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5月20日《江西政协报》发表散文一篇。

(2022-05-24 09:42:58)
标签:

报纸

文化

情感

分类: 散文
悠悠扁担情

 

编辑:舒涛    来源:江西政协报     2022-05-20 11:02

余春明

  家乡是丘陵地带,山虽不高,但很多,出门就见山,是山将村庄团团围住。小时候,每座山坡上植被茂盛,树木种类繁多。除了松树、株树和槠栗树,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野槐树。每到开花时节,漫山遍野一片白色,非常壮观。

  野槐树生命力极强,不挑土壤的肥瘦,耐干旱,而且生长迅速,一两年就可长到碗口粗。它适应环境,根伸到哪里,就会沿途长出嫩芽,要不了多久,又是一棵。野槐树的主干不长,也就五六尺的样子,主干之上就是枝桠。枝桠向四周斜伸,形成一把巨伞。野槐的叶子有点像柳叶,碎碎的,重重叠叠,非常别致。槐花也会结果,果实像紫藤果,类似扁豆。秋天槐叶落尽,光秃秃的枝条暴露在寒风中。

  也就是冬天,村民才会上山砍野槐树。家乡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春夏两个季节是不砍树的,那正是树木的生长期,而且砍来的树容易被虫蛀。树干笔直的野槐树很受村民的欢迎。当然,五六尺的树干比不上松树,不堪大用,做不了建房的桁条、椽子和站柱;就是株树和槠栗树也比不上,不是做家具的最佳木料:因为野槐树容易变形。但是造物主不会造无用之物,野槐树有它的特殊用途,那就是做扁担。

  那时候,农村没有拖拉机,连板车都没有,稻谷等粮油作物收割后装在谷箩里,全靠扁担往家里挑。家乡的扁担有两种,一是竹扁担,一是木扁担。前者往往小巧,单薄,适合挑轻点的担子;后者坚实,韧性好,挑重担非其莫属。满担的谷子,满桶的大粪,当然需要木扁担。做木扁担的树除了苦楝树和槠栗树外,最常见的就是野槐树了。用苦楝树和槠栗树做扁担得有技术,且需要专业工具,只有木匠才具备;而野槐树做扁担就方便多了。

  野槐树纹理成纵向,一根碗口粗的主干用斧头从上往下居中一劈,就如破竹子,一纹到底,两根扁担轮廓就自然形成了。然后去掉树皮,用利刀或斧头稍微修理光滑,并在扁担的两头分别凿两个小洞,拴进筷子粗的四根约一寸长的竹签,俗称扁担“马头”,起防止谷箩绳或粪桶挽滑落的作用。由于制作简单,一般村民都会自己做。我细叔就很会做扁担,家里的扁担都是他做的,堪与木工做的媲美。

  野槐树扁担硬中有柔,韧性好,比起其它材质的扁担养肩,挑起来舒服。一百多斤的担子挑在肩上,扁担会随着脚步忽悠忽悠地上下弹动,有点就势借力的味道,感觉肩上的重量轻了不少。而其它扁担要么硬邦邦的如木杠,搁得肩膀难受,重若千斤;要么因承受不起重量,容易被折断,缺乏韧性。当年,农村改革开放,责任田到户,我家的农活不少。每到“双抢”季节,我就会挑着那条细叔做的野槐树扁担忙碌着。有时拿错了其它扁担还会感觉特别不自在,非回家换回来不可。

  小小一条扁担,伴随我在农村生活十几年,挑水,担粪,运谷子,都少不了它,因此,我对它呵护有加。时间长了,渗进了我的汗水,外表也被我的双手抚摸得非常光滑,暗黄的色泽承载着我在艰苦岁月中的记忆。后来,我举家迁进了县城,很长一段时间,那条野槐树扁担都静静地倚靠在乡下老屋的大门角落里。每次下乡,我总会抚摸它一下,仿佛是问候老朋友。终于有一天,扁担不见了,问老娘,她也说不清是谁“借”走了,为此,我内心失落了很久。不过反过来一想,扁担老不用,也会闷得慌。让它发挥自己的价值吧,它的新主人一定会像我一样钟爱它。这样一想,也就释然了。不过,直到如今,只要一看到野槐树开花,我就会想起那条扁担,在心里呼唤:“你好吗,老伙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