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季节变换过敏性鼻炎,调理体质是重点

(2013-09-21 18:15:42)
标签: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眼炎

中药

针灸

健康

分类: 诊疗手记

    一到夏季和秋季,门诊来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显著增多。这种季节性发作的疾病,每年基本上定期发作,每一个症状都令人很痛苦。有人选择服西药抗过敏药治疗,可是服药后胃部难受,停药后又易复发,长期以往,难以治愈,而且症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过敏性鼻炎累及全球约10-25%的人口。虽然过敏性鼻炎不是一种严重疾病,却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甚至影响到患者的呼吸和睡眠,并有发展成哮喘的潜在危险。夏季和秋季是过敏性鼻炎的多发季节,应当提前应对,积极治疗。

    今年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也不少了,各种年龄层次的患者都有。期中有一例秋季来诊的患者颇为典型。患者男性,人近中年,一到秋季,眼睛发痒,流泪,一遇风吹或气味刺激则喷嚏不止,鼻塞,清涕长流,更令其烦恼的是,由于鼻子堵塞,头部常昏沉不清,先是前额至前头部,后来发展到全头部均感不适。时觉喉中有痰,夜间睡眠亦时因鼻塞而惊醒,症状持续5年余。秋季以外则身体无明显不适。

    患者为典型的过敏体质,表现为营卫不和,邪气在表,未及脏腑,处以桂枝汤加减治疗。处方如下:桂枝6克,白芍10克,大枣2枚,蝉衣3克,徐长卿10克,细辛3克,白芷6克,荜茇10克,荜澄茄10克,刺蒺藜12克,桑白皮15克,菊花3克,黄芪10克,柴胡6克,茯苓1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下图是病历资料截图。

 

http://s14/mw690/45a8ab9cgx6CPqazZdr3d&690


                                    病历处方截图一

 

    同时结合针灸治疗,取上星、太阳、阳白、攒竹、迎香、合谷。

 

    一周后复诊,7剂服完,眼痒流泪症状全部消失,鼻部症状缓解不明显,咽喉有痰,在上述处方中进行调整用药,处方如下:桂枝6克,白芍15克,大枣2枚,蝉衣6克,徐长卿10克,细辛3克,白芷9克,荜茇10克,荜澄茄10克,辛夷10克,苍耳子10克,乌药12克,山药10克,黄芪20克,射干6克,菊花3克,鱼腥草15克,甘草3克。水煎,日服2次。连服7剂。下图是病历资料截图。

    针灸治疗取穴同初诊。

 

http://s6/mw690/45a8ab9cgx6CPrjlKdve5&690


病历资料截图二

 

    第二次复诊,述鼻塞、清涕、喷嚏完全消失,更令患者欣喜的是,额部至头部的昏沉症状一扫而光,数年困绕不已的症状烟消云散,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同时,身体有了从未有过的舒适感觉。为巩固疗效,继续服用原方一周。

   

    博主短评:过敏性鼻炎患者甚众,很多患者选择了服西药治疗,本无不妥,患者有选择的权利,勿须多说。但要彻底治愈,须服中药,必要时结合针灸。我治疗这样的患者已不计其数,大多在三次诊疗即治愈,而且复发的患者数量较少。在用药的量上,我的经验是轻剂而行,除护卫固表的黄芪而外,每味药不需要太大的剂量。

    曾有一位患者,过敏性鼻炎史十余年,其间服药无数,症状虽有控制,但每年到秋季必发作。我给她开处方后,心里不踏实,找了另外一位老中医看方,认为药量太轻,劝其不宜服用而服老中医的处方,但服药2周后却无甚效果,后来又来诊挂我的号,我看处方是成药藿胆丸的药味,该患者并无“胆热移于脑”的相应症状,当然是没有效果的!于是仍嘱患者服我开的原方,一周后患者欣然来诊,多年的鼻塞、流涕、喷嚏症状终于制住了,晚上睡觉也能安然入睡,鼻子不堵,继续治疗二次,症状全部消失,体质也比以前强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