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文解字上,“道”字是这样写的,见下图
http://s9/small/001h0EAWzy6H3kvcfIA58&690
在石鼓文中,写成右图——
http://s5/mw690/001h0EAWzy6H3r3I3Ske4&690
散氏盘上的铭文则写作右图
http://s10/mw690/001h0EAWzy6H3r5FfZv09&690
古鼎文中,有这样的写法——
http://s6/mw690/001h0EAWzy6H3kT1wKV05&690
在酒具上的铭文则有这样的写法—— http://s16/mw690/001h0EAWzy6H3r7h2oLcf&690
眼睛的象形,代表认识,认知。眼睛上添加眉毛,代表睁大眼睛看清楚。
在汉代的石阙上,有这样的写法——
http://s9/small/001h0EAWzy6H3msHZkkc8&690
汉印的写法,已经非常接近现代人的写法了,见下图——
http://s16/mw690/001h0EAWzy6H3mDaFe7af&690
人走过的路就是道,循道而走,转义为人的行动,行为必须遵循可行的方向,进而转义为人的行为应该遵循客观规律。道,成为客观存在,客观规律的代指词。
古华夏民族认为,学道,修道,不仅是生存的要求,而且可以成为提升生命层次的途径。许许多多的人,不畏修道的艰苦,通过各自努力研究实践感悟总结,汇成蔚为壮观的华夏道家学说。
据口头传承,华夏道家学说按研究角度与研究侧重点划分出四个研究领域,四个领域中科学与艺术是交织在一起的,分别叫天学,地学,人学和屠学。统称为古华夏四学。钻研修炼这四门学问的人,叫做修道士,有成就的修道士高手,称作天道家、地道家、人道家、兵道家。
古华夏四学,相对于现代科学技术,天学大致的对应现代天文学,气象学,哲学,宗教,逻辑学,数学,物理学;地学大致的对应现代地理学,矿物学,生物学,生态学,农学,工程技术;人学大致的对应现代生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医学,古老的华夏中医,就是华夏人学的传承,可惜现代人真懂中医的人很少了;兵道也叫屠学,就是屠杀的技术,对应现代经济学,军事学。生活在古华夏的劳动人民,把生产看做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把科学实验看做识道的途径,没有现代人的所谓“经济”观念,古华夏人一听谁说要发展经济,就会问,我们要和谁打仗了?打仗需要物质资料准备,所以要预先发展经济。不打仗,生产就是生存生活的一部分,无所谓什么发展经济。永远不打仗,兵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存在兵学,说明古华夏人有打仗的需要。为什么要打仗呢?生存竞争吧?我们现在已知的人类历史,生存竞争,生存战争的事例还少吗?
华夏道家四学,才是真正的华夏国学,是值得今人努力发掘的智慧宝库。是华夏民族自立自强的真功夫,不能失传了。
看看今天的华夏社会,一失德,二失道,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性沦丧,物质享乐主义,成为普遍的主流信仰,人人都觉得自己了不起,有能耐,人人勇于私斗,怯于公斗——如此继续下去,华夏民族如何面对全球人类生存竞争的严酷现实?华夏民族还有多少回旋余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