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oyosan
oyosa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34
  • 关注人气:4,2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师赛四十年(第一部分)

(2016-01-08 07:51:59)
标签:

斯诺克大师赛


因足球领域的温布利体育场享誉全球,斯诺克的大师赛在中国球迷心中也与温布利这个名字时刻相连。
自1975年创办之初,大师赛便展现出高规格、高奖金和高水平的特色。
1984年起,这项邀请赛的参赛资格限定于世界排名前16位的球员,一直延续至今。
四十年风雨,The Masters始终没有离开伦敦。它是职业斯诺克赛事中皇冠上的明珠。

· 三大赛雏形 ·

当大师赛于1975年创办时,只不过是诸多邀请赛中的一员。两年后,随着世锦赛进入克鲁斯堡以及英锦赛的形成,职业斯诺克赛季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其中,BBC的电视转播是关键因素。如果没有电视,就没有斯诺克的未来。因此,这三项赛事后来被称作斯诺克三大赛,类似网球中的四大满贯。在大师赛早期,约翰·斯宾塞和雷·里尔顿是绝对的明星人物。




· 进驻温布利 ·

1978年,王中王锦标赛率先进入温布利会议中心,比赛取得圆满成功。随着电视转播和媒体报道的升温,斯诺克运动进入第一个高潮期。次年,大师赛移师温布利,占据了这块风水宝地。若不是这次关键性转移,很难想象这项比赛能达到今日的级别和高度。1980年,格里菲斯和和飓风希金斯的决赛,吸引了2323名观众。




· 首个三冠王 ·

在大师赛最初的十几年间,名将轮流坐庄。从70年代的双雄斯宾塞和里尔顿,到80年代的符号戴维斯和泰勒,以及人气明星飓风希金斯、旋风怀特等,大家都有斩获。而这期间夺冠次数最多的,是加拿大老将克里夫·索本,他在1983年击败里尔顿夺得首冠,1985和1986两年又连续问鼎。




http://s12/mw690/001h46jzzy6YoXWhtKX8b&690

http://s11/mw690/001h46jzzy6YoXQdF3Q0a&690

· 最酷对决 ·

1984年对于大师赛来说是重要年份,BBC首次对比赛进行全程转播,赛事奖金也实现翻倍。从这届开始,参赛资格正式确定为世界排名前16的顶尖球员。吉米·怀特和柯克·史蒂文斯在半决赛上演了疯狂对决,史蒂文斯打出大师赛首杆147,而怀特则以更强的攻击力和炫目的杆法收获了胜利。最终,他在决赛击败格里菲斯,完美夺冠。




http://s6/mw690/001h46jzzy6YoY7ZRTD55&690

http://s6/mw690/001h46jzzy6YoY7O9PD05&690

· 悲伤的哈雷特 ·

迈克·哈雷特是英格兰70年代的天才少年,以球风快速犀利著称。不过两次难得的大师赛决赛之旅,却给他带来难以磨灭的痛苦记忆。1988年,他被戴维斯9-0零封,三年之后,面对如日中天的亨德利,在8-2领先拿到大把赛点的局面下,惨遭对手顽强逆转。或许大师这个称号,注定就与他无缘。




http://s10/mw690/001h46jzzy6YoYiJSNH19&690

http://s6/mw690/001h46jzzy6YoYiLGSN15&690

http://s11/mw690/001h46jzzy6YoYiNf3c1a&690

· 亨德利杯 ·

从1989年到1993年,斯蒂芬·亨德利创造了或许是后人难以企及的纪录:大师赛五连冠。这五次决赛中,约翰·帕洛特三度饮恨。赞助商本森&海吉斯香烟将奖杯赠与亨德利永久保留,象征至高无上的荣誉。拿到奖杯的皇帝进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不过第二年,他对冠军的垄断被其苏格兰同胞阿兰·麦克马纳斯打破。






(本文原载2015年一月号《i台球》杂志,有删减,部分图文有所调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