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洲曲】❤

(2011-09-04 19:54:03)
标签:

西洲曲

唐诗宋词

宋祖英

爱的史诗

娱乐

乐府

分类:

❤【西洲曲】❤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诗中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

 

 

西洲①曲

  

忆梅下②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③。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④飞,风吹乌臼(一说乌桕)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⑤。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⑥,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⑦彻底红⑧。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⑩,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编辑本段注释

  

①西洲:地名,未详所在。它是本篇中男女共同纪念的地方。 ②下:落。落梅时节是本诗中男女共同纪念的时节。   

③鸦雏色:形容头发乌黑发亮。鸦雏,小鸦。   

④伯劳:鸣禽,仲夏始鸣。   

⑤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   

⑥莲子:谐音“怜子”,就是“爱你”的意思。   

⑦莲心:和“怜心”双关,就是相爱之心。   

⑧彻底红:就是红得通透底里。   

⑨望飞鸿:有望书信的意思,古人有鸿雁传书的传说。   

⑩悠悠:渺远。天海辽廓无边,所以说它“悠悠”,天海的“悠悠”正如梦的“悠悠”。

  

 

 

译文:

  

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去折下梅花寄去长江北岸。   

她那)单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样红,头发如小乌鸦那样黑。  西洲到底在哪里?摇着小船的两支桨就可到西洲桥头的渡口。 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晚风吹拂着乌桕树。   

树下就是她的家,门里露出她翠绿的钗钿。   

她打开家门没有看到心上人,便出门去采红莲。   

秋天的南塘里她摘着莲子,莲花长得高过了人头。   

低下头拨弄着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清。   

把莲子藏在袖子里,那莲心红得通透底里。   

思念郎君郎君却还没来,她抬头望向天上的鸿雁。   

西洲的天上飞满了雁儿,她走上高高的楼台遥望郎君。   

楼台虽高却看望不到郎君,她整天倚在栏杆上。   

栏杆曲曲折折弯向远处,她垂下的双手明润如玉。   

卷起的帘子外天是那样高,如海水般荡漾着一片空空泛泛的深绿。   

如海水像梦一般悠悠然然,伊人你忧愁我也忧愁啊。   

南风若知道我的情意,请把我的梦吹到西洲(与她相聚)。

 

 

西洲曲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的名篇,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之作。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收入“杂曲辞类”,认为是“古辞”。南朝徐陵的《玉台新咏》作江淹诗,但宋本却没有记载。在明清人编写的古诗选本里,又或作“晋辞”,或以为是梁武帝萧衍所作。但此诗具体在何时产生,又出自何人之手,

西洲曲

千百年来谁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说明,扑朔迷离中一直难以形成定论。然从内容、修饰和风格看,它应当是经过文人润色改定的一首南朝乐府民歌,十分精致流丽,广为后人传诵。《西洲曲》艺术魅力自不容置疑。但与一般南朝乐府民歌不同的是,《西洲曲》极为难解,研究者甚至称之为南朝文学研究的“歌德巴赫猜想”。《西洲曲》的语言一如民歌的清新质朴而少用事典,所以其难解并不在字词的生僻、晦涩,而是整首诗的诗意难以得到一个贯通全篇的畅达的解释。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诗歌所涉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都有幽暗不明之处,难以得到一个一致的解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