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冉的媒体细节观不可取

(2008-08-29 02:22:48)
标签:

细节

财经媒体

kelly

华尔街日报

王冉

分类: 资本乱谈
 文/龙真

    刚刚看了王冉的一篇博文《我成了一名记者的粉丝》,对王冉的这篇文章颇有微词。倒不是因为他的这句话一下子否定了中国的财经媒体。而是因为作为一个财经人士,他对于财经媒体的理解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王冉指出的都是纸质媒体,不管是《财经》杂志、《第一财经日报》还是《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他都不以为然。他的不以为然是因为,这些杂志都没有在细节描写上达到他感动中的真实。在他看来,Kate Kelly女士的这篇长文就在于细节性的再现了事实真相,让他活生生的亲历了当时的一幕。作为对Kelly女士的膜拜,他还特意话锋一转,批评了《华尔街日报》的大老板默多克抱怨这份最经典的报刊的文章太长的论调。

    作为一个投资专家,作为一个读者,王冉去看一些细节性的东西,触发一些感想是毫无问题的,可能文章的观点对于他这个专家来说并无实际意义,所以寻找一些其他的亮点可能更现实。但他把财经媒体的细节描写放到一个绝对的高度,这就不符合财经媒体们的初衷了。真实,从来都是好文章的一个前提,没有真实做铺垫,文章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真实就一定需要细节描写吗?

    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的趋势正在往观点性上去发展。这点在默多克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默多克强调的就是多角度和多样化,甚至真实和公正他都放到了一边。他主张的是用多样化、多角度的视角去剖析一个事件,显然他强调的更是观点。作为一个纸质媒体,如果仅仅是为了把一些细节呈现给大家,那电视就可以做到了,还需要纸媒做什么?默多克旗下的福克斯电视台和其他几乎所有的电视巨头们对于细节性的东西显然也是相当淡漠的,它们也正是用多样化的视角来解读一个事实,而绝不是用摄像机去记录这个事实多么的贴切而翔实。在世界范围内,你能找到哪个媒体有只强调细节的风格?当然绘画作品可能是个例外。

   《华尔街日报》和的精髓也正是因为它从多个角度记录了人们对于某一事实的不同看法,而这些看法真真实实的出自某个人的口中,客观而公正,观点多样而有条不紊,并富于预见性,所以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国内媒体的不足也正在于观点上难以体现与这份顶级报纸在权威性、客观性、公正性和预见性等方面对抗。

    王冉的理由可能在于我的领导转述的《环球企业家》总编杨福的一句话,环企做的是一种境界,而王冉追求的可能就是这种境界,而不是一种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