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霰粒肿问答之三:中医如何治疗霰粒肿?

(2017-03-15 00:22:29)
标签:

霰粒肿

中医

中药

儿科

眼科

北京康信苑中医诊所 北京东文中医诊所-中医科-主任医师 许扬

       霰粒肿长在靠近眼睑缘的睑板腺(图一)上,西医称为睑板腺囊肿,中医称为胞生痰核。实际上就是眼皮内出现了囊性包裹的圆形实质性病变(图二)。囊内的物质本该是往眼睛表面分泌的脂质状液体,由于分泌口堵上了,液体排不出来,堵在那里了。因为眼皮实在很薄,积在两层眼皮之间的液体在眼皮内到处流动可就出大事了,于是身体的保护机制开始运转,自已缝了个囊将液体包起来,不让它再流到别处去捣乱。

https://pic.wenwo.com/fimg/85358116398.jpg

图1 睑板腺的构造示意图(来源于网络)

https://pic.wenwo.com/fimg/2012263370.jpg

                     图2 霰粒肿(成人及小孩病变情况)

       得了霰粒肿后有两种情况,一是眼皮里长出纤维组织将堆积的液体包裹形成囊性肿物,局部皮肤的颜色不发生变化,肿物有时缓慢长大,有时不长一直停留在原处(图2①②⑥)。二是囊性肿物处因感染发生红肿,并逐渐长大(图2③④⑤)。

       眼皮内形成的圆形囊性肿物,中医统称为痰,眼皮上的睑板腺本来是分泌液体润滑眼睛表面的,但是这个腺体的口堵上了,液体分泌不出去,形成的病理产物就叫痰,病理产物积多了形成的囊性肿物叫痰结,也就是上面说的第一种情况,此时的治疗要追踪形成的根本。眼皮的部位属于脾胃,脾胃的功能出问题了,睑板腺的口就会发生堵塞。因此首先要调整饮食,减少油腻和不易消化的东西,以及生冷的易于损伤脾胃功能的东西,然后再考虑服用健脾的中药,如果易于积食,需要服用炒山楂、炒神曲、茯苓、法半夏、陈皮、炒莱菔子、太子参、炒白术等中药。对于已经形成的硬结,要同时外敷中药来促进其消散。

       对于上述第二种情况,囊性肿物表面的眼皮发生红肿,说明痰和热毒并存,这种情况下,除饮食调整外,内服的中药在痰结治疗的基础上,需要加入夏枯草、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散结的中药,红肿重者还要加上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清热消肿的中药。同时外敷中药以拔毒散结。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容易便秘的小孩,也容易得霰粒肿,便秘一是脾胃积热,或积食化热,主要是小孩体质因素,或吃得过多不消化积食而化热而引起。另一种是小孩脾胃津液不足,习惯性便秘。对于霰粒肿兼有便秘的情况,需要调理肠胃,只要大便一通畅,霰粒肿自然就消退了。      

       有的患者得了霰粒肿,去看医生会要求热敷,但从临床观察看,热敷起到的作用似乎不太明显。如果局部发红或红肿明显,热敷后还可能造成肿物继续长大,因此我个人意见不推荐热敷。如果要热敷的话,可以将金银花、夏枯草两味中药,水煎后滤去渣,放温热后,再用毛巾蘸药液敷,可以起到解毒和散结的作用。

       霰粒肿初起还有一种快速收效的方法,就是耳尖放血(图3)。不管是霰粒肿长在哪边,或是上下眼皮,都需要两侧耳尖同时放血。放血时双手上捋让耳尖充血,左手捏住耳尖,酒精消毒,用采血针或三棱针点刺后,术者用捏住耳尖的拇指和食指挤压,放2-3滴血后,用消毒棉签按压。这种方法对于初发、单个病变者效果非常明显,一般放血一次后即可见霰粒肿明显消退。但对于手术后复发,或反复发作的病例,或眼皮有多个病变者,效果就不一定理想。

 https://pic.wenwo.com/fimg/14043116399.jpg

图3 耳尖放血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http://tva1/crop.69.20.901.901.180/45a8ab9cgw1edxyll0tuuj20sw0sw0w9.jpg
许扬医生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康信苑中医诊所 北京东文中医诊所 中医科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