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0岁李谷一现身青歌赛 质疑包装原生态

(2008-03-27 17:24:31)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情感梦想

青歌赛

文化

60岁李谷一现身青歌赛 <wbr>质疑包装原生态
 李谷一担任青歌赛评委
 

CCTV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赛激战正酣,比起上届,文化题更难还加考英语。开赛还没几天,就惹来了各种质疑的声音,其中对评委余秋雨的批评声最大。昨天,作为青歌赛评委之一的李谷一也提出了质疑。

质疑

李谷一质疑选手来源

“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上百年的生长过程,它有语言、风俗、地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也许很难有统一的评判标准。”评委李谷一对于评分标准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而对于原生态选手的来源问题,李谷一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最初我们界定的原生态唱法,是未经学校学习的、原始的唱法就叫原生态,但现在很多来比赛的原生态是经过包装的,那么这个名字还成立吗?还有,说起原始,到底原始到什么程度,这也是很难界定的。”

今年央视把“通俗唱法”改成了“流行唱法”,而李谷一也认为美声唱法也不合适:“难道只有国外的才‘美’吗?民族唱法也是从一开始就有争议,到底指的是哪个民族的唱法,我认为这两个称谓也不太确切。”

此外,李谷一认为,文化素质考核方面应当增加中国文化的题目,减少国外题目的考核。对于目前青歌赛选手的来源地,李谷一认为还是范围过小。“现在即便有来自国外的选手,也基本上是华侨。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其他国籍的选手出现在青歌赛的舞台上。”

 

回应

不论身份只论唱法

对于评委李谷一的看法,青歌赛总策划秦新民回应说,青歌赛原生态组选手的选择不是以身份界定的,而是以歌手演唱的风格、方式、发声方法等进行区分的。只要歌手演唱的是本民族地区口口相传的民歌,都可以称为原生态唱法。

而对于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唱法问题,昨晚评委田青则表示,民族唱法不如叫做中国美声,而原生态唱法则称为民族民间唱法更合适。

变化

首次出题考英语

和上一届相比,综合文化素质考试的题型不仅难度大,而且出题范围广甚至有些过偏。比如《二十四史》中的“第二部是哪一部,作者是谁”(答案是《汉书》,作者班固),还有试听题竟然出的是相对比较小众的爱尔兰“小草莓乐队”的曲子等。对此,一直在青歌赛现场坐镇的央视文艺中心主任朱彤解释道,之所以如此安排主要目的是提升青歌赛的综合素质、考试总体水准和品位,同时期望参赛选手能够掌握更全面的知识。此外,英文提示语(比如“NO SMOKING”)以及“手机英语”(“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等)也出现在考题之中,朱彤表示,青歌赛越来越讲究大众的“贴近性”,这些简单英语的普及和掌握都是最起码的素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