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遇见一幅陋室铭的书法作品。
上学时老师教育我们要追求其中所描写的思想境界。现在读起悲哀之情难以掩饰。“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适用于现在的社会吗?又有多少人能够独居一偶、安于现状呢?
追求享乐和金钱、地位、是当今一部分人的生存法则。人性越来越灰暗,人们的同情心和良知在逐渐的泯灭。
再回头看一下现今的怪现象:
动画片孩子们喜爱——蜡笔小新(流氓行径);
儿童节目里也用“谈情说爱”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网上没有色情或煽情的东西,流量就会下降;
理发店成了足疗与按摩的场所;
情人竟然成为以婚者的“时尚”;
泡吧是未成年人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竟然有小学或初中的教师鼓励孩子上网查资料,折磨得家长不得不放弃手中的工作,陪同孩子一起“泡吧”,因为孩子没有明辩是非的能力。
难道这些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吗?甚至在网上聊天时,色情广告象雪花一样扑面而来,新生事物“新”的有特点。这叫一个“绝”。
我不否认,人的自制和自知能力。但每天都遇见这些现象,会不会影响情绪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呢?和谐与温馨会不会褪色呢?值得我们深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