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初印象------颐和园:繁华已逝 风骨犹存

(2013-04-03 13:47:30)
标签:

颐和园

佛香阁

万寿山

昆明湖

十七孔桥

旅游

分类: 行走在路上

北京初印象------颐和园:繁华已逝 <wbr>风骨犹存

北京初印象------颐和园:繁华已逝 <wbr>风骨犹存

    在这个雾霾、风沙极多的北京的春天里,湛蓝无风的日子是极少的,也是让我这个总是想出去野的孩子可以出去放风的好机会(在那雾霾的天气里,我可不想出去当那人肉吸尘器)。在北京可以玩的地方里我最钟情的就属颐和园,那是我去了还想去的地方。喜欢在柳枝吐绿的初春时节去,独自细看那经历风霜、历时百年的古老建筑;喜欢在百花盛开的仲夏时节去,漫步于林间小路,看那满池的无穷碧叶、别样荷花;喜欢在红叶飘飞的晚秋时节去,天空湛蓝、微风徐徐,与三五好友找一处偏僻的地方笑谈玩闹着;喜欢在漫天飘雪的深冬时节去,看那茫茫白雪掩映下的百顷昆明湖,以及在湖面上戏玩的几个身影。其实最喜欢的、也是最想的,应是在盛夏的深夜,满天星斗的时节,去看一看颐和园,不知道那时颐和园会以一种什么样子出现在我的面前。不过对于我来说也只能想一想,而没有办法实现吧。

    不管颐和园现在是否驰名中外,也不管有多少人慕名的来到这里,我想颐和园的繁华已逝,留给我们后人的只是那犹存的风骨以及那已逝去的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及那些人们的故事。

北京初印象------颐和园:繁华已逝 <wbr>风骨犹存

北京初印象------颐和园:繁华已逝 <wbr>风骨犹存

北京初印象------颐和园:繁华已逝 <wbr>风骨犹存

    颐和园(Summer Palace)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 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 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 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 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银两(据专家考证,应为500至600万两白银),由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 昌主持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许多珍宝被劫掠一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北京初印象------颐和园:繁华已逝 <wbr>风骨犹存

北京初印象------颐和园:繁华已逝 <wbr>风骨犹存

北京初印象------颐和园:繁华已逝 <wbr>风骨犹存

北京初印象------颐和园:繁华已逝 <wbr>风骨犹存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大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 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 间。古树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 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 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北京初印象------颐和园:繁华已逝 <wbr>风骨犹存

北京初印象------颐和园:繁华已逝 <wbr>风骨犹存

北京初印象------颐和园:繁华已逝 <wbr>风骨犹存

    旅游信息

    东宫门入园

    1.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耕织图景区——如意门(约3小时行程)。

    2. 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乘船至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新建宫门(约2.5小时行程)。

    3.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苏州街——北宫门(约2小时行程)。 4. 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苏州街——澹宁堂——谐趣园——东宫门(约2.5小时行程)。

    北宫门入园

    1.北宫门——苏州街——四大部洲——佛香阁——排云殿——长廊——石舫——乘船至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昆明湖东堤——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德和园——仁寿殿——东宫门(约3小时行程)。

    2. 北宫门——苏州街——澹宁堂——谐趣园——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文昌院——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耕织图景区——如意门(约3小时行程)。 

    3. 北宫门——苏州街——石舫——长廊——排云殿——佛香阁——乐寿堂——德和园——文昌院——仁寿殿——东宫门(约2小时行程)。

    新宫门入园

    1.新建宫门——昆明湖东堤——文昌院——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苏州街——北宫门(约2.5小时行程)。

    2. 新建宫门——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乘船至石舫——耕织图景区——苏州街——佛香阁——排云殿——长廊——乐寿堂——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文昌院——仁寿殿——东宫门(约4小时行程)。

    开放时间旺季 (4月1日至10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 6:30—18:00

    园中园开放时间: 8:30—17:00

    静园时间为 20:00

    淡季 (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 7:00—17:00

    园中园开放时间: 9:00—16:00

    静园时间为 19:00

    公交路线

    330(后沙涧-颐和园)、331(新街口豁口-香山)、332(动物园(枢纽站)-颐和园)、346(凤凰岭-颐和园)、394(六里桥东-颐和园) 718(康家沟-颐和山庄)、690(前门-颐和园)、696(黄港村-香山)、683(颐和园北宫门-四方桥西) 601(祁家坟-颐和园北宫门)、608(颐和园北宫门-前门西)、626(吕营花园-颐和园) -“颐和园北宫门”站 303(西闸-颐和园北宫门)、330(后沙涧-颐和园)、331(新街口豁口-香山)、346(凤凰岭-颐和园)、375(西直门-韩家川)、384(人民大学-皇后店西站) 563(西直门-香山公园东门)、697(菜户营桥东-颐和山庄)、718(康家沟-颐和山庄)、696(黄港村-香山)、683(颐和园北宫门-四方桥西) 601(祁家坟-颐和园北宫门)、608(前门西-颐和园北宫门)、特10(国防大学-鲁谷公交场站)、特5(北京南站南广场-香泉环岛) -“颐和园新建宫门”站 374(北京西站-颐和园新建宫门)、437(北京西站-颐和园新建宫门)、74(柳村-颐和园新建宫门) 952(温泉东埠头村-良乡水墨林溪)、 -“颐和园西门”站 469(五路-颐和园西门)、539路

    地铁线路

    乘地铁四号线,北宫门下车即到(北宫门)。也可在西苑下车,经由同庆街西行500米到达颐和园东宫门(正门)。

    门票价格

    1、门票 30元/张 (旺季)20元/张(淡季)

    2、半价票 15元/张 (旺季学生票) 10元/张(淡季学生票)

    3、联票 60元/张 (旺季) 40元/张(淡季)

    4、园中园门票(不分淡旺季,购买联票者不用再买票):佛香阁10元;苏州街10元;文昌院20元;德和园5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