱了德军的斗志,瓦解了德军士气。战争中,这种袭扰既在前线应用,又在敌人后方实施;既有宣传鼓动作用,也常用于精心策划的破坏活动,使德军昼夜不宁、草木皆兵,真是惶惶不可终日。
丘吉尔那著名的V字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